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15]网络意识形态,是网络用户在网络空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政治态度等的总和,属于上层建筑。[16]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证明,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17]当下,世界形势风起云涌,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中美关系趋向紧张,中欧关系暗潮涌动。能否应对好网络的挑战,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最大变量”,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巩固。[18]只有维护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高校师生才能具备足够的思想定力,不迷失方向,从容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但高校并非作为脱离社会的孤岛而存在,而是深受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近现代大学的发展历程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被誉为“世界大学之母”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是在欧洲文艺复兴、理性精神兴起的背景下于1088年创立的;世界上第一所将科学研究与教学相融合的现代新式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创办于1810年,其出现与德意志民族统一、德国崛起密切关联;美国高校的异军突起,亦与美国在20世纪的崛起及其世界霸权的形成相辅相成。[19]1947年,美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发表题为《美国民主社会中的高等教育》的报告,对于美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方法、设施及社会职能进行了分析,提出“普通教育应该给予学生能在一个自由社会里正确、完满生活所需要的价值观念、态度、知识和技能”。可见,在西方国家所标榜的“学术自由”之下,其高校并非是价值中立的。[20]因此,培养和传播符合本国社会制度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高校应该承担的重要使命。(www.daowen.com)
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当及时调整策略,将网络空间作为前沿阵地之一,引导正确的网络舆论方向,及时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