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许多大学文化建设多少带有功利性的色彩,或一味追求眼前短期成效;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也普遍表现出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很多大学生简单地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只是为了获得一张能为其找到工作的文凭,全然缺失了时代赋予大学生应有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这种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学习目的,不仅无益于大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和人格修养的提升,难以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而且不利于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大学长远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从来就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双一流”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设定的总体目标,包括2020年、2030年和本世纪中叶三个节点来逐步达成,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作为其中最需要历史积淀和时光打磨的大学文化,更要在建设中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连续性、长效性,也就是说,大学在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思路上要有一个连续性,在文化建设效果上要追求一个长效性。大学文化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一流的文化格局,从长远和全局发展的角度进行文化建设布局和规划,使文化建设真正渗透进、落地到学校发展规划、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交流等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大学文化建设,特别是精神文化的培育和形成,比如培育和营造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凝练办学理念、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都是一个极其漫长、困难、复杂的过程,需要一代代师生不懈努力,长期坚持,才能逐步被人广泛接受、认可并遵循,然后才定型、固化,再进行传承。
【注释】
[1]丛聪,供职于中国政法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双一流”建设工作办公室。
[2]王冀生:《大学文化哲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页。
[3]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ldhd/2011-04/24/content_1851436.htm,最后访问时间:2020年12月20日。
[4]王冀生:《大学文化哲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46页。(www.daowen.com)
[5]刘芳:“‘双一流’视域下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安徽大学2020年硕士学位论文。
[6]具体内容来源于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链接,载http://www.moe.gov.cn/s78/A22/A22_ztzl/ztzl_tjsylpt/sylpt_jsfa/201712/t20171206_320672.html,最后访问时间:2020年11月23日。
[7]艾静:“以一流的大学文化引领‘双一流’建设”,载《高教学刊》2019年第13期。
[8]韩明涛主编:《大学文化建设》,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8页。
[9]吴清一:《大学文化的四维向度及其育人功能实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2~43页。
[10]刘清香:“对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山东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11]侯长林:“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