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RONG聚法大:新闻宣传中的思政实践创新

RONG聚法大:新闻宣传中的思政实践创新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合实际工作,大力开展教师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创新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第一,将教师志愿服务活动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有效发挥高校教师主体性。积极开展教师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加强教师社会实践,强调社会责任,发挥教师社会服务功能。教师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能够有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及师德师风建设的社会支持体系。

2014年9月25日,教育部以教师〔2014〕9号印发《关于教师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是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情操,用爱心奉献自身学识,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途径”。结合实际工作,大力开展教师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创新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将教师志愿服务活动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有效发挥高校教师主体性。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最要避免的是把教师作为被动客体来开展教育,只有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关心教师,从不同角度发挥教师主体性作用,加强自我教育水平,才能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师思政工作的有效性。志愿服务活动能很好地满足高校教师思想的共鸣点,符合其个人发展诉求和价值愿望,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高尚品德,在实践活动中完成自我教育,并将这种崇高的道德情操转换为稳定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此外,志愿服务活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能充分体现高校教师崇德修身的品质,促进高校教师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高校教师自尊自律自强,这是教师主动选择、积极作为的结果,让教师自觉做学生敬仰爱戴的品行之师,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比如中国政法大学今年3月5日举办的教师志愿者线上报到活动,当时正是疫情防控任务的艰巨时期,广大教师心怀国家社会,牵挂学校和学生,活动推出当天,便有200多名教师积极报名加入志愿者服务团,之后,志愿者们相继开展了站岗服务、捐钱捐物、心理疏导、线上陪伴、主动接站、行李打包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彰显了高校教师勇挑重担、甘于奉献的责任和情怀。

第二,将教师志愿服务活动与育人相结合,有效发挥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作用。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教师更要坚持以育人为本,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追求。志愿服务活动是发挥教师榜样作用的有力举措,教师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等身体力行的方式,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用榜样的力量引导激励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尤其在一些特殊时期,如果能够发挥教师的志愿服务作用,就有效地抓住了育人“时机”,这往往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使育人作用凸显,教育效果倍增。比如在北京新发地新冠疫情发生后,随着首都防控等级的上调和返校复课工作的停止,未返校毕业生面临毕业、就业等诸多现实困难,北京各高校主动应变,通过远程服务办理离校手续,全员参与行李打包邮寄等多项举措。在非常时期,上好这堂有情感有温度的“疫”时思政课,正是这看似繁琐的劳动,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极为有效地发挥了师者倾心付出的育人作用,找到了师生之间情感上的共鸣点,有的放矢地开展了育人工作。(www.daowen.com)

第三,将教师志愿服务活动与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相结合,有效发挥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作用。积极开展教师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加强教师社会实践,强调社会责任,发挥教师社会服务功能。教师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能够有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及师德师风建设的社会支持体系。高校教师可在知识服务、科学普及、文化宣传、政策咨询、专业培训等方面,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医疗服务下乡进社区、科技成果惠民生、专业对口支援交流、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调查和政策建议、扶危济困、应急救援、重大活动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6]在今年新冠疫情突发的特殊时期,中国政法大学教师围绕“依法防疫、科学防控”建言献策,为科学立法和社会治理贡献了高校智慧。也正是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不断丰富和深化广大教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同,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