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职业适应与自我塑造:成功实践

职业适应与自我塑造:成功实践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你不能顺利拿到毕业证书,那么,你原来顶岗实习或已经敲定的单位,很可能因此而与自己无缘。实际上,大学生择业不能仅仅倚重技能、证书,能否理解职业适应并进行相应的自我调整,对未来职业生涯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张华随即表示自己具备市场开拓能力,并列举了自己曾在

职业适应与自我塑造:成功实践

一、离校前的准备

由于目前毕业生求职的时间提前,有些毕业生可能在大三上学期末就能确定工作单位,也有一部分毕业生确定单位可能要到大三的最后一个学期。但不管是哪种情况,从找到工作单位到真正走向社会仍有一段时间可以加以利用的,在这段时间之内,大学生仍有大量的事情需要做。

1.善始善终,圆满完成学业

大学生求职择业基于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能圆满完成学业,拿到毕业证书。用人单位之所以录用你,也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如果你不能顺利拿到毕业证书,那么,你原来顶岗实习或已经敲定的单位,很可能因此而与自己无缘。正因为这一原因,有些精明的用人单位会在与你所签的协议书上加上这样的话:“圆满完成学业,取得毕业证书”等。因此,毕业生在顶岗实习或找到工作单位的情况下,千万不要以为大功告成,而应该认真地学好自己最后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将自己的大学生涯认真总结回顾一下,将自己学过的课程重新梳理一遍,看学分是否修够,利用最后的时间和机会将学业修复完整,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设计或做好毕业论文,用最好的成绩给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2.抓住机会,弥补能力缺陷

通过寻找工作单位和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大学生一定能感觉到自己在知识和技能上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既然发现了就要想办法尽快补上,在大学生活的最后阶段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都达到了足以使个体在短时间内重塑自我的程度,同时还有不少老师可以给同学必要的指导,而且有时间翻阅大量的资料,走上社会就不会再有这么宽裕的时间和良好的条件。当然面临毕业,有些东西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补上的,但要知道,“行动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有些知识和技能是同学们走上社会之后必须用到的。如果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那走上社会后很有可能会因为某些“缺陷”丢掉重要的机遇。反之,如果说个人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而后来在工作中仍然碰到无法逆转的“挫折”,那也不会再为此后悔莫及。

3.捕捉信息,奠定“顶岗”基础

如果说在做好以上两件事的同时仍然还有时间可以利用,那么,同学们可以在网上查阅自己签约单位的详细资料,也可以积极主动地向将要供职的单位索取有关资料,或找有关领导及未来的同事对单位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前景作一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比如企业的发展历史、发展前景、用人机制、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等,当然还包括与企业的生存有关的大环境、大市场等,使同学们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能尽快以主人翁的面貌出现。

4.文明离校,保持良好心态

毕业生在办理离校手续期间,遇事不能急躁。遇到不顺心的事,要静心处理,不要与同学、管理人员等发生冲突。几年的大学生活,难免与同学磕磕碰碰,毕业之际,要与人为善,相互谦让,珍惜同学情谊,化干戈为玉帛,放弃前嫌,握手言和,展望未来,共同发展。尤其是因某种原因受过处分或找的工作单位不理想、没有找到工作单位的同学,切忌以毕业为名,找同学报私仇,大打出手;或发泄私愤,拿学校公物出气,结果因自己的鲁莽而酿成大祸,轻则受到校纪处分,暂缓毕业,重则受到法律惩罚。

大学毕业生经过了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即将走向社会,应以饱满的热情,高尚的情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办理离校手续期间,要热心为同学和老师服务,学会用恰当方式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意见和建议。

二、职业心理准备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择业观和就业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大学生超前择业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往往在进入大学没多久就开始忙于毕业求职的准备,比如校外兼职,忙于外语、计算机考证,选修实用性课程等。但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阅历,对于毕业后面临的个人社会化历程,并没有在心理和思想上做好充分准备。实际上,大学生择业不能仅仅倚重技能、证书,能否理解职业适应并进行相应的自我调整,对未来职业生涯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1.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主动适应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双向选择”作为一种新的就业方式已为用人单位和择业者普遍认同。每个毕业生作为社会的一员,都有其个人的要求,而社会作为无数个人的集合体也有其自身的需要。我国地域辽阔,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人们的生活总体水平不高,因此也导致就业供需形势的不平衡。很多毕业生希望能进入大城市以及自认为有发展前途的大机关、大公司、大企业等大单位工作,从而加剧了就业竞争。而广大的中小城市农村、边远地区、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艰苦行业、基层单位和第一线还急需人才。国家还将通过宏观调控,控制人才流向,鼓励大学生到缺乏人才又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工作。另外,我国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还存在不规范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大学生在求职时应面对现实,认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市场的现状,并对自身的求职条件作出正确的自我认识与评价,避免因对自身条件作出过高或过低的估计而影响择业成功的机会。

2.确立主动出击的竞争意识

竞争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在职业生涯中,每个人面临的机会是平等的,但机会又偏爱那些有准备、有竞争心理的人。职业是双向选择,是“我择业,业择我”,对此,每个毕业生都不能消极坐等和依赖,而应大胆参与竞争,努力充实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抓住的机会。

敢于竞争,首先要有竞争的意识。作为时代骄子的大学生,应有青年人的朝气和锐气,有敢想敢干、勇于拼搏、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敢于竞争,要靠真才实学,而不能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更不能相互拆台或嫉妒。竞争应在互相学习、互相勉励、共同进步中进行。敢于竞争,还应注意不要轻易示弱和言败,不要自认为自身条件不如人而不敢与人竞争,“天生我材必有用”,世上没有弱者和失败者,只有胆怯和懦弱者。

【案例】

张华的“跨界”

张华在大学学的是财会专业,在一个招聘会摊位前,他看中了一家国内著名的太阳能热水器代理公司提供的职位——营销员,但公司要求应聘者是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张华决定碰碰运气。他问招聘人员公司为何只招聘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招聘人员告诉他,公司要扩大业务,需要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学生。张华随即表示自己具备市场开拓能力,并列举了自己曾在某电动车厂实习时,参与开拓市场并取得不俗成绩的经历。张华的自我介绍和专业水准使招聘人员对他很满意。最后他顺利通过了面试,谋到了这个理想的职位。

(摘自“河南省教育网”2009年11月30日,作者:殷实)

3.面对挫折,战胜挫折

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毕业生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困难和挫折是磨炼人的意志的最好机会。面对挫折不要消极退缩,而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积极的态度,认真分析挫折的原因,调节好心理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4.放眼未来,保持良好心态

尽管社会为大学生择业提供了“双向选择”的机会,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能一次成功地选择到满意的职业。对此,大学生应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要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受“一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不要因为第一次择业不够理想就丧失信心,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立业的职业理想,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努力和反复比较,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三、转换角色,尽快度过适应期

大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走出校门踏上全新的工作岗位,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新环境,因此无论是在生理、心理还是工作上都有一个适应过程。纷繁而复杂的社会与宁静而单纯的校园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何尽快实现从大学生到职业人员的角色转换,顺利地度过这个转换的适应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多数毕业生走上社会之后,对新的社会环境一般经过兴奋好奇阶段、矛盾冲突阶段、调整平衡阶段、稳定发展阶段,都能较快地度过适应期。但也有一些毕业生对环境迟迟不能适应,不仅影响了工作,而且挫伤了自信心。那么,如何尽快采取措施进行自我调适呢?

首先,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冷静地分析一下自己不能适应工作环境的原因。一般情况下,不外乎生理、心理或是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原因。如果你的不适是由于生理原因造成的,那就应该适当地调整你现在的生活节奏,正确地处理好工作与生活作息的关系。合理地计划、科学地安排,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如果你上班忙忙碌碌,下班又心事重重,弄得整日寝食难安,不仅会感到疲惫不堪,而且也不可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如果你的不适应是来自于复杂的人际关系,那也不必过于烦恼。社会是个大课堂,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重要的是你要把握住自己,既不要恃才傲物、自视清高,也不必缩手缩脚、羞于见人。要敞开心扉,坦诚交流,虚心学习,多做少说。尤其在处理同事间的关系上,要尽量做到以诚待人、热情得体、不卑不亢。对每个同事都要同等对待,不要冒失地卷入人事纠纷中去。切忌搞小圈子,与部分人拉帮结派,而应尽力与所有同事发展团结互助的良好关系,同时还要有宽广的胸怀。要有容人的雅量,只要不是原则问题,让他三分又何妨。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工作上,必定会使你的工作更加出色,而你开朗的性格、坦诚的为人、广泛的兴趣爱好,也一定会有助于你在新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广泛的交流,建立起融洽的同事关系。

如果你是因为一时不胜任工作而感到不适应,那你就应该正确认识自己,认真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所在,并针对自己的弱点加以克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都面对着一个把知识内化成自己能力的过程。这一时期,有的人能尽快地完成这种转换,而有的人则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存在的某些弊端,在校大学生往往还没有形成综合技能,这就与社会所要求的讲竞争、重实效的行为方式产生了矛盾。而社会和单位上的人往往认为:大学生既然是“高级专门人才”,就应该是能文能武的“全才”,因此对大学生的期望值往往过高,求全责备。从而给毕业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在这些情况下,毕业生首先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做到不急不躁、勤学多练、虚心求教,尽快完成自己的角色和知识技能的转换。

四、积极进取,走向成功

大学毕业生带着各自的理想和抱负走上工作岗位,走进纷繁的社会,开始建功立业,走向成功之路。但要真正如愿以偿,却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环节和应具备的品质:

1.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毕业生在新的工作岗位中所树立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第一印象好,人们与其交往的热情就高,也容易打开工作局面。就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而言,应当以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作为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基础。同时,还有一些实用性的技巧也是值得借鉴的:

(1)衣着整洁,讲究仪表。初到工作岗位,一定要注意服饰同自己的身份相符。根据工作性质和环境的不同,衣着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衣服不一定非得时髦高档,但总体应以整洁、大方、顺应潮流为好。男士应定期理发刮须,女士可适当淡妆点缀。不分场合的、过分新奇的时髦或不修边幅都有损自身形象。

(2)举止得体,虚心求教。初到工作岗位,一定要注意举止文明、彬彬有礼。要落落大方地进行简要的自我介绍,态度真诚地请教有关工作中的问题。此外,在待人接物中,一方面要切忌傲气,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夸夸其谈;另一方面要切忌过分谦卑,缺乏自信,唯唯诺诺。还应注意不要过于随便,坐在办公桌上会客,旁若无人地用电话聊天,这些举止都有损于自己的形象。上班第一天,不要因为羞怯而不知所措,应大方地向周围的领导和同事作简单的自我介绍,好让同事们尽快对你有所认识、了解,从而把你当成这个集体中的一员。如若单位领导主动把你介绍给每位同事时,则应含笑点头,注目以示尊重,如再加上“以后工作中请多关照”之类的答辞,效果会更好。(www.daowen.com)

(3)守时守信,主动工作。遵守时间,讲求信用,这既是工作关系中的纪律要求,又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美德。刚刚上班,早点来,晚点走,严格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地多干一些诸如打开水、扫地、整理内务等服务性劳动,这是每个新上岗的人员都应该懂得的事情。与人交往不失约、不失信,这样会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相反,迟到早退、行为懒散,消极被动地等待工作,不守约、不守信,则不可能赢得别人的信赖和尊敬。

工作刚开始,领导可能不会交给你过多的工作,或许就会出现不知如何打发时光的窘状。这时千万不要坐在那里发呆,要尽量使自己忙碌起来。比如翻阅、整理一些与工作有关的文件资料,主动请教一些问题,主动帮助同事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展示你的工作热情。至于领导交办的工作,自然应尽心尽力,高效高质地完成。

(4)严守秘密,真诚待人。有些保密性较强的单位,对工作人员的纪律要求较严。到这些单位工作的大学生,应当严守秘密,不要随便向外人透露内部的情况。与同事的相处,也应严守秘密,以诚相见。待人要不卑不亢,既不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也不傲慢无礼、自以为是。

(5)文件摆放,井井有条。办公桌要保持光亮整洁,文件、文具的摆放要做到井井有条。因为你的上司和同事对你的认识尚浅,他们大多数从你的行为和细节以及处理事态对你作出评判。如果你把办公桌弄得乱七八糟,自然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2.完成好领导交办的第一项工作任务

领导交办的第一项工作任务,既是领导观察你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及与他人合作精神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你展现自身能力的机会。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要把这一意义重大的第一项任务办得圆圆满满、万无一失,必须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决不可仓促上阵,打无准备之战。一般来说,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1)明确工作的目标和要达到的效果。要仔细聆听领导的指示并领会其意图,没有听懂的要虚心请教,直到弄清楚为止。

(2)了解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条件,并尽可能的创造条件。

(3)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工作对象的情况和特点。

(4)多设想几种实施方案和对策。

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后就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施,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稳扎稳打,坚忍不拔。要相信“有耕耘才有收获”。

(2)机智灵活,四两拨千斤。既要实事求是,又要随机应变,以巧取胜。

(3)虚心向别人学习和求助。作为刚参加工作的新员工,遇到困难和难题时求助于人,并不会失你的面子,反而体现出你的谦虚和对别人才智的敬重。

(4)沉着冷静,不怕挫折。无论计划多么周密,也是“纸上谈兵”,遇到挫折不能乱了方寸,慌了手脚。要冷静下来,分析原因,再想对策,仍然可以掌握主动权,获得最后成功。

(5)胜不骄,败不馁。成功时切莫得意忘形,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失败时切莫沮丧灰心,一败而不可收拾。

最后,工作完成不要忘了写一份总结报告。做每一项工作都应有始有终。即使领导没有要求,建议你还是花些时间和精力写一份总结报告。如果你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不仅使领导和同事们了解你的工作成绩,也可使你自身得以提高;如果任务完成得不好,总结就更为重要。因为通过总结你可以找出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到一个新单位工作,就要与领导、同事同舟共济,自然面临着要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问题。如果能在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增添生活情趣,促进事业的成功。那么,如何在新的单位较快、较好地建议良好的人际关系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尽管人们的分工有不同,贡献有大小,但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在相互交往中,用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来对待别人,对领导和同事表现出足够的尊重。比如你应该知道谁可以直呼其名,谁需要带上“师傅”、“工程师”、“主任”等尊称,这样按照单位约定俗成的习惯去做的话,可能会产生一体感而减少局外人的感觉。

(2)平等待人,不卑不亢。同事之间应平等相待,既不要过于谦卑,也不盛气凌人;不要亲近一部分人,疏远另一部分人;不要认为某人对自己有用就打得火热,某人暂时不用就疏远不理;不要卷入是非矛盾、拉帮结派之中,而应该尽力与所有同事发展平等互助的友好关系。与领导相处,不要单为“留好印象”、“套近乎”而交往,而要以建立正常的工作关系为目的。对领导既要尊重、坦诚、实事求是;又要不卑不亢,交往得当,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对领导曲意奉承、讨好献媚,把与领导的关系庸俗化。只要坚持以做好工作为出发点,在工作方面与领导达成共识,也就有了与领导建立良好关系的基本条件。

(3)正直善良,乐于助人。待人处世要做到公平正直,不偏不倚。同事间的相互帮助,有时可以锦上添花,有时是雪中送炭。当同事在工作、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应给予同情,用感情上的安慰和行动上的帮助来促使同事克服困难,消除烦恼,以促进同事间的友好关系。只有热心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也只有乐于助人的人才会得到人们的认可与赞扬。

(4)诚实守信,以诚待人。真诚与信任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与人交往中,应表里如一,不掩饰自己,也不无端怀疑对方。在与同事交往中要恪守信用、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不言过其辞。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坦诚承认,以期得到帮助。在交往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纠葛、摩擦甚至冲突,对此要冷静而友善地处理,只要彼此真诚相待,就能互相谅解、互相容忍。

(5)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要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接受批评。当自己受到误解时,要胸怀大度,克制自己的感情,冷静处理,同时要勇于剖析自己,要有容人之心。对别人要多看长处,少看不足,宽容礼让,讲究方式方法,求同存异。要与人为善,不斤斤计较,切忌尖酸刻薄,背后损人,更不能拉帮结派搞小团体。同事做错了事,要善意地指出或给予一些安慰,要多一些关心,少一些指责。

(6)谦虚随和,平易近人。要善于发现、虚心学习同事的长处,适时地赞扬同事的优点并认清自己的不足,这样可以缩短你和同事之间的距离,产生认同。对别人善意的批评和意见,要正确认识、虚心接受,不要以为自己的文凭比别人高就自以为是。与同事相处,切忌孤陋寡闻而又自命不凡。要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在竞争中学先进、帮后进,领先时不自满,落后时不气馁。一如既往,积极进取,这样才能博得上至领导、下至同事的好评。

4.开拓进取,奋发成才

大学毕业生就业后,即开始了人生旅途中一段新的征程。每一个有远大抱负的青年大学生,都有立志成长的愿望。但通往成功之路并不平坦,在度过适应期,建立了协调的人际关系之后,还必须要立足岗位。

(1)爱岗敬业,从基层做起。岗位是成才的舞台,是一个人奉献社会、施展才华,取得成就的场所。爱岗敬业,也是评价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有少数大学毕业生,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对应聘的单位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不能一心扑在工作上。有的大学生自视清高,认为自己肚子里装的是高层知识,从事低层的工作是大材小用,在现实中表现为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事实上,基层工作是单位的基础性工作,也最能检验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只有经过基层的锻炼,才能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大事业都要从具体的工作做起,而不能好高骛远。有时基层的条件相对艰苦,但是,越是艰苦的环境也就越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越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

(2)不断学习,自我完善。事实表明,一个人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大部分知识和能力还必须在工作实践中获得。尽管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已经学到了一定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知识结构还不尽完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些在工作岗位上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领导、师傅、同事都是很好的老师。大学生只有虚心学习、勤于思考,才能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才能尽快熟悉并掌握有关的业务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更好地适应工作。

(3)树立主人翁意识和团队意识。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意味着要对单位和部门承担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个人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到自己的事业和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单位、部门的发展。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树立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积极的奉献精神,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和蝇头小利,主动积极地承担岗位责任。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在校学习是一种单纯的个体劳动。而走上工作岗位之后,面对的是科技高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部门与部门之间,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团结协作关系日益密切。许多科研项目的完成、工程计划的实施、工作的组织管理等,都要求有团队协作的团队精神。特别是现代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团队精神的培养,着力创造条件,调动每一个员工工作的最大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巨大的创业合力。因此,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一定要树立协作意识,要从整体利益出发,顾全大局,在促进所在集体的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竞争进取,顽强拼搏。竞争进取是成才的驱动力,只有竞争进取、顽强拼搏的人,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大到国家、民族的强盛,小到集体、个人的发展,没有竞争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是无法获得成功的。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每个人都回避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考验。大学生要成才,就要面对竞争,在市场竞争中经受风雨的洗礼、磨难的雕琢。在顺境中不安于现状,在逆境中不自暴自弃。在自强不息、竞争进取、顽强拼搏的奋斗征程中练就坚强的意志品质,砥砺人生,建功立业。

【讨论】

大学毕业生角色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主动适应职业、适应社会。

(1)分组。请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8人。每组各推选组长和记录员一名。

(2)讨论。各小组分别讨论,各自列举自己所能想到的求职途径。组长归纳记录本组讨论的求职途径,并交记录员将结果写到黑板相应位置上。

(3)教师点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