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就业、择业是大学生人生旅途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就业过程中,面对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的。在择业时,大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直接影响择业的过程和结果。
一、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1.择业过程中的思维定式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每当人们采取一种思路后,下一次还会采取同样的思路,通过思维活动强化了这种思路,这就是所谓的思维定式。思维定式一般与人的阅历和经验有关。它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少数大学生在择业上存在着等、靠、要的心态,即依赖心理,最主要的原因是思想观念陈旧保守。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表现一,守株待兔。有些毕业生不愿、甚至不敢站出来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希望天上能掉馅饼。表现二,寄希望于父母。有的同学认为,有好的成绩不如有个好父母,“大树底下好乘凉”。表现三,寄希望于“学校安排”。有的毕业生一无推荐材料,二不收集需求信息,三不刻苦塑造自我,毕业时向学校、向政府主管部门要工作、等分配。
【案例】
小黄的“关系”
小黄是天津市某高校法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眼看着自己的同学就业的就业、考研的考研,他却并不着急。“去过一些招聘会,但让双方都满意的工作还没找到。所以就先等等也无妨了”。小、黄轻松的言语让他的父母忧心忡忡,这两天他们正在想方设法把小黄送进某事业单位。事实上,像小黄这样的求职者并非特例,求职“倚老”已经成为职场中的一个现象。日前,北方人才市场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41.6%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家庭社会关系是求职最有效的途径。
(摘选自中国教育在线《每日新报》2008年9月8日,作者:李茜、赵璐)
2.自我条件评估的失当
这种自我评估失当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我就业的条件评价过高,因而对择业自我挑剔;另一种是对自我就业的条件评价不高或过低,因而对择业信心不足。
前一种往往是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他们不太怕找不到工作。因而对就业要求比较高,地区、单位、职业、报酬、工作条件、发展前途等都在考虑之列,这是自大心理。自大心理的主要表现是固执己见和自命清高。表现在择业上就是主观意识非常强,不考虑需要,不考虑自身条件。后一种往往是一些学习成绩平平或较差、缺乏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高职院校学生,他们对自身的条件缺乏信心,内心十分焦虑。他们不是主动出击,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而是采取被动的态度等用人单位来相中自己。这种自卑畏缩的态度也往往使他们失去了本来可以就业的机会。
【案例】
小李的“危机”
小李是某高职院校一名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在求职期间,很多用人单位都抢着要她。但小李偏偏就有自视过高的缺点,对那些令其他同学羡慕不已的单位不屑一顾,所以迟迟都不愿与之签约。最后当她有危机感时,以前的那些用人单位都拒之于千里之外。
小李就是一位典型的高自我价值者。虽然她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可自负感和超优越感使她头脑发热,无法正视自己与用人单位,结果错失良机。其实,高自我价值感是优秀生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他们自信,有活力,并非坏事,但是在求职期间,人才济济一堂,职位供不应求,用人单位的选择也绝不是非谁不可,而且他们对这种缺乏自知之明、自视清高的毕业生是最有戒心的,因而需要毕业生正确地看待自己,权衡利弊,勿失良机。
3.追求完美心理
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择业中具备种种优势,例如成绩优异、自身条件好、学校牌子亮、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等等,因而在求职中表现出极强的优越感,把最优的工作地域、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而这种心态恰恰忽视了自己的职业目标、专业方向和兴趣爱好,忽略了自身性格和气质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及其局限性,也忽视了单位能否接纳自身。到头来往往会由于不能客观地给自己合理定位而盲目追求完美,与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案例】
三个“必须”靠得住吗?
学电子的小何,尽管自身条件不算很优秀,但求职目标相当明确:工作地点必须在广州或深圳,工作单位必须是跨国企业或知名大型企业,薪水必须3000元以上。三个“必须”的求职硬杠杠,能否找到这样的工作岗位连他自己都没有把握。
(摘选自“胶东在线”2007年7月16日,作者:马晓峰)
就业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年前大学生还供不应求,现在已经是供明显大于求,而且某些专业的就业供需基本平衡,某些专业的竞争压力十分大。大学毕业生有自信、有勇气固然可嘉,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准确定位,一相情愿的高标准,不仅盲目性强,而且局限了自己的求职范围,很容易高不成低不就,也会屡屡碰壁。
4.徘徊观望心理
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没有目标,缺乏计划性和前瞻性,希望在徘徊观望中寻找“机遇”,因而他们在人才市场中总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无职业准备,无心理准备。有些大学生东奔西跑,联系了不少单位,但犹豫不决,举棋不定,迟迟不与用人单位签约,有的甚至今天签了约明天就违约。机会也在徘徊观望与犹豫不决中悄悄溜走了。
5.盲目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与群众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对自己就业的行业、岗位没有明确的认识,不了解自己的优劣势,缺乏主见,缺乏社会实践锻炼,独立性不强,容易接受暗示。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求职信息、人才交流会、招聘会不知所措,不敢果敢地做出选择,因而放弃目标、计划和兴趣爱好,甚至放弃了自己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方面,盲目地以众人的选择来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而很少从实际出发,认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做出合适的择业选择。
6.自卑失望心理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过度自卑,会产生精神不振、消极、沮丧、失望、脆弱等心理现象。一些大学生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如所在毕业院校的声誉、所学专业的紧缺程度、个人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学习的优劣等原因,自我评价过低,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因而悲观、失望、胆小、畏缩、缺乏进取意识,对所选职业常常拿不定主意,在用人单位面前过分谦虚,从而错失择业良机。
【案例】
小兰的恐惧
2003年毕业生小兰仍待业在家,今年的招聘会陆续开始后,她听了不仅不兴奋,而且还十分恐惧。原因是她经历过几次失败之后,就不敢找工作了,对招聘者挑剔的眼光感到害怕。
(摘选自“胶东在线”2007年7月16日,作者:马晓峰)
建议: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从“没有工作经验”开始起步的,在人生历程中都要面对诸多的第一次和不如意,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想成长必须经过磨炼。其实用人单位招聘员工并不是只招“最优秀的人”,而是招聘“最适合单位需要的人”。另外,大学毕业生可塑性强、薪酬要求低、谦虚好学、有活力等特点都是自己求职的本钱,只要付出,肯定有回报。(www.daowen.com)
7.焦虑恐惧心理
就业对大学生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当代大学生面对就业和步入社会深感焦虑。当前大学生求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选择行为的责任越重,择业心理压力也就越大。不少学生把人生的憧憬和前途的希望都放在了就业上,他们既希望能尽快走上社会,谋求到理想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于门外,怕自己在择业上的失误会造成终身遗憾。于是产生就业恐惧感,对走上社会感到心中无底。更有甚者,竟然患了“择业焦虑症”,一提择业就心理紧张,怀疑自己的能力,个别人甚至产生绝望的心理,出现极端行为。还有的毕业生由于在平时没有认真学习和积累经验,求职的知识、能力、心理准备不充分,在求职屡遭挫折后,也会产生恐惧感。
【案例】
小谢的信心
企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的小谢有一天挤进某研究生专场招聘会探听情况,搜集信息,发现用人单位对研究生好像都不是很感兴趣,原来以为自己成绩和能力都不错,可信心已经没有原先那么足了。通过几次面试被刷,晚上常焦急得睡不着觉。
(摘选自“胶东在线”2007年7月16日,作者:马晓峰)
求职就业毕竟不是一锤子的买卖,不可能一次成功,要树立自信心,绝对不能被暂时的失败所击倒。要总结失利的经验教训,在今后求职过程中克服不足,要坚信自己肯定能行。
8.依赖依附心理
大学生崇拜自我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可在择业中又缺乏自主性,存在很强的依赖心理,主要表现为对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依赖。部分大学生的观念仍停留在“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上,不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消极地等待单位选择,等待学校安排,存在等、靠的依赖思想。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从小受到皇子、公主式的保护,依赖性较强,缺乏自我责任感和独立决策能力,在就业竞争中缺乏进取精神,择业时过多地依赖他人。一些独立能力较弱的女生受传统观念、家庭环境的影响,就业时也存在依赖心理,如果家人不能帮自己谋取一份好工作,便会寄希望于某种社会关系,并努力去寻找这种关系。这种依赖心理继续发展,就会变成依附心理,觉得只要找个条件好的男友甚至嫁个有能力的丈夫,自己有无工作都无所谓。还有个别毕业生缺乏竞争精神,被动就业,静候“理想单位”来相中自己,或完全寄希望于学校、家庭、政府,即依靠父母寻找、依赖学校推荐或等待政府安置。
例如,某高校中文系的小吴说:“我原来只知道努力读书,别的什么都不想,考试成绩几乎全优,而现在要毕业了,我突然不知道该去哪个单位,似乎什么单位都可以,一点目标都没有!”
大学毕业生们求职前必须对自己有综合的认识,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清楚自己最希望从事哪些工作,才能增加求职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而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跑乱撞。
9.懈怠就业心理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中出现了“不就业一族”。有一些大学毕业生因对工作岗位挑挑拣拣,高不成低不就,自动放弃就业机会。有的在学校附近租房“安营扎寨”,一边打工,一边找工作;有的干脆待在家里靠父母伺候。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整天没事干,时常返回大学校园四处游荡,自称为大学校园“漂一族”。“毕业不就业,未来还是梦”,这是“漂一族”毕业生心理的真实写照。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考研、出国、自主创业或自谋职业等原因而选择“不就业”,从而获得继续升学、办理出国手续、做好创业准备等“缓冲期”。
【案例】
小洪的等待
小洪毕业后,由于找到的工作都不甚理想,便向学校申请了暂缓就业。虽然就业指导部门老师劝他尽快就业,但他决心已定。10月份参加了英语培训班,考取了商务英语的资格证书。一晃一年过去了,到了新年度的招聘会,他到现场却发现自己不受欢迎,原因是招聘单位常常问他为什么去年没就业。
(摘选自“胶东在线”2007年7月16日,作者:马晓峰)
大学生毕业后应尽快找工作,早上岗早获经验,哪怕自己从事的是与专业不符的工作,但起码积累了社会经验。现在的求职市场,工作经验比证书更具有说服力。
10.超前择业心理
超前择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因担心就业单位问题而过早地从事与择业有关的活动的心理状态。许多大学生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好单位,因此,一年级就开始忙于参加各类资格证书、等级证书补习班和考试,而忽视本专业的学习。我们在校园中经常可以看到每到这类考试前,图书馆内挤满了备考的学生,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室、实验室里学生稀少。有这种心态的学生没有认识到择业竞争实质上是自己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竞争,忽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没有扎实的基础,在人才竞争的市场上同样也是没有竞争力的。
11.首次择业定终身心理
有些大学生受传统择业观念的影响把初次择业看得很重。在他们看来,选择一个单位就预示着自己“嫁”给这个单位,自己将在这个单位厮守终身,单位好了,自己就好,单位不行了,自己也跟着倒霉。因此,他们觉得首次就业关系个人一生的命运。事实上他们没有看到人才流动改革的兴起,没有看到新的择业观已进入人的头脑,没有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正是通过人才流动,才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最佳岗位。
二、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冲突
1.有远大的理想,但往往不能正视现实
在象牙塔中生活的大学生们,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逐渐趋于完善,生理和心理也逐渐趋于成熟。面对校墙外的市场经济大潮,他们豪情满怀,准备搏击一番,创造自己所设想的美好未来。但由于年龄较小、阅历浅,对社会的认识不深,他们还不能深层次地感受社会竞争的残酷性。所以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其主观愿望往往脱离客观现实,就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需要表现出不稳定性,情绪大起大落,形成心理上的矛盾,从而在择业时产生茫然、困惑、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
2.想做一番事业,但又不愿从基层干起
在近几年的大学毕业生中,相当数量的毕业生不愿意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相对艰苦、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地区就业,而是留恋大城市、经济发达的地区。毕业生就业中“一江春水向东流”、“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择业中,很多学生都愿意从专业出发选择职业,准备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愿意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但同时他们又不愿从基层干起,缺乏艰苦创业的信心和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想走捷径,想进入待遇高、工作条件好的单位,想一举成名、一蹴而就,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不愿到西部地区、边远地区去,不愿到郊区去。据安徽理工大学的调查,该校2005届毕业生中,54%的毕业生对大城市格外青睐,而愿意投身到西部就业的只有2%。另据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上海市教科院高教所联合组织的一次对上海市2006届毕业生就业取向的调查显示, 86.2%的学生就业的第一选择是上海,选择到中西部就业的仅为1.2%。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人介绍,80%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北京,学校很多涉及林业技术的专业在基层林场用得上,可去基层林场的毕业生几乎没有,“去了也养不住”。其实吃苦是一种生存能力的体现,到艰苦的地方去才容易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脱颖而出,尽快成才。
3.渴望参与竞争,但缺乏竞争勇气
就业制度的深化改革,为大学生择业提供了平等的竞争环境。竞争是大学生渴望已久的,而且他们已经认识到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市场意识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就不可能成就事业。但是,真正面对社会为其提供的竞争机会时,许多大学生在自我推销的过程中又顾虑重重、举棋不定、缺乏勇气。尤其是遇到困难时,心理上更加自卑,不善于调整目标、调整自己,而是自己给自己打退堂鼓,自己拱手让出竞争的权利。这种渴望竞争又惧怕竞争的心理,使他们面对竞争的压力时感到困惑。
4.重视自我价值,但缺乏把握自我的能力
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渐形成和完善,对自我存在的意义有了一定的思考,有着较明确的择业意识,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社会的认可,体现自身的价值。但由于大学生青年期心理发展特点与社会大环境的相互作用,他们往往不能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我,表现在择业上就容易出现期望值过高,缺少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这部分人多因自我评价过高,幻想着求职的道路一帆风顺。也有的大学生自我评价偏低,易出现择业时期望值偏低,缺乏主动争取和利用机遇、把握机遇的准备,缺少积极的进取精神。还有的大学生常常出于上述两种情况的波动之中,择业时目标与行为不稳定,缺乏理智、冷静的心理准备,在实现自我驾驭能力方面显得不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