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镜子前面梳妆打扮、整理衣装的时候,看着镜中的自己,我们是否曾经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是谁?”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我们仔细思考之后,却发现似乎很难回答。诚然,我们中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全面的认知自己、了解自己,能够说清楚自己究竟是谁呢?
一、自我认知的内容
一个人就好比一座冰山,人们通常能看到的人的外在特征只是冰山一角。在冰山下面,却隐藏着巨大的部分。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冰山一角,但我们更要探索冰山下面庞大的力量。冰山下面隐藏着人的巨大潜能,它正等待着我们去认识,等待着我们去发掘。
在美国,曾经有这么一项调查:美国50名成功人士接受了一项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是:“对于自己的成功,哪项因素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最后,有97%的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I/Myself”,也就是自我。
这代表了自己对自己清晰而全面的认识,任何一个人,想走向成功,都必须先知道自己是谁。俗话说得好:“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童话大王郑渊洁也有句名言:“早起的虫儿被鸟吃”。这也就告诉我们在你还没认清自己是鸟还是虫之前,千万不要盲目早起,因为一旦你是条虫,盲目地早起将免不了被吃的厄运。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在行动之前,我们应该清楚“我是谁”,自我认知帮助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让我们知道了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自己人生的舵手,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少走不必要的弯路。大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也就昭示着一条通往未来的光明大道。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的“认识你自己吧”,大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完善,就像真正的匠人为了心中的追求去不断地雕琢一件工艺品一样,最终一定能够走向成功。
【阅读】
何谓聪明人?
在西方哲学史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是许多人都了解的,神认为苏格拉底是最聪明的,而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是最无知的,结果竟是自己知道自己是无知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所以,真正聪明的人是知道自己无知的人。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简单地说,自我认知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对自己与周围环境的认识和评价。
自我认知的内容包括外在特征、价值观、性格、气质、能力、兴趣、情商等。
(一)外在特征
外在特征是最容易被我们所观察和认识到的,每个人对自己的外在都应该有清楚的认识。同时,大学生们也应该学会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外在形象在人的生活与交往中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阅读】
“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第一印象能够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首因效应是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它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因此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尤其是与别人的初次交往时,一定要注意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我们还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穿着打扮要符合身份和场合。同样,不要因为身高、长相等因素盲目自卑。既然在人际交往中有这样一个首因效应在起作用,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它来帮助我们完成漂亮的自我推销。首先是面带微笑,这样可能获得热情、善良、友好、诚挚的印象;其次,应使自己显得整洁,整洁容易留下严谨、自爱、有修养的第一印象;第三,使自己显得可爱可敬,这必须由我们的言谈、举止、礼仪等来完成;最后,尽量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在对方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会左右对方未来很长时间对你的判断。
(二)价值观
中国古代圣贤孟子曾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欲也,义亦我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身而取义也。”显然,在孟子看来,鱼和熊掌,熊掌的价值更高,因此孟子舍鱼而取熊掌;同样孟子觉得,义的价值更高于生,所以,孟子会舍生取义。其实,对于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进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看法。简单地说,价值观就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看重的原则、标准和品质,说的就是“需要什么,坚信什么,追求什么”的问题。价值观就如同一把标尺,衡量着客观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地位及主次关系。它凌驾于整个人性之上,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动机、信念等等,它是人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它支配和调节着人们的各种行为。
在人际交往中,价值观的影子无处不在,通过一个人的语言和行为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同学们之间畅谈未来时,有些同学说:“毕业后,我到外企工作,努力挣钱,买房买车,过上富裕的生活。”有些同学说:“我毕业后要到西部支教,为社会尽一份力,做出贡献。”有些同学则说:“我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我喜欢安逸的生活和美满的家庭。”其实这些都是一个人对个人价值观的表述。
每种职业都有各自的特性,不同的人对职业意义的认识,对职业的好坏有不同的评价和取向,这就是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决定了人们的职业期望,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选择,决定着人们就业后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绩效水平,从而决定了人们的职业发展情况。哪个职业好?哪个岗位适合自己?从事某一项具体工作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职业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阅读】
职业价值的类型
(1)经济型价值观:务实、追求财富、对有用的东西感兴趣。
(2)理论型价值观:智慧、兴趣,求知欲强,富于幻想,重视用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去寻求真理。
(3)审美型价值观:追求世界的形式与和谐,以美的原则如对称、均衡、和谐等来评价事物。
(4)社会型价值观:热心社会活动,尊重他人价值,关心他人和注重人文关怀。
(5)政治型价值观:追求权力、影响和声望,喜欢支配和控制他人。
(6)宗教型价值观:认为最高的价值是统一的整体,相信神话和命运,寻求把自己与宇宙联系起来。
(三)性格
性格是指个人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一个人在各种场合一贯表现出来的某种特征。例如,有的人对待工作总是一丝不苟,踏实认真;在待人处事中总是表现出高度的原则性、果断、活泼、负责;在对待自己的态度上总是表现为谦虚、自信,严于律己等,所有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他的职业性格。
心理学家认为,根据性格来选择职业,能使自己的行为方式与职业工作相吻合,自己的聪明才智能更好发挥,从而能得心应手地驾驭本职工作。
【阅读】
职业性格的九种基本类型
(1)变化型:能够在新的或意外的工作情境中感到愉快,喜欢工作内容经常有变化,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工作得很出色,追求并且能够适应多样化的工作环境,善于将注意力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去。适合职业:记者、推销员、演员等。
(2)重复型:适合并喜欢连续不断地从事同一种工作,喜欢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或别人安排好的计划工作,爱好重复的、有规则的、有标准的职业。适合职业:纺织工、机床工、印刷工等。
(3)服从型:喜欢配合别人或按照别人的指示去办事,愿意让别人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愿意自己担负责任,不愿意自己独立做出决策。适合职业:办公室文员、秘书、翻译等。
(4)独立型:喜欢计划自己的活动并指导别人的活动,会从独立的、负有责任的工作中获得快感,喜欢对将要发生的事情做出决定。适合职业:管理人员、律师、警察等。
(5)协作型:会对与人协同工作感到愉快,善于引导别人按客观规律办事,希望自己能得到同事的喜欢。适合职业:社会工作者、咨询人员。
(6)劝服型:乐于设法使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并能够通过交谈或书面文字达到自己的目的。对别人的反应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并善于影响他人的态度、观点和判断。适合职业:辅导人员、行政人员、宣传工作者、作家等。
(7)机智型:在紧张、危险的情况下能很好地执行任务,在意外的情况下,能够自我控制、镇定自若,工作出色。在出差错时不会惊慌,应变能力强。适合职业:飞行员、驾驶员、救生员、公安人员等。
(8)自我表现型:喜欢表现自己,通过自己的工作和情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适合职业:演员、音乐、诗人、画家等。
(9)严谨型:注重细节的精确,愿意在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按照一套规则、步骤将工作过程做得尽善尽美。工作严格、努力、自觉、认真,保质保量,喜欢看到自己出色完成工作后的效果。适合职业:会计、统计员、图书档案管理员等。
(四)气质
气质是指人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和气质特征是相当稳定的,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稳定和可塑的两面。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对待同一件事情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可能会迥然不同。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文静、稳重,做事慢条斯理,有些人则爽快、泼辣,手脚麻利。这些都是人气质的表现。气质与遗传因素密不可分,婴儿从一出生就表现出了他们的气质,例如有些婴儿一生下来哭声响亮,有些则非常安静。
现代心理学沿用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和古罗马医生盖伦的说法,将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表2-1):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一般来说,一个人具有一种典型的气质的很少见,大部分都是几种类型的混合。
表2.1 人的气质类型分类
续表
大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并正确对待它。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气质都有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它不决定人的智商高低和成就大小,每种气质类型都可以成才。但在实践中人的气质类型影响活动的进行和活动的效率。例如:要求做出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多血质和胆汁质比较适合,所以,在职业选择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气质类型。
(五)兴趣
【阅读】
兴趣影响职业生涯
人在什么时候感觉到快乐呢?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系教授Mihaly Csikszentmihalyi发现,当人们专心致志地、积极地参与从事某项活动时,忘记了时空和自己的时候,他们感到最为快乐和满足。他将这种状态称为“Flow”,即“聚精会神”、“忘我”的状态。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几乎每天在实验室工作长达18个小时,在里面吃饭睡觉,不仅不觉得苦,反而说“我一生中从来没有中断过一天的工作,我每天都其乐无穷”。英国著名女科学家古道尔对黑猩猩产生了强烈兴趣,她只身进入热带森林与黑猩猩一起“生活”了10多年,为揭开黑猩猩的秘密做出了贡献。兴趣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自己所喜欢的职业知识,启迪智慧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或者说,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的产生和发展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有趣——乐趣——志趣。
有趣是兴趣过程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兴趣发展的低级阶段,它往往短暂易逝,非常不稳定。处于这一阶段的兴趣常常与你对某一事物的新奇感相联系,随着这种新奇感的消失,兴趣也会自然地逝去。
乐趣是兴趣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它是在有趣定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兴趣发展的中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你的兴趣变得专一、深入起来,如喜爱网络文学的你很可能会成天沉溺于网络文学作品中。
志趣是兴趣发展过程的第三个阶段,当乐趣同你的社会责任感、理想、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时,乐趣便变成了志趣。志趣具有社会性、自觉性和方向性,是你取得成就的根本动力,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兴趣既然是一种“心理倾向”,就表明它是有一定稳定性的,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兴趣的形成有一定的先天性生理基础,但主要还是由后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实践打造而成的。(www.daowen.com)
兴趣往往是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感到愉快、投入、发展、成就、自信、满足、自我实现等一系列良性循环的起点。因此,大学生们在设计自己的生涯时,要充分挖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把“选你所爱”与“爱你所选”相结合起来。同时,人生的路很长,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兴趣爱好。在追寻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寻自己终身不变的志向。只有这样,才更有可能规划好职业生涯并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加拿大职业分类词典中各种职业兴趣类型的特点与相应的职业对应如表2.2所示。
表2.2 加拿大职业分类词典中各种职业兴趣类型的特点与相应的职业
续表
(六)能力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身心力量,是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人的能力是有差异性的,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因此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我们的能力要与职业相符合。例如,从事教育工作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从事研究工作就需要有出色的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能力是完成一切工作,创造效益的基础。世界500强企业最看中的是一个人的能力素质,将能力素质作为其判断个人潜力的标准。其中最看中的是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社会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能力是可以锻炼和习得的,大学里课堂学习并不是能力获得的主要途径,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有意识地对自己欠缺的能力进行培养。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除了学习好专业知识、掌握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外,还应该着重培养和锻炼自己动手操作、社会交往、社会适应、创新等能力。
【测试】
职业能力倾向自我评定
请填写表2.3,完成职业能力倾向自我评定。
表2.3 职业能力倾向自我评定简易量表
续表
续表
计分方法:选强得5分,较强得4 分,依次类推,计算每一类能力倾向的自评等级:自评等级=总分÷4,将自评等级填入下表:
(七)情商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总的来讲,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我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一个针对美国500大企业员工的调查发现,一个人的智商和情商对他在工作上成功的贡献比例为1∶2,也就是说,对于人的工作成就而言,情商的影响是智力的两倍,而且职位越高,情商对工作表现的影响就越大。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15%靠他的专业技术,85%靠他的人际关系和处事技巧。”可见,情商对一个人的成功非常重要。研究发现,情商高的人,春风得意,步步高升;情商低的人,怀才不遇,难获成功。美国流行一句话:“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晋升。”在当今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中,情商更凸显了它的重要性。因此,大学生应该了解情商对于人生的重要,学会情绪管理。正如美国总统布什曾说过的一句话:“你调动了情绪,就能够调动一切。”
二、自我认知的方法
每个人都是神秘的,要想揭开面纱,发现一个真实的我,我们需要足够的智慧、足够的勇气、足够的时间和正确的方法。
1.自我照镜法
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人们通过镜中的我来自我反省,站在一面镜子前,对镜中的我细细观察,你有什么优点,体能上、智能上、人格上、情绪上等,尽量多地去找,这时不需要谦逊,需要的是自信、欣赏和实事求是。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当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有欠缺时,一一思考,并试着在镜前做些改变,比如不爱跟人打招呼的人,可以先对镜笑一笑,改变就从现在开始。
2.橱窗分析法
橱窗分析法也是进行自我认知的一种常用方法。所谓橱窗分析法(见图2.1),就是把人的不同部分放在直角坐标中加以分析,横坐标正向表示别人知道,负向表示别人不知道;纵坐标正向表示自己知道,负向表示自己不知道。坐标橱窗如图所示:
图2.1 橱窗分析法
橱窗1:“公开我”。(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其特点是个人展现在外,无所隐藏的,如身高、年龄、学历、婚姻状况等)
橱窗2:“隐私我”。(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其特点是属于个人私有秘密,不外显的,如自私、嫉妒等平常自己不愿袒露的缺点,以及心中的愿望、雄心、优点等不敢告诉别人的部分)
橱窗3:“潜在我”。(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部分,这一部分是人的潜能部分,其特点是开发潜力巨大,但通常别人和自己都不容易发觉)
橱窗4:“脊背我”。(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部分,其特点是自己看不到,别人却看得清清楚楚)
在利用橱窗法进行自我剖析时,我们应该重点了解橱窗三“潜在我”和橱窗四“脊背我”。
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关键在于你的潜能有没有被认识和了解,有没有被开发。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奥托指出,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我们知道人的大脑潜能约有95%尚待开发与利用,即使像爱因斯坦这些科学精英的大脑的开发程度也只达到13%左右。因此,善于发掘自己的潜能,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有重大的意义。
“脊背我”是自我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主动通过各种方式诚恳地去了解“脊背我”,并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有利于自我的不断修正和进步。
3.专业挖掘法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如此难题,现在有专业人士用专业技术手段帮助人们去挖掘真实的自我。比内智力测量、韦克斯勒智力测量表、瑞文推理能力量表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智力状况,爱德华个人倾向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问卷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性格,霍兰德兴趣量表(SDS)、梅尔斯-布瑞格斯类型指标(MBTI)、斯特朗兴趣量表(SI)和坎贝尔职业兴趣和技能量表(CISS)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
自我认知与他人认知结合,专业评估与生活观察结合,我们就可以认识一个真实的、全面的自我。
4.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量法
美国心理学家、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John L.Holland)认为职业选择是人格的一种表现,工作兴趣类型即人格类型。大多数人的人格特质可以归纳为六种类型:即现实型(Realistic Type,简称R)、研究型(Investigative Type,简称I)、艺术型(Artistic Type,简称A)、社会型(Social Type,简称S)、企业型(Enterprising Type,简称E)和事务型(Conventional Type,简称C)。由于同一职业吸引有相似人格特质的人,他们对情境和问题会有类似的反应,因此,工作环境也可以分为与人格类型的分类一致的六种类型。
(1)现实型。他们通常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技术的工作,这类人擅长技能性职业、技术性职业,但往往缺乏社交能力。他们粗犷、强壮和务实,情绪稳定,有吃苦精神,生活上求平安、幸福,倾向于用简单的观点看待事物和世界。适合职业主要有需要用手工工具或机器进行工作的手工工作和技术工作。
(2)研究性。他们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推理的、独立的定向任务。这类人喜欢独立,不愿受人督促,对自己的学识与能力充满自信;擅长解决抽象问题,尊重客观事实而不愿毫无疑问地接受传统。具有创造精神,不喜欢做重复工作,但往往缺乏领导能力,这类人擅长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
(3)艺术型。他们喜欢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情感,爱想象,感情丰富,不顺从,有创造力,习惯于自省,擅长于艺术、文学方面的工作,但往往缺乏办事的能力。适合职业主要是艺术创作类工作,包括音乐、摄影、绘画、文字、表演等。
(4)社会型。喜欢社会交往,喜欢有组织的工作,喜欢能让他们发挥社会作用的工作。喜欢讨论人生观、世界观、人生态度等问题。关心他人利益,关心社会问题,愿为团体活动工作,对教育活动感兴趣,往往缺乏机械能力。社会型的职业主要指为大众做事的工作,包括教师、医生、服务员、社团等工作。
(5)企业型。他们喜欢竞争,乐于使他们的言行对团体行为产生影响,自信心强,善于说服别人,喜欢加入各种社会团体,喜欢权力、地位和财富,性格外倾,爱冒险,喜欢担任领导角色,具有支配和使用语言的技能,但缺乏耐心和科研能力,擅长管理、销售等工作。
(6)常规型。他们喜欢有系统、有条理的工作,具有安分守己、务实、友善和服从的特点,此类人适宜从事办公室职员、办事员、文件档案管理员、出纳员、会计、秘书等工作。
霍兰德认为,职业造就了人格,反过来人格又影响着个体对职业环境的选择与适应;人们总是寻找能够施展其能力与技能,表现其态度与价值观的职业;职业满意感、稳定性和职业成就取决于个体人格类型和职业环境的匹配与融合;职业行为是人格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霍兰德用六边形模型(图2.2)来表示六种人格、职业类型的相互关系。
图2.2 霍兰德职业类型六边形模型
图中可以看出:每一种类型与其他类型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系,大体可描述为三类:①相邻关系,如RI、IR、IA、AI、AS、SA、SE、ES、EC、CE、RC及CR。属于这种关系的两种类型的个体之间共同点较多,现实型R、研究型I的人就都不太偏好人际交往,这两种职业环境中也都较少机会与人接触;②相隔关系,如RA、RE、IC、IS、AR、AE、SI、SC、EA、ER、CI及CS,属于这种关系的两种类型个体之间共同点较相邻关系少;③相对关系,在六边形上处于对角位置的类型之间即为相对关系,如RS、IE、AC、SR、EI及CA,相对关系的人格类型共同点少,因此,一个人同时对处于相对关系的两种职业环境都有兴趣的情况较为少见。
人们通常倾向选择与自我兴趣类型匹配的职业环境,如具有现实型兴趣的人希望在现实型的职业环境中工作,可以最好地发挥个人的潜能。但职业选择中,个体并非一定要选择与自己兴趣完全对应的职业环境。一则因为个体本身常是多种兴趣类型的综合体,单一类型显著突出的情况不多,因此评价个体的兴趣类型时也时常以其在六大类型中得分居前三位的类型组合而成,组合时根据分数的高低依次排列字母,构成其兴趣组型,如RCA、AIS等;二则因为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完全依据兴趣类型,还要参照社会的职业需求及获得职业的现实可能性。因此,职业选择时会不断妥协,寻求与相邻职业环境,甚至相隔职业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个体需要逐渐适应工作环境。但如果个体寻找的是相对的职业环境,意味着所进入的是与自我兴趣完全不同的职业环境,则我们工作起来可能难以适应,或者难以做到工作时觉得很快乐,相反,甚至可能会每天工作得很痛苦。
人是有特质的,工作是有特性的,二者之间的适配将增加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个人的职业兴趣可以为我们的职业选择提供非常具体的参考方向,但是不能过分强调结果或与之相匹配的具体职业,从而限定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三、自我认知的讲究
【案例】
山羊的故事
清晨,一只山羊在栅栏外排徊,它想吃栅栏里的白菜,可是进不去。这时,太阳东升,斜照大地,在不经意中,山羊看见了自己被太阳拖得很长很长的影子。它想:我如此高大,肯定能吃到树上的果子,吃不吃这白菜又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它朝果园奔去。到果园时已是正午,太阳当顶,此时,山羊的影子变成了很小的一团,山羊就叹道:“哎,原来我这么矮小,是吃不到树上的果子的,还是回去吃白菜好了!”于是,它不悦地折身往回跑。到栅栏外时,太阳已经偏西,它的影子重新又变得很长很长。山羊非常懊恼:“干吗非要回来呢?凭我这么大的个子,吃树上的果子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结果山羊什么也没有吃到。
山羊为找吃的奔跑了整整一天,却挨了饿,原因在于山羊对自己没有一个准确的评估,它忽而夸大自己,忽而贬低自己。其次,山羊把对自己高度的认识取决于太阳照射的影子的长短,这是多么可笑。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有人因为得到了某种表扬、奖励等,便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而有的人听别人说了自己的缺点短处,就自卑自贱,甚至自暴自弃。
1.自我认知要适度
大学生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应该保持适度的原则。过高的自我评价,往往使自己脱离现实,看不到自己的确定和不足,容易自大自满;自我评价过低,往往使人忽视的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抑制了自己能力的发挥,往往造成缺乏自信,自卑自抑的心理状态。过高和过低的自我评价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自我发展都是无益的。
2.自我认知要客观
大学生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避免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也不要因为别人的主观评价而影响对自己的判断。
3.自我认知要全面
全面的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做出综合的判断和整体的认知。不要片面、孤立、不分主次。既要看到自的优点和长处,也要敢于发现并接受自己的缺点和劣势。既要对自己的一方面特质进行分析,又能把它融入整体进行评价。同时,评价自己时候,既要从整体方面分析自己,也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实事求是地、全面地认识自己。
4.自我认知要发展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在不停地变化发展之中,自我也是如此。那么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认知的时候,就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自我评价,除了对自己的现实素质做出客观、全面、适度的评价之外,还要把眼光着眼于未来。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评估自己未来的发展潜力。预见性的、有准备的自我预测,将为个人未来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目光短浅只会局限自己的发展。因此,大学生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自己,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