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缺乏真正的信仰,谈人的修养与大学生的思考

中国历史缺乏真正的信仰,谈人的修养与大学生的思考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历史上并未发展出真正意义上的信仰,充其量只是在世俗信念的范围内打转,以求得实际利益或者心灵抚慰。[8]信仰能使人“有靠”,有所依靠、依傍,即形成精神的支柱,如此才能独立、安定。信仰的对象乃是绝对的,对信仰者而言,因之其作为精神上的支撑也是绝对的。曾子把行仁作为使命来弘扬和担当,终身不渝,死生以之,这与信仰是一致的。

中国历史缺乏真正的信仰,谈人的修养与大学生的思考

中国历史上并未发展出真正意义上的信仰,充其量只是在世俗信念的范围内打转,以求得实际利益或者心灵抚慰。

不过,没有信仰也不是什么特别大不了的事,也不必汲汲引入或者建构严格意义上的信仰。中国走过了上千年,历经众多内忧外患,总能与时俱新,以超越自我来延续自我;在这个历程中,我们这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功莫大焉。是的,尽管中国传统社会信仰不发达,但同样能起到精神支撑和凝聚作用的核心价值观异常自觉。

儒家有它的核心价值体系。孔子讲仁,虽说他对仁并没有一以贯之的确切定义和解释,但历代儒生孜孜教化,使其深入到民族意识的深层次中,化为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仁中所蕴藏的“那种来源于氏族民主制的人道精神和人格理想,那种重视现实、经世致用的理性态度,那种乐观进取、舍我其谁的实践精神……都曾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感染、教育、熏陶了不少仁人志士”[7]

就个体生存的角度来讲,儒家的“仁”也能回应前面所提到的那些带有终极性的问题。

庄子说“彼仁人何其多忧也”,作为思想的对立面,庄子对儒家式仁人的忧苦特性看得更清楚。但实际上,很多人都已发现,仁人之仁,最主要的心境是“乐”。明代大儒王阳明说:“乐是心之本体。仁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合和物,原无间隔。”仁人即使心忧天下,在王阳明看来,其内心也是和乐的,因为仁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心总安定,且这种和乐安定还是人心的本然状态,所以真正的仁人并不忧苦。现代新儒家梁漱溟说:“可知乐在孔学中最为重要。这乐字在《论语》里是常见的,并没有一个苦字。”“乐为孔子生活当中最显著之态度,《论语》言之甚详。”[8]

信仰能使人“有靠”,有所依靠、依傍,即形成精神的支柱,如此才能独立、安定。人的存在需要支撑,而一般的支撑大多是相对之物,如名、财、位,或者具体的人。《红楼梦》里贾宝玉被父亲贾政打得皮开肉绽,其母王夫人哭得死去活来,阻止贾政:“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如果唯一的儿子贾宝玉遭遇不测,王夫人便没有了“依靠”;贾宝玉作为儿子,既是王夫人在贾府地位的现实支撑,同时也是她个人的情感慰藉。所以,她承受不了失去贾宝玉的代价,贾宝玉就是她的精神支撑。她目睹宝玉挨打的惨状,痛苦不堪,这个痛苦不仅仅是母亲对儿子的怜爱,还是担心失去精神支撑的不安。所以,相对的精神支撑,总处在变化中,它并不足以使人彻底安心。绝对的支撑,只能诉诸信仰。信仰的对象乃是绝对的,对信仰者而言,因之其作为精神上的支撑也是绝对的。不过,使人绝对安定的,除了信仰,也可来自于核心价值观。《论语·子罕》:“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在困顿之中,如此自信,其底气就来自于他确认的仁。

信仰能赋予人须臾不可离的使命,引导人做无限的追求。核心价值观也有类似的功能,因为这样的价值本身就值得人当作最后的、最高的目的去实现。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把行仁作为使命来弘扬和担当,终身不渝,死生以之,这与信仰是一致的。

【注释】

[1]熊十力心学·船山学日记》,转引自王德峰《哲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9页。(www.daowen.com)

[2][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30页。

[3]转引自张志刚《宗教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41页。

[4]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87页。

[5]邓晓芒《新批判主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69、170页。

[6]赵紫宸《神学四论》,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5页。

[7]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34页。

[8]梁漱溟《梁漱溟先生讲孔孟》,中华书局,2014年,第22、2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