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成人之思:如何让人生具有内在意义

成人之思:如何让人生具有内在意义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了属于自己的目的,“意义”便随之出现。正因如此,“惟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努力才使得目的与过程内在地联系在一起,才使得目的赋予整个过程以及每一步以意义”。朝目标奋进、不断努力的过程,自然使如此人生具有了不容抹杀的内在价值,从而不再虚无,即超越和扬弃了虚无。所谓价值,简言之,即“好”。外在的价值,是合乎社会的需要,所以为“好”;内在的价值,是合乎自我设定的目的,所以为“好”。

成人之思:如何让人生具有内在意义

所以,如果真的不愿意以自欺了事,以取消问题来回避问题,以将就来制造麻木,而想真正克服和超越,就必须有更加积极的行动。

首先是设置属于自己的目的,明确自己的真正所欲、所想和所求。有了属于自己的目的,“意义”便随之出现。意义,不是说最终一定要做成什么,一定要实现目的,而是通过追求,让自己对自己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从而扬弃不可理喻的荒诞。因为在追求的过程中,生命就变得可认知了。人生之所以不可理喻,很多情况下是生命被分割成碎片,碎片与碎片之间缺乏有机的、必要的联系,彼此隔绝不通,或者偶然凑集。就好像踢球,如果缺乏一以贯之的布置和策略,传球都是基于观察对手后的临时调整,打法于是乎看不明白,我们说踢得没有章法,踢得很乱,像一个个散兵游勇在单打独斗;反过来,如果意图明确,每一次传球放在整体意图中来观察,那么有迹可循,串联起来,就成了清晰的、合乎逻辑的、可以理解的踢法。正因如此,“惟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努力才使得目的与过程内在地联系在一起,才使得目的赋予整个过程以及每一步以意义”。[5]

即使遭遇偶然、意外以及命运的捉弄,如果积极追寻人生的意义,这些因素也是可理解的。它们可以是磨炼意志、锻造独立而坚定人格的契机,也可以是实现个人目的的机缘,唐代诗人杜牧咏史提到周瑜:“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他说是东风这个偶然出现的因素才成就了周瑜的赤壁大胜,言下之意,似乎周瑜的成就不那么令人钦佩,不过是运气好而已;但换个角度看,周瑜是在胜利的希望微薄的情况下敏锐利用一场稍纵即逝的东风,趁机纵火击败曹军,意外和偶然构成了周瑜这类人物实现个人抱负的因素。再退一步,即使抓不住偶然的际遇,或者说困于偶然性的牢笼中,一遍遍劳而无功、苦而无成、周而复始,只要不放弃上下求索,其情也是可理解的,因为有所求本身就是意义,而不取决于是否求有所成。(www.daowen.com)

同样,通过目的的建构,生命历程中的自我否定不是对荒诞的证实,而是自我实现的必然方式,是自我实现的必经环节。生命本身就是以自我否定的方式来成长、成熟以至于本性的完全实现。没有自我否定,生命就是一成不变,波澜不惊,停留于原初。就历史而言,历史是在不断前进的,但有时候历史是通过自我否定,即后退的方式来迈开前进的脚步。例如,马克思分析1851年法国路易·波拿巴的政变以及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经验,说“结果,不是社会本身获得了新的内容,而只是国家回到了最古的形态,回到了宝剑和袈裟的极端原始的统治”,但是,“看起来仿佛社会现在退到它的出发点后面去了,实际上社会首先要为自己创造革命所必需的出发点,创造唯一能使现代革命成为真正的革命的形势、关系和条件”[6]。历史的发展进程,就是个自我否定的过程,退后是在为继续前进准备好充足的前提。就个人而言,亦是此理。自我否定,是自己把自己给否定,但同时进行这个否定主体是自己而不是别的、外在的东西,所以自我否定的结果是保存自己,完善自己,也就是发展了自己,实现了自己。这种自我否定所带来的自相矛盾,才使得人的心情和灵魂具有深度,在性格上臻于成熟之境。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如果主体片面地以一种形式而存在,它就会马上陷入这个矛盾:按照它的概念,它是整体,而按照它的存在情况,它却只是一方面。只有借取消这种自身以内的否定,生命才能变成对它本身是肯定的。经历这种对立、矛盾和矛盾解决的过程是生物的一大特权;凡是始终只是肯定的东西,就会始终没有生命。生命是向否定以及否定的痛苦前进的,只有通过消除对立和矛盾,生命才变成对它本身是肯定的。”[7]黑格尔还说:“因为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心灵从这矛盾对立中挣扎出来,才使自己回到统一。”[8]所以,人格的价值的绝对性就在自我否定中建构起来。

朝目标奋进、不断努力的过程,自然使如此人生具有了不容抹杀的内在价值,从而不再虚无,即超越和扬弃了虚无。人生价值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由舆论来评价;一种是内在的——由其自身来确认。所谓价值,简言之,即“好”。外在的价值,是合乎社会的需要,所以为“好”;内在的价值,是合乎自我设定的目的,所以为“好”。一个教师,学生成绩高,我们说他把书教得好,是个好老师,他作为老师的“好”,其价值来自于外;如果他认为教师是他的天职,努力把知识传给每个学生,对学生负责乃是他的目的,那他的教师生涯本身就是“好”的,其价值不必以他人的评价为转移,也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埋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