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顺世与适应:探讨人的修养

顺世与适应:探讨人的修养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社会避开或者违逆,都是极端之举;更具常态的方式,是顺应。所谓“顺世”,其实包含着两个相反的内容:既与周围人打成一片,不分彼此;又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顺应式的人生观,坚持的是人的存在不能脱离社会。顺,当然是非常高妙、圆通的处世之道。无论是避世、反世和顺世,都是“人”在不同条件下对社会压力的不同反应。无疑,论反应并不局限于以上所提出的三种类型,还有很多种。

顺世与适应:探讨人的修养

社会避开或者违逆,都是极端之举;更具常态的方式,是顺应。

楚辞·渔父》中,就描写了一个有智慧的顺世主义者: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汩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说遭到流放,是因为整个社会污浊唯独他清白,整个社会酣醉唯独他清醒,所以他不被社会所容。屈原的答词非常激烈,他把自己同社会直接对立起来,分属两个极端,一个浑浊一个清白,一个酣醉一个清醒,他认为他不是在与某个邪恶的人、某个邪恶的小集团作斗争,而是与整个社会。这是屈原痛苦的根源,是屈原倍感孤独、不获理解的根源。富于智慧的渔父一听,就知道问题之所在,他给出的解脱路径是顺应社会,而非对抗。“凝滞于物”,是说切勿太执着,太激烈,认死理,咬着某个宗旨和观念不放;“与世推移”,是说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与时俱变。他人怎样,自己就跟着怎样,没必要把自己弄得特别另类、惹眼,只须内心有所坚守就可以了。

所谓“顺世”,其实包含着两个相反的内容:既与周围人打成一片,不分彼此;又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因为,如果不与周围人打成一片,便容易被视为异类,说成是特立独行,不近人情,甚至逐渐发展成被排挤、被边缘化的态势,使自己与社会处在对立之中;如果不保持、坚守自我,与人打成一片的结果则是被环境完全同化。(www.daowen.com)

顺应式的人生观,坚持的是人的存在不能脱离社会。历史上很多哲人都认识到这一点。如斯宾诺莎说,“唯有人对于人是最有益的”;马克思有名言“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孔子周游列国,寻求淑世的机会,偶遇避世者,坦言“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佛教本是出世的宗教,要人脱离家庭,参悟真谛,但在传入中国、与中国文化融合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被“中国化”,或者说逐步“入世化”,禅宗六祖惠能很坚决地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必须在社会当中修行,离开社会觉悟不了。

顺,当然是非常高妙、圆通的处世之道。但在实际中,不是谁都有如渔父的智慧,驾驭世事,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总难免顾此失彼,偏向一端。

例如,偏向“打成一片”,就容易演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概念,是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提出来的,自提出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共鸣。钱先生在中国顶尖学府待了大半辈子,平生阅人多矣,大概见惯了“聪明人”的表演和套路。他说:“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利己主义者,之所以称为“精致”,是因为他们深知体制需要人来支持,来呼应,来作受教听命状,且对如此作为者必有回报;体制也是有思维的[4],知道这些积极分子的居心,但正如其所料,又离不开他们的配合。所以,双方有心照不宣的“合谋”,互相成全、共赢。

无论是避世、反世和顺世,都是“人”在不同条件下对社会压力的不同反应。无疑,论反应并不局限于以上所提出的三种类型,还有很多种。但不管哪种,最终都可归结到社会规约下的生存取向;“人”对自身可能的生存方式的选择,构成了他的人生观的主要指向,而在这背后则隐藏的是“人”和社会难解难分的关系。那么,从这种关系出发,是否意味着社会犹如如来佛的五指山,给“人”的努力划定了不可逾越的边界?“人”究竟应该何去何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