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陶渊明对避世的真实看法及其意义

陶渊明对避世的真实看法及其意义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的,可能针对的是具体的人或者地域,有意避开不愿打交道的人物、地方;更深刻的,则是针对社会本身,即避世。我们来看最大的隐士陶渊明对避世的真实看法。与其说陶渊明对某种社会状态不满,毋宁说是对社会本身。以官场为例,恐怕都免不了刻板的程序、森严的等级、烦琐的规矩,尤其必须要自觉压抑和磨平一己之个性,这些都是陶渊明不愿意接受的。陶渊明的意义还在于:隐,绝不仅仅是身体的避开,更是心灵的超脱。

避,即避开社会

“人”感觉到社会强大的压力和制约,又对个人安全、快乐和自由,对个性的舒展有强烈而执着的偏好,同时深知“滔滔者天下皆是”——社会是不可撼动和对抗的,所以采取回避的态度,刻意与社会保持距离,防止彼此的深度交涉。避世者大多有隐的情怀。

中国古代有很多隐士。隐,就是主动拉开与他者的距离,令自己不为他者所关注,以此把自己“藏”起来。关于隐,也有个发展的过程。一般的,可能针对的是具体的人或者地域,有意避开不愿打交道的人物、地方;更深刻的,则是针对社会本身,即避世。

我们来看最大的隐士陶渊明对避世的真实看法。一般人说陶渊明有睹于晋宋之际社会的黑暗,本人出身名门却为小官,羞于为五斗米而折腰,加之性好山水风景,所以干脆辞职隐居,过着清贫、恬淡而合乎个人兴趣的生活。这说法大抵是不错的。不过,假如仔细揣摩陶渊明的诗文,可发现他之所以选择隐居,倒不完全是针对当时官场的黑暗、污浊与不公;我们设想,当时社会安宁、公道,陶渊明是不是就甘于在朝呢?不一定。与其说陶渊明对某种社会状态不满,毋宁说是对社会本身。除了污浊,可能更令陶渊明不满的,乃是社会的庸俗,而庸俗乃社会的常态。社会可以因政治的清明而安宁、谐和、富庶、公道,却无法疗治它根深蒂固的庸俗。以官场为例,恐怕都免不了刻板的程序、森严的等级、烦琐的规矩,尤其必须要自觉压抑和磨平一己之个性,这些都是陶渊明不愿意接受的。陶渊明认识得相当清楚、透彻,他说:“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所以,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社会,回归田园。(www.daowen.com)

陶渊明的意义还在于:隐,绝不仅仅是身体的避开,更是心灵的超脱。陶渊明有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结庐在人境”,是说不离群索居,就生存于此世;“而无车马喧”,是说活得简单、清净。车马,象征着世俗中人热闹的人情酬酢;“心远地自偏”,是说尽管生活在社会中,却不受社会的干扰和影响,原因在“心远”——心灵超脱于社会之外。这就为后人摆脱纷杂的世务、获取心灵的宁静提供了精神资源。

现代社会的复杂、庞大、分化程度早已远远地超过了陶渊明的时代。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高度发达的科技,把人卷入分工细密、节奏快速的都市中,人作为棋盘上渺不足道的棋子的感觉分外强烈。陶渊明式的回归内心、看淡世事、与世无争、沉浸在自己兴趣中的简单淳朴的方式,便对人构成了强大的吸引力。据说如今在终南山有数千名隐士,他们甘愿远离繁华的都市而过一种原生态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当然不可能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而向往自在、以尽量避开社会的规制又是大多数人的需要,于是就有了现代的“心隐”,这就是我们当下流行的“佛系”。

所谓“佛系”,是指流行于某些群体中对事不关心、不走心、怎样都行的活法。当然,这里的佛系,只是形式上有点像佛教所宣传的随缘任化、不把闲事放心头的立身宗旨,但与佛教存有根本的不同。佛教要人随缘任化,是彻底觉悟、明了世界的虚空本性,从而消除了执着之念后的结果。“佛系”,不过是现代社会里,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群体,在强大的社会竞争格局中无法牢固占有一席之地,因而回到内心,构建自我的世界,而对外在环境干脆听之任之,不关心,也不大计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