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富州革命根据地的开辟―《红色基因 百谷印记》

富州革命根据地的开辟―《红色基因 百谷印记》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一系列艰苦工作,革命力量迅速组织起来了,地下党员发动群众,以保护村寨为名,成立了赤卫队,有了武装力量。甘美伏击战是富州革命根据地反“围剿”第一仗,广大军民深受鼓舞。7月5日,右江下游党委在三层岗召开扩大会议,决定派黄松坚到富州领导创建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成立中共滇黔桂边区临时委员会。与此同时,各级政权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形成了全区性的革命武装斗争,建立了以富宁为中心的滇黔桂边区游击根据地。

富州革命根据地的开辟―《红色基因 百谷印记》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打破敌人封锁,建立新的立足点,受中共右江下游委员会委派,百谷村4位共产党员,时任红七军营长韦纪、连长韦天恒、排长朱鹤云和恩隆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李著轩作为第一批队员前往云南省富州县开辟新的游击区。

1932年1—5月,韦纪、韦天恒、朱鹤云和李著轩等先后到达富州县七村九弄地区,开展艰苦细致的群众发动工作。

在朱国臣、韦汉廷、韦建云和韦胜旭等百谷老乡的联络走动下,韦纪、韦天恒、朱云鹤等人以各种方式争取到合法身份,隐蔽开展革命工作,在富州县城、剥隘、洞波、那达等地建立了工作据点。

经过几个月工作,熟门熟路的韦纪又派李著轩回恩隆联系百谷村的韦海、韦胜广、韦锦全、韦天民、罗志权、朱金宝和李克勤等人前往云南,队伍逐步发展壮大。韦胜广以开船运输为掩护,在恩隆和富州之间来往做联络工作,并护送红军同志到剥隘工作。李著轩主要负责干部接送工作,把组织安排的红军干部从恩隆安全送达云南。

1933年5、6月,右江下游党委又派一批干部进入滇桂边区开展工作,并将在七村九弄活动的革命力量逐渐聚集汇拢,发展壮大。李著轩和赵润兰(恩隆那恒籍)通过护商大队的中队长韦炳章(恩隆人)的关系先后深入到洞波、那达、索落、者兰、花甲、阿用、沙斗等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经过一系列艰苦工作,革命力量迅速组织起来了,地下党员发动群众,以保护村寨为名,成立了赤卫队,有了武装力量。

红军干部还争取和改造绿林武装,壮大革命队伍。七村九弄有20多股绿林武装共600多人枪,其中最有名的是韦高振和梁振标两股武装,活动于靖西县和云南富州县七村九弄一带。他们害怕中共领导的革命,又对当地国民党当局不满,不愿让桂系军阀收编。谭统南、黄庆金、韦纪、朱鹤云、李著轩等人按照右江特委、右江下游临委指示,对这两股绿林武装阐明中共的主张和红军的宗旨,做了大量教育争取工作,最终将这两股绿林武装并入右江下游党委领导的游击队系列。1934年6月,抗日救国军第十八军在靖西县龙邦乡北见村陇厚屯建立,梁振标任军长,黄庆金任政委。(www.daowen.com)

1934年春,红七军第二十一师第六十二团干部韦纪、李著轩、朱鹤云、黄庆金、李家祺率抗日救国军第十八军500多人挺进滇黔桂边的富州,兵分三路驻扎在皈朝乡百油地区的甘美、江曲、尾洞等村寨,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红军的举动震惊了地方官吏豪绅,富州县政府即向国民党云南省政府求助。同年6月初,省政府立即派广富守备军副司令侬志猛率广(广南)富(富宁)守备军一个营300多人奔向富州,对抗日救国军进行“围剿”。抗日救国军获悉后利用甘美村有利地形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发起反击,滇军战败,红军共缴获数十支长短枪及一定数量的物品,敌军战败,死、伤各30多人,幸存者往皈朝方向逃窜。甘美伏击战是富州革命根据地反“围剿”第一仗,广大军民深受鼓舞。

经过艰苦发动宣传,局面打开,党领导的游击队达600多人。1934年5月,韦纪向右江下游党委书记黄松坚写信汇报了滇桂边发展的情况,恳请黄松坚到滇桂边领导边区的游击工作。收到韦纪的信不久,黄松坚在向都听取了边区黄庆金、谭统南的汇报,对于红军干部在九弄地区开展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7月5日,右江下游党委在三层岗召开扩大会议,决定派黄松坚到富州领导创建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成立中共滇黔桂边区临时委员会。7月9日,黄松坚带领黄德胜等10多人到达富州的九弄,听取了韦纪、朱鹤云、李著轩和李德惠的工作汇报。黄松坚对韦纪等人前段时间的工作成效十分满意并给予表扬。

黄松坚到九弄后,指示韦纪、朱鹤云、李著轩和李德惠等要一面作战,一面继续宣传发动群众,只要是爱国、拥护革命、反对国民党,拥护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土豪劣绅的,就把他们组织起来。之后,韦纪、韦天恒和李著轩等按照指示在七村九弄组织了“兄弟会”“兄弟同盟会”“同盟小组”“打老同”等数十个革命小组,少的5—10人,多的数十人不等,一共建立了19个工作据点。黄松坚带领朱鹤云等一起到这些点检查工作情况。

至1934年初,滇黔桂边区的武装斗争已由中心区的富州发展到广西的靖西、那坡、德保、西林、百色等县的部分地区。1935年后发展到广南、麻栗坡,仅富州就建立劳农会21个、赤卫队27个,赤卫队人数达2600多人。与此同时,各级政权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形成了全区性的革命武装斗争,建立了以富宁为中心的滇黔桂边区游击根据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