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隆安激战
红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成立,标志着右江武装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了扩大影响,前委决定攻打南宁,红七军和一部分赤卫队于1930年1月中旬分水陆两路向南宁进发。1月21日,在李谦司令和沈静斋主任的率领下,第一纵队先锋连首先占领隆安县城。
百色起义胜利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使桂系军阀深感不安,为此桂系军阀对红七军进行了疯狂“围剿”,企图扼杀新生的红色政权和人民军队。2月初,敌人调集数倍于红七军的兵力,由师长李画新带领向隆安扑来。当时我军驻隆安的部队只有红七军第一纵队第一营,仅有500人,而敌人却出动了杨俊昌、覃兴、蒙志仁率领的3个团和岑建英率领的第八独立营共32个连3000多人的兵力,但红七军将士毫无畏惧。战斗先在清官亭和布轰一带的土坡打响,敌军在精良武器的掩护下,向红七军阵地头桥附近进犯。敌人多次发起冲锋均被红七军击退。后来,敌军总指挥李画新召集众头目研究攻城计划,决定采取“人海战术”分中路、左翼、右翼再度攻城。这时,红七、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和红七军军长张云逸率红七军也从左江、百色、平马、果德赶来增援。经过三天三夜激战,红七军数次击退敌军进攻,有力地重创了敌人主力。后为避免不必要伤亡,保存部队实力,红七军主动放弃战斗撤离战场,迅速向恩隆县七里区转移。此次战役中,纵队司令李谦不幸负伤被送到下颜治疗,政治部主任沈静斋不幸被俘宁死不屈惨遭杀害。百谷村赤卫队员韦天恒、苏志忠、韦天人、韦天乙、黄以常、韦胜广等参加了隆安战斗,并与部队安全撤到七里区。
在李明瑞、张云逸指挥下,隆安战役以不足2个团的兵力浴血奋战3昼夜,抗击了敌人3个团及1个特编营,歼敌500多人,充分显示了红七军将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二)根据地军民机智勇敢顽强斗争
红七军在隆安战役突围之后迅速向恩隆撤退,国民党桂系部队跟踪尾随,企图以优势兵力与红七军决战。
1930年2月9日,分水陆两路尾随红军到达恩隆的敌人占据县城后,派一营兵力把守平马城附近的马鞍山。这是敌人为控制平马而设立的一个据点,兼有扼守交通咽喉、控制守城制高点优势,他们派重兵把守的同时,配备精良武器,构筑坚固工事。敌人妄图凭借优势地形,死守马鞍山。
张云逸军长认为红七军应乘敌人还未站稳脚跟之际拔掉马鞍山这颗钉子,然后再进攻平马镇。经过精心组织和周密部署,1930年2月12日,在张云逸亲自指挥下,我军兵分三路向马鞍山悄然发起进攻。第一路由滕国栋率领赤卫军,从林凤一带沿河边的东务、那务村向马鞍山守敌攻击;第二路由许卓大队长率领红七军教导队从北面上法村向马鞍山进攻;第三路由赤卫军特务队队长韦纪率领赤卫军从仑圩那冲、那河急行军到达么育屯剪断所有通往各地的电话线,使敌人的通信系统瘫痪。
在完全切断敌人的通信系统后,进攻马鞍山战斗拉开序幕。第一、二路部队同时向马鞍山敌人左右两翼发起强攻,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敌人眼看招架不住,慌忙从山顶据点连滚带爬,慌不择路一股脑往下窜,从马鞍山东面靖逸村溜进平马城。
张云逸早就预料到马鞍山溃逃敌人的踪迹,也猜测到敌人增援的路线,他命令机关枪连在靖逸村水鬼坑堵截逃跑的敌军,又下令韦纪率领赤卫军到西游村路边的田埂设伏,等待敌人的援军。似丧家之犬溃逃的敌人在水鬼坑遭到红七军机关枪扫射,仓皇逃进平马城。而从十里莲塘匆忙赶来增援的敌人一迈入埋伏圈,韦纪把手一挥,韦吉隆猛地一拉引爆绳索,爆炸的地雷当场把20多个敌人送上了西天。惊慌失措乱成一团的敌军增援部队被自卫军打得落花流水,他们丢下100多人便缩回平马城了。
随后,韦纪率领第三路人马前往马鞍山与进攻的大部队会合,刚抵达牛行街便遇到敌人的猛烈火力阻拦。原来是敌军杨俊昌部从南岸渡河过来,向红七军实行包抄,正在高高的碉堡内把守。冲在队伍最前面的韦天恒、韦天乙、何喜立即卧倒后匍匐前进;在韦天恒、韦天乙掩护下何喜(下西游村人)悄悄爬近敌人碉堡,寻机向敌碉堡口投进手榴弹,敌碉堡的机关枪随着手榴弹爆炸就哑火了。继续往前冲锋时敌人的枪声又响起来,何喜不幸中弹牺牲。前来增援的韦肇新(兵工厂主任)等队员,带来的弹药也在激战中打光了。为减少不必要的伤亡,韦天恒命令停止进攻后撤。韦天恒在撤退时不幸中弹负伤,后送回百谷曾成武家疗伤。
驻扎百色的敌军闻讯后,立刻调集重兵增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了保存红七军实力,红七军前委指挥部队撤退到七里区。
(三)苏区军民的艰苦斗争
1.盘阳会议决议与根据地艰苦斗争
红七军部队撤退到七里区仍摆脱不掉敌人的跟踪,敌军人数在不断增加,而红七军、赤卫军一直处于劣势,教导队和第一、二纵队减员大,武器给养不足。1930年2月底,部队到达隆安县盘阳区亭泗乡,与从百色撤出的袁任远第二纵队会合。此时,装备精良弹药充足的敌人在团长蒙志仁带领下来势汹汹,红七军与敌人发生了激战。经过那冲、那突等多地转移,红七军最后才到达凤山县盘阳区赐福乡休整。行军转移过程中,韦天恒在战斗时不幸中弹受伤。
1930年3月初,中共红七军前委在凤山县盘阳区召开会议,总结红七军建立以来的战斗经验教训,研究今后部队的行动方案。会议一致认为,根据右江地区当前形势的变化,必须把部队分散开来开展对敌斗争。决定第一、二纵队向外线扩展,开辟新的游击区,扩大红七军的政治影响,同时解决部队的给养和弹药补充问题。第三纵队留守后方,帮助地方开展土地革命,巩固革命根据地。
盘阳会议后,由李明瑞、张云逸率领军部和第一、二纵队立即行动,向河池方向进发。韦拔群带领第三纵队留在东兰、凤山一带根据地坚持斗争,保卫后方。百谷村赤卫队员在盘阳会议后分两部分,一部分编入右江苏维埃政府特务营,另一部分编入第三纵队。红七军主力走后,地方党组织成立了特别委员会,由陈洪涛任书记,委员有韦拔群、雷经天、黄治峰等,领导人民坚持对敌斗争。
韦拔群率领第三纵队在东兰、凤山保卫苏维埃政府和革命根据地。当时右江苏维埃政府令各县赤卫军集中编成4个警卫营,组成右江赤卫军总指挥部,直接由右江苏维埃政府指挥。各级政府改为战时编制指挥游击队,在敌人占据的地方进行游击战争。赤卫军当时主要分散在巴店、那郎、那拉、那了等地,任务是清剿散匪。由于在百色起义取得胜利后开展了有效斗争,此时残匪人数不多。赤卫军回到七里山区后,土匪东躲西藏,全部歼灭残匪的任务不是很顺利。
为了支援主力部队向外线扩展,根据地军民倾囊相助,因此本地给养严重不足,生活极其困难。为解决缺少粮食、武器问题,有效地消灭残余匪徒,打击敌人,根据地军民想尽各种办法。一是发动群众揭发地主官僚的罪行,加大惩罚力度,迫使反动派吐出从人民中搜刮的不义之财。二是有针对性地打击土匪恶霸。祥周上丹村土匪很嚣张,李著轩率领小分队开展定点清除行动,李建英、韦吉隆、韦吉星等20多人统一行动包围上丹村,歼灭了那里的匪徒,缴获一批武器、500多公斤粮食和100多块银圆。赤卫军还采取制造声势打击土匪的办法。林凤乡檀河村的土匪一听说百谷赤卫军要来攻打他们,便闻风而逃。赤卫军不战而胜,缴获了土匪近1000枚铜钱。(www.daowen.com)
其他地方的根据地也同七里区的军民一样,与敌人斗智斗勇,采取各种办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根据地广大军民英勇机智的斗争,狠狠打击了一些土匪恶霸、官僚地主,缴获了一批物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的困难,顺利地渡过了难关。
2.红七军主力外线的游击斗争
红七军第一、二纵队由李明瑞、张云逸率领到外线打游击。1930年3月底,部队从河池出发,经思恩、宜北,出南丹、怀远挺进贵州,入苗山、袭榕江,沿途宣传红军的相关政策,得到人民帮助,他们自发地给红七军送钱送粮。
有人民支持,红七军主力非常顺利地通过了沿途的壮乡苗寨,于1930年4月底到达贵州榕江县。榕江县城是一个有2万人口的城市,商业较为发达。这里是贵州军阀王家烈的后方供应地,城里囤积着许多武器、弹药及其他军需物资。部队向盘踞在榕江之敌发起进攻并一举攻克榕江县城,取得了重大胜利,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这场战斗不但解决了部队的物质困难,而且进一步扩大了红七军的政治影响。
1930年5月,红七军部队在攻克榕江县城后决定沿着来路返回百色。部队经宜北往思恩到河池,南渡红水河过东兰,最后向百色进发。作为红七军第二纵队组成部分的奉议、思林、恩隆等县籍的红七军将士也一同返回百色。
(四)平马干部整训和根据地土地革命
自从红七军主力部队外线出击转战黔桂边后,敌人乘虚而入,占据了百色等右江沿岸城镇。1930年6月,红七军第一、二纵队从贵州返回右江,分三路收复右江各县。一路攻百色,一路攻奉议,一路攻恩隆。
李明瑞和张云逸亲自指挥主力部队进攻百色。在夺取城北长蛇岭制高点后,红七军居高临下,向城东区发起进攻,经过一天的激战即收复了百色,右江革命指挥中心又回到人民手中。同一时期,盘踞恩隆、奉议的民团(土匪)听到红七军胜利收复百色的消息后,便闻风而逃了。到7月份,红七军收复了右江沿岸各县县城。在七里山区坚持斗争的赤卫军这时也回到了平马镇,他们一边休整一边推进土地革命。
为加强党的领导,提高红七军指战员的政治觉悟和军事素养,同时帮助地方建立武装,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红七军前委决定在平马镇整训部队。
1.红七军主力平马整训
1930年7月15日,红七军在恩隆县平马城隍庙举办军部教导队训练班,培养连排基层干部,学员100多人,政委邓小平在开班典礼上作动员报告。学习内容除政治课外,还有军事课和文化课。邓小平讲授了政治课,内容有政权建设、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帝国主义侵华史等。
经过3个月集中整训,红七军部队指战员的政治素质和军事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广大官兵在政治上更加坚定,在军事技术上更加成熟。党的工作有了广泛基础,各个党支部经常开会研究工作,部队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2.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1930年6月,红七军主力收复右江根据地各县的同时,土地革命随即在这些地方全面展开,右江大地上呈现出一派喜人的景象。
为推动土地革命开展,在红七军部队整训的同时,红七军前委也在平马西街开办了为期14天的2期地方党政干部训练班,50多名来自各乡的农会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加强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根据地建设,推动土地革命在右江地区铺开。那恒村赤卫军队员李君蔚为教员,邓小平、雷经天也给学员上课。前委印发邓小平政委编写的《苏维埃的组织任务》以及土地政策等小册子发给学员。培训结束后,农会基层干部立刻返回当地指导土改工作。
在党的领导下,右江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革命运动。东兰、凤山、恩隆、奉议、思林、果德等县部分乡村进行了普查土地、烧毁土地契约、废除债务、没收地主豪绅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等工作。在恩隆县,百谷、那恒、林凤等乡村都进行了土改。
由于恢复了各县工农民主政权,赤卫军又重新活跃起来,继续发动广大群众深入开展土地革命,扩大根据地,巩固革命政权,形势一片喜人。广大贫苦农民不仅在政治上当家做主了,而且在经济上也得到了翻身,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为保卫胜利果实,许多翻身农民纷纷要求参加红七军和赤卫队,各村各屯都出现了母亲送儿参军、妻子送丈夫上前线的感人场景。有数千名青年报名参加了红七军,红七军队伍由3个纵队扩大为4个纵队,全军发展到8000多人。由黄治峰任第四纵队司令,罗少彦任政治部主任。这时,红七军兵强马壮,为迎接新的战斗,开辟新的局面,做好了充分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