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革命浪潮席卷恩隆的村村寨寨
百谷村农民协会成立,革命宣传区域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远。为把更多群众组织起来,开创新的革命根据地,在韦如山的带领下,韦秀峰、韦天督、韦天恒、韦纪等深入到巴麻村、七里区一带开展革命宣传教育和农民运动组织发动工作。
七里区位于恩隆县的北面,离东兰县武篆不太远。这里山峦起伏、树高林密、道路迂回,环境较为复杂。七里区一带群众长期受到地主豪绅欺压,苦大仇深,革命基础好。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开展游击斗争。韦如山带领大家在七里区访贫问苦,同群众一起劳动,深得七里区群众信任。在他们宣传教育引导下,七里区一带的群众逐步发动起来了。
革命声势越来越大,恩隆县国民党反动派坐立不安,军警头目邓恩高(后任恩隆县长)更是惊恐万分,气急败坏。为扑灭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邓恩高企图威逼韦如山投降。韦如山义正词严地怒斥邓恩高的丑恶嘴脸,依然率领广大农友开展革命活动。
余少杰觉察到韦如山有危险,于是送给韦如山一支手枪。韦如山有了枪,行动更方便了。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经常一个人秘密在七里区一带工作,宣传革命道理,组织发动群众。经过一年多扎实细致工作,革命火种燃遍附近村屯,把七里和林凤、思林、那恒、上法、百谷连成一片。
这一大片区域,出于工作需要,非常有必要建立秘密交通站。经过认真考察和慎重考虑,韦如山计划把交通站设在林凤乡班方屯韦东能家。之所以这么决定,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这里是百谷、上法、仑圩、那恒、林凤、思林、巴麻几个农运点的中心。二是这里位于村子最里头,较为偏僻又背靠山脚,不易被敌人注意,一旦有风吹草动利于撤退。三是韦东能虽然家境殷实富有却同情贫苦群众,乐善好施且耿直善良,思想进步,支持革命。韦如山将他的想法和韦东能商量,得到了韦东能及其哥哥韦东委的大力支持。韦东能家作为联络交通站经上级批准后正式建立起来了。在韦如山的引导帮助下,韦东能、韦东委两兄弟也发展成为交通站联络员。交通站的建立,极大地方便了当时的革命联络,对开展革命斗争起了很大的作用。
2.老区军民勇敢面对凶残的反动派
正当革命烈火在右江地区熊熊燃烧时,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搜捕、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反动派驻百色第五师师长刘华堂疯狂镇压右江农民革命,他派一个连到平马配合当地的土豪劣绅搜捕残杀右江地区的共产党员和农民自卫军战士。共产党员、田南道办事处主任陆炳堂不幸被捕,在百色英勇就义。
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恩隆县,穷凶极恶的敌人通缉和搜捕韦如山、韦纪、韦天恒、曾成武等农运骨干分子。为保存革命力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为鼓舞群众增强革命必胜的信心,韦如山等人继续留在七里区组织发动群众。他们白天隐蔽晚上活动,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群众的宣传鼓动教育工作。(www.daowen.com)
1927年10月,韦如山因劳累过度,得不到及时医治病逝。韦天恒、韦纪、韦秀峰等人牢记韦如山的临终嘱咐,依然以七里区为革命根据地,继续深入群众宣传革命道理,扩大群众基础,采取与敌人周旋策略,坚持开展游击斗争。
七里区是土豪劣绅谭典章的势力范围。他心狠手辣,无恶不作,极其凶残。本来山多地少土地贫瘠的山地就打不出多少粮食,但谭典章仍然按照山外的标准收租收粮,残酷剥削压榨群众。这里家家户户一贫如洗,食不果腹。
一天傍晚时分,韦纪等4名自卫队员来到七里区一户人家,向主人说明来意:“大嫂,我们是百谷村来的农军,我们是为穷人打天下的。我们这次来,目的是邀请你们和我们一起干,与土豪劣绅作斗争。”
主人听后立即眉开眼笑,高兴地说:“终于盼来你们了。我们早就听说百谷有个韦如山的红军在我们这一带访贫问苦,他到过许多村屯,说我们要团结起来,大家一条心与地主、土豪作斗争,这样我们才能过上好日子。”
大家一见如故,热情交谈起来。屋主人向农民自卫军倾吐了心中的苦水,控诉土豪谭典章、官僚邓恩高对乡亲们压榨盘剥、敲诈勒索、横行乡里的罪行。
自卫队员听了他们的血泪控诉,激起了满腔仇恨。韦天督对他们说:“只要我们穷人齐心起来,团结一致,和他们斗跟他们拼,我们人多力量大一定能够战胜他们。到那时,我们穷人就有自己的田地了。我们自己耕种自己收获,再也不受他们的压迫剥削。”
这一次宣传教育群众和发动乡亲们的工作,自卫军认识到当前革命工作的重点所在,认识到革命没有群众的支持,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卫队员经过一个时期的细致工作,七里区一带的群众对百谷农军有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在后勤、救护等方面都给予了自卫军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
韦纪、韦天恒、韦胜益、苏志忠、韦天督、李著轩、李建英等百谷自卫军战士凭着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在七里区继续坚持斗争,发动群众,把群众团结起来,为后来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消灭谭典章、邓恩高、黄贵朝等反动派奠定了坚实的革命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