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申报》: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者

《申报》: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者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近代中国形形色色的报刊中,1872年创办、诞生于上海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申报》可以说是中国,更是上海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申报》的发展是上海报业从效仿到自兴的缩影,其记载的历史也使其成为特定历史时期的见证。在国家动荡为难之际,《申报》时刻清醒自己觉醒民众的责任,“举天下之新理论、新主义于国民”,它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媒介,更是有气血的发声者。

《申报》: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者

在近代中国形形色色的报刊中,1872年创办、诞生于上海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申报》历经了清朝末期,又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历史阶段,至上海解放时因历史原因停刊。

《申报》可以说是中国,更是上海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它较为翔实地记载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曲折历程,保存了大量当时、当地的文字和影像资料,为后世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大量一手史料,堪称是中国近代史的史料宝库。《申报》的发展是上海报业从效仿到自兴的缩影,其记载的历史也使其成为特定历史时期的见证。

《申报》于1872年由英国商人美查、伍华特、普莱亚和麦洛基合资创办,由中国人主执笔政。尽管《申报》最初的创办宗旨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但其对新闻业务进行了改革:一是发表政论文章;二是改革新闻报道,重视新闻的真实性;三是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关乎民生。作为当时国内大众传媒的领军者,《申报》与读者间的紧密互动使其发展紧密联系百姓生活,获得了更广泛的社会认可的同时,也扩大了群众基础。《申报》前后刊行78年之久,影响广泛而深远。[2]

在特定历史时期,《申报》都秉承着内容丰富的特色,不仅涉及面广,而且针对性强。

早在“五四”运动前几个月,《申报》便以广阔的视野连续报道巴黎和会与山东问题。在这些问题的报道中,《申报》全面地报道国内外各方的主张,对顾维钧在和会中的发言、政府曾试图以退出和会相逼等情况都有所呈现。《申报》的观点是全面而客观的,集各家之言,为读者从不同角度还原事实真相。[3]作为媒体,报道内容要“新”,更要“全”,《申报》秉持这两点,采用更全面的视角发挥了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由于运动中《益世报》被查封,《晨报》遭到监视,当时三大报纸中只有上海的《申报》完整地见证了这个事件爆发的全过程。”[4]所以说,《申报》对“五四”运动在民众中的传播有重要影响。(www.daowen.com)

《申报》除了客观阐述事件进展外,还发布多篇时评,表达了对政府处置此次事件策略的不满。如该报5月7日的时评曾称:“此次北京之事,绝非发始者之本意。政府中人,苟能平心静气以处置之,断不致因一时之激动,而有解散大学以军法处置学生之说。何则事有轻重,法有界限,不能径情而直行也。苟其不然,后祸尚有穷期哉?政府其深思之。”随后在5月16日的时评中,该报进一步警告政府:“虽然政府不顾人民之意则人民之意激发也愈甚,今后中国国事之日趋险恶意中事也。北京政府其预备以国为牺牲欤?我人今日实不能不为之大声而警告也。”[5]该报敢于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代表民众发声,直指矛盾焦点,起到了震慑政府的作用。

此外,《申报》还具有全球视角。不仅关注留学生及海外华人对此次事件的态度,也对日本、英国、法国、美国、俄国的想法予以揭露,点明他国的别有用心,转让山东给日本背后是列强无视中国,一心达成自己“利益均沾”的门户开放政策。

1919年5月15日,《申报》还联合《新闻报》《时报》《神州日报》《时事新报》《中华新报》《民国日报》等共七家在上海的报纸发布公告,公开声明拒登日商广告,并在头版头条发布此公告称:“敝报等公决:自五月十四起不收日商广告并日本船期进市商情等,特此公告。”

在国家动荡为难之际,《申报》时刻清醒自己觉醒民众的责任,“举天下之新理论、新主义于国民”,它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媒介,更是有气血的发声者。媒体的存在价值不仅限于记录事实、还原真相,更应坚定价值定位,传递正确的价值导向,服务于正确价值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