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海上的记忆与寻踪-博学杯·海上的记忆与寻踪

海上的记忆与寻踪-博学杯·海上的记忆与寻踪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鸦片战争前,十六铺地区的航运体系已经有一定规模,上海老街也在其带动下一步步由形成走向兴盛。从中我们发现,十六铺与上海老街的繁盛,与当时上海的城市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十六铺地区只是上海港口文化的一个缩影。十六铺的发展也带动了上海老街的兴盛。如图3中所示,上海老街位于十六铺老码头附近,正因为有如此有利的地理位置,上海老街形成了发达的贸易往来。

海上的记忆与寻踪-博学杯·海上的记忆与寻踪

上海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其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与在19—20世纪作为江海通津、江南都会的角色脱不开干系。据《上海名街志》记载,地理意义上的十六铺始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当时,吴凇江下游有一条支流名上海浦(即今十六铺处),是商贩集会之处。鸦片战争前,十六铺地区的航运体系已经有一定规模,上海老街也在其带动下一步步由形成走向兴盛。《上海名街志》记载:“凡远近贸迁皆由吴淞口进泊黄浦。”当时的十六铺主要作为仓储的中转站而存在着,中外商品通过十六铺的仓储而相互来往。从中我们发现,十六铺与上海老街的繁盛,与当时上海的城市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十六铺地区只是上海港口文化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发现,当时的上海已经是“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于是,不同身份角色、社会阶层的人涌入上海,尤以商人为主,他们带来了各种异质文化。

于是,在上海,彼此独立甚至对立的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交汇,演化成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上海城市精神述论》称:“在城市公共事务中,商人担当主要角色,因此在开埠之前,上海已经形成了宽容的城市精神。上海开埠以后,西人来沪,能在上海打开局面,与上海居民比较宽容有很大关系。”[7]这里说的宽容也就是海纳百川,有两层意思:其一,对内开放。根据上述,早在古代上海就已是漕运中心,在商贾往来中必定伴随着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上海文化正是在吸收了各地文化之后才最终形成。其二,对外开放。上海自开埠以来,往来西人不断增多,其中有许多移民并常住于此。上海文化依靠着其继承自昔日繁荣港口所造就的强大的包容能力,吸收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与精神,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才有了现在的国际大都市。

十六铺的发展也带动了上海老街的兴盛。《黄浦十二记》中说“当年的南市小东门外(即上海老街),黄浦江水翻滚,带出了舟楫往来,财源茂达的十六铺繁华盛景;而今的黄埔码头边,江水依旧拍案,拍出了名士往来,摩登精致的桃园美景”。足见当时上海老街贸易往来之频繁连英国商人也大吃一惊,称之为“远东第一大港”。早在百年以前,小东门地区就是上海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之所以在这里形成了小商品的集散地,与其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如图3中所示,上海老街位于十六铺老码头附近,正因为有如此有利的地理位置,上海老街形成了发达的贸易往来。

图3:上海老街与十六铺地理位置图

(使用百度地图制作)

处在老街之中,会不禁觉得这里处处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这也正是海派文化的一大特色,上海人的身上总是充满生活,说他们“市井”并不是贬义,相反,正是这种气质使得他们更接地气。

《走进上海老街 在上海的旧时光里穿梭》中说:“由西到东的建筑风格和业态布局展示了老上海从明清民国直至西洋文化涌入时期的一段历史文化的演变。”[8]随着时代的进步,上海老街逐渐吸收了不同的文化,从而显出了这样的格局。这正是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的体现之一。其不仅指横向吸收不同地域的文化,也指纵向地接受当地文化的演进。上海之所以是现在的上海,与其“江海通津,东南都会”的历史地位和港口行业的发达密不可分。只有一个对内博采众长、对外兼容并包的城市,才能像如今的上海一样发达。

随着时代发展,十六铺与老码头赖以生存的仓储货运功能地位逐渐降低,城市精神不足的一面被放大,造成了十六铺的逐渐衰落。上海人的智慧是无可否认的,在振兴十六铺的过程中,上海人给出了满意的答卷。(www.daowen.com)

其实近代以来,上海一直走在历史前沿。《上海城市精神述论》提到:“洋务运动时期,上海是洋务企业集中的地区;戊戌变法时期,上海是变法的宣传中心;辛亥革命时期,上海是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新文化运动时,上海是《新青年》的发刊地;抗日战争时期,淞沪抗战悲壮激烈:改革开放时代,上海处于先锋地位。”上海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先锋,在不断的改革与进步、失败与努力中,追求着属于自身的完善。正因为上海的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力求完美,才使得十六铺与老码头焕发新春,也让人们感到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温度。

《十六铺古今谈》中提到:“十六铺是西方列强进入上海的见证。”“十六铺地区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宋末元初在上海浦滩建顺济庙(天后宫),祈妈祖庇佑海船。”[9]十六铺作为自古以来上海城及其文化的形成、发展、遭到重击、涅磐重生的见证者,赋予了这里的人们长远的目光、开阔的胸襟。

《黄浦十二记》中有这么一段话:“老上海人口中嘲笑乡土气息的俚语‘从十六铺上来的’,令新上海人摸不着头脑;而新上海人口中十六铺的阳光沙滩又让老上海们一头雾水。‘十六铺’和‘老码头’在时空中交错,映出一段前世今生的缘分。”[10]通过书中对曾经的十六铺和现在的老码头的描写可知,无论是十六铺还是老码头,它们都已经成为上海城市记忆的一角。这里作为一个古老海港城市的标志——港口,早已不是货运和客运的中心,但正是在这里,新老上海人发生碰撞;老上海文化和外来文化擦出火花。最终,人与人,文化与文化相互理解,相互融合。上海是长江的入海口,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人曾通过这个老码头来到上海。他们与他们携带的文化基因与上海相互渗透,取长补短,最终演变为如今的海派文化。上海以其大海一般的包容力、大气的胸怀接纳了无数外来者,也为自身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所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固然是上海的特点,但上海依然于每一个细节处做到最好,其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一览无余。

然而,上海的精神面貌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由于长期作为中外的物流贸易中心,直到19世纪末,上海依然处于以外贸为主导的经济模式中,长期在经济上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使得一些上海人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到今天依然以乱穿马路、乱扔垃圾、景区刻字等形式存在着。推究其本源,应当看到以港口为中心的外贸经济的副作用,可以说“成也港口,败也港口”。

问题不仅仅存在于上海人的性格中,更存在于城市本身。上海是国际贸易的集聚地之一。据《高中历史(高三分册)》载:“从内地运到上海来的土货,有80%以上要出口到国外或国内其他港口。”[11]这样上海不仅没有带动国内经济形势,就连长三角地区的经济都由于上海的外贸导向而受挫。也就是说,上海的经济优势几乎无法辐射到上海以外的其余地区。在重视港口型经济对于城市精神的贡献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带来的负面效果与不足之处。

建设世界城市需要以城市精神鼓舞士气,动员全民参与;需要加强引导,提升居民素质。如今的我们应当发扬十六铺成功模式中的可取之处,更应以史为鉴,端正言行,才不至于重蹈十六铺时期城市精神畸形的覆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