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博学杯2016-2017新剧教育作用及政治推动

博学杯2016-2017新剧教育作用及政治推动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剧的兴起,与时代背景中的政治因素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新剧一直被赋予教育意义,作为启迪民智、培养新民的重要途径。在国内,他宣传并亲自投身于戏曲改良运动,他的戏剧改良思想也引起欧榘甲、蔡元培、柳亚子、陈去病、汪笑侬等人的高度关注并作出回应,为戏剧改良推波助澜。

新剧的兴起,与时代背景中的政治因素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新剧一直被赋予教育意义,作为启迪民智、培养新民的重要途径。梁启超曾经将中国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间向西方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从器物、制度和文化上学习西方。[28]甲午海战的惨败和戊戌变法的流产,使得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意识到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小说(包括戏剧)在普及教育、开启民智、改造社会、造就新民方面的重要作用。[29]梁启超曾经这样评论说:“于日本维新之运有大功者,小说亦其一端也。明治十五六年间,民权自由之声遍满国中。于是西洋小说,言法国、罗马革命之事者,陆续译出……次第登于报中。自是译泰西小说者日新月盛。”[30]他肯定了在日本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中,文学的改革对于新思想的传播起到的积极意义。在国内,他宣传并亲自投身于戏曲改良运动,他的戏剧改良思想也引起欧榘甲、蔡元培、柳亚子、陈去病、汪笑侬等人的高度关注并作出回应,为戏剧改良推波助澜。[31]而梁启超本人也在《新小说》上发表了《劫灰梦传奇》《新罗马传奇》两个剧本[32],来亲身实践他的理论主张。1904年,中国第一部以戏剧为主的文艺期刊《二十世纪大舞台》在上海创刊,柳亚子在创刊词中说道:“…今兹《二十世纪大舞台》,乃为优伶社会之机关,而实行改良之政策……他日民智大开,河山还我,建独立之阁,撞自由之钟,以演光复旧物推倒虏朝之壮剧、快剧。”正如梁启超所言,中国若新民,创造“新宗教”“新道德”“新政治”“新风俗”“新学艺”“新人心”“新人格”首先必须“新小说”[33]。小说(包括戏剧在内)在开启民智、培养新民方面的重要作用,新剧被赋予了教育意义和政治使命。1907年,王钟声在上海创办了上海、也是中国第一所话剧学校——通鉴学校,对于创办学校的目的,他表示:“中国要富强,必须革命;革命要靠宣传,宣传办法,一是办报,二是改良戏剧。”[34]此番言论也证明了当时知识分子希望以新剧这种通俗易懂、男女老少皆可的形式作为宣扬革命传播新思想的载体。出于这种目的创办的通鉴学校培养出后来新剧的著名演员萧天呆、陈镜花等,学生们也与一些京剧票友共同成立春阳社,他们在兰心剧院演出的《黑奴吁天录》,首次将有别于传统戏剧的写实背景和舞台灯光展现给观众,引起了上海新剧界建筑新式舞台和添用背景的风气[35]据记载,1912年演出《爱国妇女》时,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黄兴还亲自登台,现身说法,连孙中山也对自由剧团大加鼓励,曾书写“改良新剧”四字赠予自由剧团的组织者黄喃喃。[36]所以说新剧作为传播革命精神,反抗压迫剥削的教育工具,起到教育百姓、培养新民以及鼓舞士气的作用,时代赋予了新剧这些使命,使得最初的爱国志士们关注新剧、利用新剧,让新剧得到了大力发展。

[专家点评]

该文为我们简单描述了从19世纪中期以来,外国侨民业余剧团在沪首演话剧开始,“新剧”肇始并逐渐走向繁荣的历史轨迹。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包括期刊、著述、档案等文献,结合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和社会渐变,尤其是上海经济、政治和城市文化,以及市民生活时尚的变化,着重从上海开埠以来在西方文化传入过程中,“新剧”随波而来;“新剧”受本土改良京剧范式影响而融入民族性特征;“新剧”在内容选择上适应时代、反映时局;加之在表演艺术上满足城市大众娱乐生活等方面,翔实分析了“新剧”在沪落地、生根和开放的诸多原因。

从文章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看,作者充分查阅了有关历史材料,阅读了相关的专业文论;从文章的核心内容——“兴起并繁荣原因的研究”看,作者关注到了“新剧”在上海兴起的多方面的历史原因,特别注意到了上海作为西学东渐的交集之地,以及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的变化给社会思潮和文化时尚带来的影响。从文章的论述和分析的方法看,作者基本上能够遵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逻辑和规范。

如果能够进一步从19世纪中期以来全球经济文化的交互与碰撞,中国历史在屈辱—阵痛—选择中艰难的现代化进程,特别是近代以来海派文化在中西融合中的包容性特征,来分析“新剧”发展与繁荣的原因,那么本文则更具历史格局和情怀。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历史特级 李惠君

【注释】

[1]张宸,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学生。本文指导教师叶朝良。本文获2017年博学杯历史人文素养展示活动论文优胜奖。

[2]丁罗男主编:《上海话剧百年史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3]苏毅谨、胡晓军:《戏出上海——海派戏剧的前世今生》,文汇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页。

[4]汪太伟:《晚清外交官文学创作的一种界定:“使外文学”》,《天府新论》2011年第3期。

[5]丁罗男主编:《上海话剧百年史述》,第7页。

[6]汪太伟:《晚清外交官文学创作的一种界定:“使外文学”》,《天府新论》2011年第3期。

[7]同上。

[8]同上。

[9]丁罗男主编:《上海话剧百年史述》,第8页。

[10]同上。

[11]同上。

[12]许敏:《新剧:近代上海一种流行艺术的兴衰》,《史林》1990年第3期。

[13]丁罗男主编:《上海话剧百年史述》,第12—13页。

[14]洪厚情:《教会学校与中国近代教育》,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15]同上。(www.daowen.com)

[16]丁罗男主编:《上海话剧百年史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5页。

[17]王凤霞:重探百年话剧之源——中国话剧不始于春柳社补证,《艺术百家》2008年第4期。

[18]丁罗男:论我国早期话剧的形成,《戏剧艺术》1981年第3期。

[19]苏毅谨、胡晓军:《戏出上海——海派戏剧的前世今生》,文汇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7页。

[20]张军:上海学生剧与“话剧”的浮现,《戏剧艺术》2006年第6期。

[21]丁罗男主编:《上海话剧百年史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22]丁罗男:论我国早期话剧的形成,《戏剧艺术》1981年第3期。

[23]丁罗男:《为革命洪流推波助澜——辛亥革命前后上海的新剧活动》,《上海戏剧》1981年第6期。

[24]丁罗男:《论我国早期话剧的形成》,《戏剧艺术》1981年第3期。

[25]许敏:《新剧:近代上海一种流行艺术的兴衰》,《史林》1990年第3期。

[26]同上。

[27]同上。

[28]张福海:《晚清戏剧改良思潮的形成及其演变》,《中华戏曲》2009年第1期。

[29]丁罗男主编:《上海话剧百年史述》,第8页。

[30]张福海:《晚清戏剧改良思潮的形成及其演变》,《中华戏曲》2009年第1期。

[31]同上。

[32]许敏:《新剧:近代上海一种流行艺术的兴衰》,《史林》1990年第3期。

[33]张福海:《晚清戏剧改良思潮的形成及其演变》,《中华戏曲》2009年第1期。

[34]许敏:《新剧:近代上海一种流行艺术的兴衰》,《史林》1990年第3期。

[35]丁罗男主编:《上海话剧百年史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19页。

[36]同上书,第2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