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博学杯士与商,东佘山居的资金来源

博学杯士与商,东佘山居的资金来源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年间,作为隐士的陈继儒没有固定收入,生活并不宽裕。陈继儒放弃求仕后,最初只能与他人共同购得小昆山上住处安身,后来又是在陆树声、董其昌的资助下才建起了小昆山上的婉娈草堂,到建东佘山居时,却积累起了较多资财。到了五十岁,陈继儒终于可以独立兴造东佘山上的各种建筑。

博学杯士与商,东佘山居的资金来源

早年间,作为隐士的陈继儒没有固定收入,生活并不宽裕。陈继儒放弃求仕后,最初只能与他人共同购得小昆山上住处安身,后来又是在陆树声、董其昌的资助下才建起了小昆山上的婉娈草堂,到建东佘山居时,却积累起了较多资财。与传统的那些隐士不同,陈继儒的生活来源不是只靠农业耕作,在弃“举业”之后,他自有一套与文人身份紧密贴合的生财方法。陈继儒作为一介布衣,起初以教授学生为业,收入并不多,远不如那些朝廷中的达官;但同时他还坚持著书,为他带来了名声与财富。陈继儒著述广泛,他的作品包括笔记小说、小品文、诗集、书画鉴定专书等,在文人争胜的中晚明亦有一席之地。随着名声的提高,陈又以贩卖、鉴定书画经营产业。到了五十岁,陈继儒终于可以独立兴造东佘山上的各种建筑。著书和卖书画之所以能带来财富,是与当时市民文化需求的增长分不开的。随着明代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原来对于精神产品需求并不高的平民开始追求文学艺术,书籍有了更高的商业价值。同时,对文人风尚的崇拜也开始兴起,与陈继儒有关的一则记载可以旁证这一点,黄宗羲描绘客访陈继儒东佘山居景象:“己巳秋,余至云间。先生城外有两精舍,一顽仙庐,一来仪堂(皆为东佘山居中建筑)……凌晨,来见先生者,河下泊船数里。先生栉沐毕,次第见之……饭后即书扇,亦不下数十柄,皆先生近诗。”[9]

由此可见,在陈继儒生活的时代与地域,做官对于文人来说确实不再是唯一的出路,布衣文人亦可以赢来财与名,陈继儒的例子可视为明代士商关系越来越紧密的一个体现。(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