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钢琴:明清时期中西文化碰撞的象征

钢琴:明清时期中西文化碰撞的象征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钢琴在明清时走入中国,既是西方文化的表征,也是文明碰撞、变迁的重要见证者。在新文化运动中,钢琴成为中西文化碰撞的话题之一。而钢琴作为高雅、时尚的代名词,成为当时中国“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等文化阶层的身份标志之一。这些都显示了作者已初步具备历史学研究的能力和论文撰写的素养。

钢琴明清时走入中国,既是西方文化的表征,也是文明碰撞、变迁的重要见证者。在新文化运动中,钢琴成为中西文化碰撞的话题之一。钢琴文化从拿来主义到民族创作,折射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过程中的创新,即从全盘西化到中西交融,在吸收西方音乐元素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创新大量的钢琴作品,体现了钢琴音乐发展进入时代转型期。而钢琴作为高雅、时尚的代名词,成为当时中国“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等文化阶层的身份标志之一。

总之,中国人对钢琴的接受和中西方音乐的融合是时代发展趋势,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教育思想与现代化思想启蒙、发展的互为交汇影响的结果。而这个接受过程是一个渐变式的过程,尤其到20世纪初期,钢琴文化见证了中国人对西方强势文化由一开始的拿来主义到后来的学堂乐歌经世致用主义,再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转变,这个模仿、整合、创新的过程也折射了中国近代有识之士为复兴强国的主动选择的结果;同时也折射出近代上海时代不断变迁的风貌,体现出海派文化之开放、包容、求新的特点。

[专家点评]

一个中学生能写出一篇有新意又具有相当完整度的史学论文,确属难能可贵。此文的旨趣在如今的城市文化史、器物交流史研究中是非常热闹的,即以钢琴为媒介,追根溯源,循序渐进,较为深入地展示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在上海地区状况。作者从钢琴的西方起源入手,进而阐述其中国传入,并论及钢琴教学相关的学校课程、教材,以及琴行的设置和教师修养,再加对海派文化的影响。全文视野开阔,观点明确;态度公允,体例得当;文字流畅,引征规范;整个论证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历史感。这些都显示了作者已初步具备历史学研究的能力和论文撰写的素养。

比较明显的不足之处在于,引述的资料多属二、三手,对原始报刊和档案资料的挖掘仍属有限,故还有待今后做进一步的努力。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马 军

【注释】

[1]刘歆宇,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学生。本文指导教师叶朝良。本文获2017年博学杯历史人文素养展示活动论文二等奖。

[2]李浪:《从宫廷到学堂:明清时期钢琴在中国的发展》,《艺术教育》2013年8月。

[3]梁元生:《林乐知在华事业与〈万国公报〉》,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59—60页。

[4]丰子恺:《前进的生气蓬勃的乐曲》,《钱君匋:进行曲集万叶乐谱丛刊》,上海万叶书店1949年版,第5页。

[5]同上。

[6]天翼译:《钢琴可疗神经病》,《进步》1921年第1期,第5页。

[7]刘质平:《弹琴教本一》,泰东图书局1923年版,第3页。(www.daowen.com)

[8]刘质平:《弹琴教本一》,泰东图书局1923年版,第2页。

[9]同上书,第11页。

[10]《良友》1935年第1期,第107页。

[11]蒋凤英:《怎样购买钢琴》,《妇女画报》1934年12月2日。

[12]李彦娜:《模仿·整合·创新》,《内蒙古艺术》2007年2月,第30页。

[13]《新妇女》1920年第1期。

[14]黄自:《爱国合唱歌集》,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3页。

[15]黄自:《爱国合唱歌集》,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33页。

[16]《商务印书馆出版书目》,商务印书馆1906年版,第104—106页。

[17]黄其启:《钢琴之音》,《民国日报》1925年第9期。

[18]《乐艺》1930年第1期。

[19]天翼译:《钢琴可疗神经病》,《进步》,1921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