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沈寿改革刺绣艺术,引领转型

沈寿改革刺绣艺术,引领转型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以沈寿为典型分析时代变局、心态变化、刺绣行业的传承创新、期望困局,探析刺绣传统技艺在晚清社会中西文化碰撞融合大背景下的发展状况和出路。沈寿的作品在南洋劝业会等各种展会上获奖,共获得138块金牌、银牌,可见其绣技高超。

沈寿改革刺绣艺术,引领转型

沈昕逸[1]

[摘要] 沈寿是清末民初的刺绣大师,曾因技艺杰出受到慈禧太后亲笔赐名、担任清廷绣工科总教习工作;她突破传统观念,改革传统刺绣行业,其独创的独具中西融合之美的仿真绣作品也多次获得国际声誉,既使中国刺绣得以走向世界,也使刺绣成功转型,从生活用品艺术品成功过渡。本文以沈寿为典型分析时代变局、心态变化、刺绣行业的传承创新、期望困局,探析刺绣传统技艺在晚清社会中西文化碰撞融合大背景下的发展状况和出路。

[关键词] 沈寿;刺绣;社会转型(www.daowen.com)

沈寿于1874年出生在中国四绣之首——苏绣主要发源地——江苏吴县闾门海虹坊。沈寿原名沈云芝,字雪君,号雪宦。自幼捻针学艺,已天赋异于常人;婚后,受朝中官僚所托,与另几位刺绣高手一同赶制寿屏,进献给慈禧太后,被赐亲笔“福”“寿”,而后,清廷任余觉为农工商部绣工科总理,沈寿为总教习;同年,夫妇一同代表官方赴日考察美术教学;1911年在天津开办女红传习所,后投奔张謇,前往南通先后担任女红传习所教员、所长、织绣局局长。其著名作品,如《耶稣临难像》,获1915年美国国际博览会一等奖;《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分别在南洋劝业会和意大利都朗国际赛会中荣获一等奖和世界至大荣誉最高级之卓越优等奖(仅三人可获得),并作为国礼送给意大利皇后。沈寿的作品在南洋劝业会等各种展会上获奖,共获得138块金牌、银牌,可见其绣技高超。[2]

学术界对于沈寿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在王秀娟的《苏州绣娘与苏州社会》[3]、朱培初的《中国的刺绣》[4]、陈佐的《沈寿——一代刺绣艺术大师》中提及[5],分别从苏州绣娘的整体发展、沈寿的人生历程做了描述和讨论,其他不一一列举。而本文主要以沈寿为典型样例,通过考察其成长历程、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以此为切入点探析刺绣这一民间传统文化和技艺在晚清社会中西文化交杂冲击大背景下的发展出路,力求有所突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