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尧主编,中国《江苏画刊》采访,2018年9月
①孟尧,科技奇点艺术——谭力勤访谈,《江苏画刊》,2018年9月刊。
孟:在《奇点艺术:未来艺术在科技奇点下的蜕变》一书的后记中,你谈到该书是你论奇点艺术专著的上册,因为像生物艺术、生态环境与建筑艺术、仿生艺术、智能穿戴艺术、智能材料艺术、智能能源艺术、奇点艺术教育等重要内容仍未涉及。我想知道的是,你在设计这本书的结构框架的时候,是依照什么逻辑和标准来安排内容顺序的?
谭:首先得感谢你对我书的关注,并在万忙中阅读和提出如此精辟和深刻的问题。就结构框架上筛选顺序而言,奇点艺术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力和对未来的冲击力应为两个主要考虑因素,前者有目共睹,后者有赖于未来科技发展趋势与预测。如“GNR[1]”就被公认为未来冲击人类社会的三大关键科技,毫无疑问,此三大技术也将被赋予同样的使命冲击现代和未来艺术。因此由GNR而产生的人工智能艺术、生物艺术和纳米艺术也就理所当然地排于此书艺术构架的前列了,而当代艺术的发展和现状也证实我五年前的顺序筛选是正确的。
《奇点艺术》中文版,(2018),谭力勤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出书之初,野心庞大的我预计写完十几章,但由于受程度深、范围广、助手缺和时间紧等多重制约,我无奈删繁就简。为此,交稿时只撰写完强人工智能艺术、颠覆性的生物艺术、无界面的虚拟艺术、万能的纳米艺术、4D智能打印艺术。而生物艺术章节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发行《奇点:颠覆性的生物艺术》单行本(大约15万字,2019年中)。
其实,关于仿生艺术、智能穿戴艺术、智能材料艺术、生态环境与建筑艺术等章节我在2013年、2014年已开始收集资料和研究,仿生、穿戴、材料艺术等方面内容得由我的北大研究生继续进行研究,并选定为他们的毕业论文论题,而未来建筑艺术章节的合作者为台湾中华大学黄致杰博士。谈到此,我深有感触,因建筑艺术一直在不断地探讨未来,网上的未来建筑设计方案层出不穷,一波超一波。各国未来建筑设计协会也非常活跃,未来建筑展览也时有所闻。从这点上,真值得纯艺术界和工业产品设计界人士追赶和学习。
孟:你还在《奇点艺术》的后记中表达了这是一本侧重于未来奇点艺术时期的形式、观念和具体案例,注重于未来科技对艺术创作灵感启迪和诱导的书。这提示我们这本书不是一本纯理论著作,我觉得它更像是一本艺术家的概念艺术笔记以及探索奇点艺术的专业“工具书”。不知道你自己怎么看?
谭:这是一本探索未来艺术的著作,与纯艺术理论著作必然区别很大。浏览世界未来学著作,会发现未来学者有一共同特长,即大胆提出自己对未来某领域的预言,包括某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特征和呈现方式。而纯理论学者会紧跟其后,对未来学者的观念从理论上进行全面论证和批判。
未来探索有多种方式:第一,以科技智能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来探讨未来(主流),如雷·库兹威尔、凯文·凯利、加来道雄、阿尔文·托夫勒、奈斯比特、伊恩·皮尔逊等。库兹威尔的书阐述了大量科技知识,很难归类为科技书或者其他理论书,但它是一本影响巨大的未来探讨专著,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完善了“奇点学”体系,并预言“奇点”将于2045年来临。
第二,以科幻小说为主的探索,许多极其重要的未来人文和科技观念大多数都是先由科幻小说家提出的。如“科技奇点”观念最早并不是由库兹威尔提出,而是由美国科幻小说家弗诺·文奇1993年提出的。
第三,以未来具体案例、笔记手稿与可视图谱为主进行分析和预测,如加来道雄的《未来物理学》中便采用了大量小段故事、案例和图谱。又如大师达·芬奇设计了大批未来机械图,如飞行机械、直升机、坦克车、潜水艇、双层船壳战舰等等,其设计蓝图手稿精确、美丽而细致,许多直到400—500年后才得以实现。
第四,以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理论来深刻论证未来的观念、特征和意义。《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作者凯瑟琳·海勒、《后人类》作者罗西·布拉伊多蒂、《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超人类革命》作者吕克·费希等,这些学者在书中所提及的“后智人”和“后/超人类”等重要观念都是从《奇点临近》而来。严格地说,这类学者不会被公认为未来预言家,因为他们多数只是从学者的角度对未来学家提出的理念进行深刻地论证和研究。
综上所述,《奇点艺术》以及明年要出版的另一本书《奇点:颠覆性的生物艺术》的探索方法乃属于第一和第三种。首先,这两本书中使用不少笔墨阐述科技的力量怎样冲击未来艺术;其次,书中绘制和阐述了多个未来艺术案例,包括艺术构思、艺术观念阐述、艺术流程图、艺术效果图、技术流程图和关键技术支持,此部分为书中之重。如果称这两本书为:科技奇点艺术理论+未来艺术案例+当代科技艺术简史,也许有些道理。
孟:奇点的概念是库兹威尔在《奇点临近》这本书中提出来的,它指的是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临界点(大约在2045年左右)。而你对奇点艺术的定义,也是建立在认同这一判断的基础上。你在书中指出,奇点艺术是超越了这个技术节点之后的艺术,是“科技奇点文明时期的艺术,是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高度融合阶段的艺术”。我觉得这里的核心观念是:由于科技技术的指数发展,人类智能将进化到一种“后人类”状态:机器终将超越人类,并和人类融合(merge),成为超越生物学范畴的“生物-非生物混合体”。奇点艺术即是建立在人机文明基础上的“后人类时期”艺术。在书中,你从库兹威尔、罗伊·阿斯科特、凯文·凯利、加来道雄等学者的技术理论和哲学观出发,用了很多笔墨详细分析了奇点研究现状及对未来人类文明和艺术产生的影响。应当说,对于从未接触过奇点理念的人来说,这些观念具有相当的颠覆性。在阅读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你有没有什么导读建议?
《特别婚礼》概念效果图I(2017),陈蔚昕绘制
“Mushtari”Jupiter’s Wonderer,3D生物材料打印(2014),艺术家:Neri Oxman
图源: https://neri.media.mit.edu
谭:你对科技奇点艺术的阐述是很准确的,诚然,阅读上述内容的确需要大量未来学、奇点学、艺术学、新智能科技等各类知识的铺垫。
澳门科技大学一位艺术教授曾给我写道,对她这样没有未来学和智能科技知识背景的人而言,此书的奇点艺术理论部分比较难啃,她更喜欢未来艺术案例部分。其实,她说的没错。因中国和亚洲学界(包括艺术界)很少有介绍未来学理论的书籍,而中国艺术学院都蔓延一种歧视智能科技的气氛,大多数艺术家(除新媒体艺术家)基本不接触新科技。不久,我推荐了几本关键书给她,如《奇点临近》《物理学的未来》《科技想要什么》《生命3.0》等,听说她已顺利读完《奇点艺术》一书,正在用“3-Sexy”[2]理念构思科技智能前沿作品。
我动笔前已深知中国现状,且尽量通俗地写,因个人知识背景和理解的角度不同,故反馈截然不一样。但可肯定的是,年轻的艺术界朋友比较容易接受科技智能和未来学的知识,因他们已无法逃避科技智能对社会和艺术带来的巨大冲击,正面与及时迎接是他们唯一而正确的选择。
孟:在《奇点艺术》一书中,你介绍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合作的案例。从技术发展的维度看,艺术创作将越来越以一种团队协作的追求交互性的方式存在,艺术作品不仅是技术可能性和艺术想象力的叠加,对艺术交互性的要求也将模糊艺术家的身份定义,即你所说的“艺术家和体验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分”。你觉得这种变化,对我们当前的艺术创作有什么启发?
谭:上述协作创作方式,在一定时间内还会为科技艺术主流创作方法。因中国当代艺术家目前普遍缺乏科技技能,艺术家与科学家、工程师合作是当今唯一的出路。交互艺术已发展几十年,并不是很新颖且Sexy的艺术形式。现因全新沉浸式通感技术带入和多维度体验全方位刺激,使体验过程顺序逐层地模糊艺术家和体验者的身份,此现象的确值得关注,也很重要。
紧随科技的迅速扩展,人机界面之间的新型逻辑空间关联,经常会以一种崭新的艺术表现空间存在于艺术家和体验者之间,两者间距离感正逐步缩小。以交互性方式存在的艺术非常强调体验者的体验过程、自身心理和行为方式,而行之有效的最佳措施是让体验者在参与其中和在再创造的过程中来接受和传递信息,并掺和艺术家理念与体验者交融。体验者的多次再创造的有机体系使他们自身有可能成为艺术家,从而创作艺术品的某一部分,而各种新虚拟设备、全息投影、立体扫描成像、三维环境等技术和智能材料全方位的支持并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在当今“区块链”使能技术中,艺术家和体验者每一步创作的数据都会被记载而无法删除,而艺术家和体验者也可成为作品专利拥有者之一。综上所述,我们也许能了解“艺术家和体验者之间无明确区分”现象的理论逻辑和技术支持背景。
此现象也是对艺术定义和艺术体制的进一步挑战,因艺术体制权威式地确定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和艺术史家乔纳斯·斯坦普都曾提出过“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观念,而当代各种新智能技术的涌现使人人都容易拥有艺术家的创作工具和条件。
这种变化同样挑战艺术家,怎样在艺术交互过程中使艺术家和体验者身份双向共存又双向共融?怎样在此过程中最大值地发挥体验者的个人和团体创造力?怎样设计才能使各层人士有兴趣参与体验与创作?怎样定义体验者(大众)的艺术创作方式、审美观以及艺术价值?怎样确定艺术家与体验者的双向艺术版权和市场权重价值?很多问题在等待艺术家去思考、去处理。
因我研究未来,真心希望艺术家在交互性趋势中关注智能交互的未来发展趋势,这样才能站在艺术交互的制高点。目前的智能交互将导致未来强智能交互的产生[3],这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主体方向,而强智能艺术交互也紧随其后。强智能的万物交互是奇点时期交互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那时,强智能的交互艺术作品能主动有情感地与生物和其他智能物体互动,届时,艺术家和体验者之间身份便可交换互置。
倾斜笔刷宣传图片,©google
图源:http:\\www.tiltbrush.com
孟:今天,“沉浸式艺术展”越来越流行,国内也越来越多以“沉浸式”为卖点的展览。专业人士对此种强调“沉浸式”体验的展览也褒贬不一。在《奇点艺术》一书中,你提到了建立在“纳米机器人和大脑神经元逆向工程技术”成熟的基础上的“全沉浸式交互艺术体验”。请结合你的研究和理解,谈谈目前“沉浸式”艺术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谭: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最终导向现实与虚拟之间产生无界面、无区别的时空,而生活与游戏的界限也被打破。它将颠覆艺术家、艺术品、艺术展览原有的认知模式和生存逻辑,因此空间、时间和维度将不再遵循物理定律(我书中有详细阐述)。我的观点是:明白理解虚拟现实的最终技术走向,才可能从正确角度去对待处置当前的“沉浸式”艺术问题。
当前的“沉浸式”艺术体验只是虚拟现实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环,科技已提供了人类进入大脑神经元梦想和视觉虚拟的交互条件,人类追求视觉新颖、神经元刺激和生存空间虚拟化的生活状态和艺术欣赏形式都很正常,而褒贬、热卖的现存叠加现象都只不过是这一发展过程中的表层浪花。就人类心理状态而言,“热卖”也许是体验者在虚拟现实媒体空间中对个人控制欲和满足感的成功反馈。
中国使用“沉浸式”艺术展商业操作较多,大多旨在利用虚拟人与物、VR装置、灯管、玻璃、投影、音响、LED光线错落交织成的超现实空间,游戏般地玩耍现代虚拟视觉抽象空间,制造出一种视觉上从未体验过的解构和重构式多元感官刺激,以满足体验者神经元突触快速传输的审美幻想。这种使体验者在智能化时代重新架构人、物质、虚拟空间关联的理念方可理解,也情有可原。但其商业的快速操作,也导致了虚拟艺术观念深度缺乏、艺术形式雷同、技术突破性低的现象。能像西班牙BeAnotherLab实验室“性别互换”(Gender Swap)简单而震撼性的观念行为虚拟艺术作品,在中国很少出现。
性别互换(2014),©BeAnotherLab
图源:http://www.themachinetobeanother.org
Holoportation,©Microsoft
图源:https://www.microsoft.com
当前支撑“沉浸式”虚拟艺术的技术都是早几年前成熟的VR/AR/MR,其中不乏智能环境、三维成像、立体场景和多感官等技术的介入,而近年最新的虚拟增强现实技术在展览中采用和实验则很少见,如微软Holoportation[4] 3D AR技术和Ophone DUO嗅觉技术[5]。当艺术家和体验者使用Holoportation设备,就会看到3D虚拟模型正与自己“集聚一堂”。虚拟模型之间即可进行互动,并能任意放大缩小和克隆,其体感、质感、触感、气味感都可产生。此类技术将使“沉浸式”艺术升华到五官通感体验,进而可全方位地不停地交换身份体验。
你谈到的在大脑逆向工程基础上的“全沉浸式的交互艺术体验”,主要指未来纳米机器人打通与大脑神经元接口后传导视网膜神经末梢生成虚拟现实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变革将给艺术家们带来巨大创作机遇和动力。艺术家也许能利用纳米机器人技术、神经元感验技术和体验喷射器深入到他人的精神和情感束中,控制、拷贝与转载知识、技能与记忆,并以此创作虚拟情感转换艺术。(www.daowen.com)
这种BCI(脑机接口)的突破是“裸眼”虚拟现实产生的关键一环,“裸眼”无需任何附加设备装置,而直接由大脑神经元活动产生虚拟现实景象和环境。“裸眼”虚拟现实技术还在期待中,而“裸眼”虚拟现实艺术也只有静心等待了。
同时,我也认为,商业操作同样也可推进虚拟艺术的蜕变。如“区块链”使能技术,它利用艺术社区商业板块运营来产生虚拟货币进行市场交易。目前“区块链”艺术操作,实体多为创作者踊跃的动漫卡通(如国内的区块链彩贝社区Colorbay)。表面上,它与虚拟艺术暂无直接关联,但它即将颠覆虚拟艺术家的创作、艺术虚拟社会与市场的操作结构,而虚拟艺术的技术特色也是“区块链”创新者特别关注投资的重要领域之一。诚如,当今艺术家和艺术品都是以个体为单位,“区块链”的艺术家和艺术品则是无数艺术家个体虚拟网操作的整体结晶,艺术家可进入虚拟作品的系统内部,自身控制成像的原脚本,操纵它和观察它的形成过程,可无限交互创新与变更。艺术家是艺术作品生命的孕育者,但不再是艺术作品唯一的创作者和拥有者。“区块链”虚拟艺术创作过程是动态发展的,具有处于永恒未完成状态之生命力,其艺术形态具有可变和可塑的感知凿透力。由于每步操作和思绪过程都永恒记载,无法更改作品创作过程和根除创作者某一贡献,因此,“区块链”也许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艺术品版权问题(请参看区块链书籍)。
孟:在关于奇点艺术的发展的描述中,你多次提到纳米机器人技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意义。相对于书中提到的虚拟现实技术、4D打印技术而言,纳米尺度的微观视角以及由此产生的技术迭代,是否是奇点艺术发展最具有可能性的方向?
谭:未来科技奇点艺术发展是无尽多样化的,微观纳米技术下所产生的纳米艺术只是其中一类。因奇点时期的未来技术雏形还未呈现,为此,数不清的艺术种类至今还没有被发现。
但我可以肯定,纳米微观视角的美与结构将颠覆未来艺术的艺术审美观和艺术构建。纳米技术的发展将推动当今不可能的视觉成为未来奇点关键艺术之一。纳米艺术是人类能感知的物质,但又不是人类曾经历过的、想象过的或肉眼看见过的艺术世界。纳米技术协同艺术家通过改变物质的原子结构制作出任何艺术家想要的艺术品。
孟:从你介绍的科技运用在艺术的具体案例来看,目前的科技和艺术的结合,更多的是属于实用艺术的层面,就如你在书中所言,它和纯艺术的创作在构思、手法和材料方面都有一定差别。我的问题是,如果从交互性和艺术创作的介入和反馈趋势来看,在奇点时代,建立在非生物智能基础上的纯艺术是否还会存在?
谭: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因非生物智能同样能延续人类文明,继承人类艺术和人类情感和美感[6]。其次,对你“目前的科技和艺术的结合,更多的是属于实用艺术的层面”的观点,我倒有不同看法,望共同探讨。
虎蛾(Owlet Moth),纳米成像艺术(2012),艺术家: Sheri Neva
图源:艺术家提供
自我意识/自我架构的生态建筑行为模型XO(2)(2014),©the Spyropoulos Design Lab
图源:http://drl.aaschool.ac.uk
当今网上报道和市场了解的作品并不能全面代表纯艺术家的探索,因全球大部分纯艺术家使用的机器人(人工智能)创作的艺术基本上都隶属于纯艺术,有绘画、雕塑、舞蹈、书法、观念、行为、声音、交互、光影、装置、大地艺术等;当然设计机器人、模仿机器人、写作机器人、商用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创作的作品基本上属于实用艺术。在生物、虚拟、纳米、4D智能打印、智能材料方面,我书中介绍的纯艺术和实用艺术都各占半壁江山,每章的未来艺术案例(共50多个)绝大部分都是纯艺术创作。纳米艺术处于早期阶段,其实例大多为科学家、博士所创作,旨在寻求纳米技术创作艺术的可能性。3D打印实用艺术案例多一些,因它从产业发展而来,但后期纯艺术家介入的生物材料打印、情感数据打印、数码打印雕塑等,所产生和延伸出的特有的打印审美结构,都是对人类艺术一种无可否定的贡献。
科技艺术简史的阐述一般都是科技手法和艺术创新两方面同时并进,缺一不可。从纯人文角度论述的科技艺术著作虽然非常重要,但总会让科技艺术家感觉是在隔靴搔痒,说不到点子上。我想阐述的是——科技和艺术的结合,既可创作纯艺术,又可提供实用设计手段,关键在于艺术家本人的选择。
孟:让我们把话题从书本拉回到中国的教育现场。从你2013年在北大开设奇点艺术教学以来,从你个人这些年的讲座和教学经验出发,你觉得中国艺术与科技教育发生了哪些良性变化?目前还存在哪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谭:2007年以后,我每年都利用寒暑假回国教学,从动画到数字艺术,再到科技奇点艺术。在近百所高校的教学、演讲和工作坊创作中,我深深感受到近十年来祖国经济繁荣给艺术学院带来的巨大变化,如:从歧视科技艺术教学到意识到技术对艺术的冲击,从一味追求艺术的社会表达功能到逐步意识到科技艺术新形式,从盲目要求扎实基本功到开始关注学生能力和个性培养,从以校园学习为主到鼓励参与社会创业,从国内互访走向多层次的国际交流等等方面,我的感受颇深。
在科技智能冲击下,我认为中国的当务之急必须尽快解决文理分科教学体系,使艺术学院也能招到和培养出合格的科技艺术人才。美国有一调查报告称,近十多年世界上涌现出的艺术大家,大多数来自综合性大学,其中不少艺术家来自艺术以外的专业领域。其次,鼓励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跨文理学科合作是解决教学结构的第二步。中国综合性的大学艺术学院虽有条件与其他理工科专业协调合作,但绝大多数还在一味盲目地模仿纯艺术学院教学结构和内容。中国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18年7月成立了艺术与科技研究院,调动校内顶尖科学家与艺术家共同创作艺术,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生物艺术专业,他们也许走在全国教学变革之前列,为中国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的楷模。
“技术只是一种工具”,此不合时宜观念在中国一部分艺术家、理论家、策展人和艺术教师大脑中根深蒂固,根除需长期博弈。他们始终未意识到(也不愿意面对)科技智能发展之内涵、功能和趋势,一味地为反对而反对,盲目地为拒绝而拒绝。为此,我在各地大声呼吁,也经常把“科技乃为创作灵感来源”挂在口边。2013年,北大开“奇点艺术”课程时,国内美术界对“奇点”观念异常陌生,但艺术家吸取能力迅速。数年后,奇点艺术家和奇点科技网站与日俱增,不少美术馆和双年艺术展都相继引用奇点概念,国际奇点艺术研讨会和奇点艺术研究所也都陆续在中国召开和成立。
国内演讲中,我反复强调“未来指导现在”思维方式[7]在科技智能时代对教学的重要性。我深知,此思维方式在中国社会没有文化基础和遗传基因,侧重于现实和过去的思维方式在某一程度上影响了一个民族科技文化、爆破式创作力和卓越的前瞻性。其次,鼓励学生使用“指数”思维方式来引导艺术创新创业,了解科技指数增长发展趋势,而不能再停留在传统的“线性”思维方式上。
近日,西安某大学校长开学演讲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朋友们都倍加赞扬。他的演讲的确很生动,但我还是感到非常失望,演讲单纯地强调了大学首年勤奋与打下扎实基础的重要性,很少提及鼓励学生自我能力的发现(最擅长和最爱好)和怎样发掘出自我创新方向,因爱好和擅长是驱动创新的原动力。大部分美国学生在大学第一年并没有专业方向,喜欢什么就去上,自我寻找和选择第二年的专业方向。这位校长演讲从某一角度反映出,中国教学体系从灌输知识到培养能力为主的改革还任重道远。
Felon(Google AI创作)(2013—2015),艺术家:肖恩·浩泊
图源:艺术家提供
孟:你和艺术史学者段炼的一次通信对谈中,你曾谈到自己之前有一个阶段,认为数码技术是短期和有限的,而原始观念是永恒和无限的,任何现代的数码技术都可以被取代,而原始观念则永久地保持其自身涵义。这和你现在对待技术的理解,已经有很大差异。可否结合你自己的艺术创作,谈谈这种转变如何产生?
谭:哈哈,此概念还没有改变。至今我仍认为:数码技术是短期和有限的,而原始观念是永恒和无限的,今天的非常Sexy的数码技术将变为历史长河中的原始性技能。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代代轮流交迭与更新的,目前人工智能、虚拟、4D智能打印、智能材料等技术都与数码技术共存,而强人工智能、无界面虚拟、纳米、生物和量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将可能引导崭新技术的出现(我们还不知道那该是什么)。每当一种新技术出现时,老技术都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再过几百年或者上千年以后,数码技术将被后人称为“原始技术”,而此“原始”性的观念将永远延伸下去。
孟:凯文·凯利在一次名为《人工智能将如何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TED演讲中,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大致意思是说,当人工智能将人类从各种具体的追求效率的事情中解放出来之后,人类就可以做我们擅长的那些没有效率的事情,因为人类真正擅长的是浪费时间,比如科学、艺术,因为创新在本质上就是低效的。你如何看他的这种观点?
锈脸——数码原始系列,交互动画装置(2006),艺术家:谭力勤
图源:http://www.tanimation.com
保罗绘画机器人系列(2011-2016),艺术家: Patrick Tresset
图源:http://patricktresset.com
谭:赞同凯文·凯利的观念,他所谈的是当代弱人工智能(无情感和无自主想象力)与强智能人类生物工作效率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弱人工智能最擅长的是计算功能的准确性、时间短与速度快,而强智能的人类最擅长的是情感的折磨和想象力无限发挥。前者可异常精准而效率高、任劳任怨而无感情的抱怨;后者可利用人工智能目前还没有的优势,脱身而出去集中实现科学和艺术的创新。而当今强智能生物的创新和创作效率没法用时间来衡量,也无法区别低与高,“浪费时间”和“低效”只是凯文·凯利用一种调侃的语调把问题阐述得更清楚而已。
但有一点需清楚:一旦人工智能进入强智能甚至超越人类生物,我确信凯文·凯利不会再调侃此类话题了,因那时强人工智能和生物强智能都具有情感和想象力。
【注释】
[1]G为遗传学(Genetics),N为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R为机器人学(Robotics)。
[2]笔者所提倡的“最前沿科技(Sexy Technology)、最刺激的观念(Sexy Concepts)、最新颖的形式(Sexy Forms)”艺术创作方法。
[3]请参看《奇点艺术》一书对强与弱智能的阐述。
[4]微软官方网站:https://www.microsoft.com/en-us/research/project/holoportation-3/
[5]Indiegogo创意网:https://www.indiegogo.com
[6]雷·库兹威尔的《奇点临近》一书中论述很详细,在此不赘述。
[7]1985年我在《美术思潮》杂志发表论文中提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