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奇点:颠覆性的活体生物艺术

奇点:颠覆性的活体生物艺术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年过七旬的李山,一直走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最前沿,他借生物基因展示生命的重组和艺术的新架构,被国内媒体称为“中国生物艺术的开创者”。在长达20年的生物艺术实践中,李山的生物艺术一共有3次重要展出。李山与陈友桐是中国艺术界稀有的一老一少的生物艺术家。虽然年龄跨越近40岁,但他们先后投入生物艺术创作研究,组成了中国生物艺术领域一道奇特风景。

LIVING BIOART EXPLORATION

李山(1942—),中国当代八五思潮和生物艺术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上海戏剧学院退休教授。年过七旬的李山,一直走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最前沿,他借生物基因展示生命的重组和艺术的新架构,被国内媒体称为“中国生物艺术的开创者”。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李山尝试放弃对传统材料和艺术表达语言的依赖,开始了他对生命哲理的探索和对生物科技应用于艺术的长期思考。其作品在世界各地以个展或群展形式广泛展出,如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香港艺术中心个展、台北当代艺术馆个展、第22届圣保罗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个展等。

在长达20年的生物艺术实践中,李山的生物艺术一共有3次重要展出。第1次是2007年在上海香格纳画廊的《南瓜计划》,展出了基因改写之后生长出的各种南瓜的照片,这是他首次展示活体研究成果;第2次是2012年在台北当代艺术馆主题为“粉红微笑之后:阅读李山”的展览;第3次则是2017年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大型个展。

在李山早期的生物艺术创作中,重组方案和混合置换概念是其核心内容,生物基因的不确定性和可塑性给予艺术家很多灵感。在1996—2003年之间,他以影像重组手法,诠释了生命的种类特征可以通过遗传信息的改变、置换或混合发生变化。他在青蛙螳螂蜜蜂等生物本体上,置换、拼贴了李山mRNA讯息链上的遗传密码,虚拟出复合了人类嘴唇、皮肤或器官组织的新物种。

2007年,李山与张平杰在上海农业科学院教授的协助下,成功合作完成了《南瓜计划》,使种植的转基因南瓜产生外形的变异而形成新的物种,成为中国首次以生物转基因工程制作完成的生物艺术品。尽管经过变异后的南瓜生命非常脆弱,但李山成功展示了生命基因的可操纵性。

南瓜计划局部(2007),艺术家:李山
图源:艺术家提供

南瓜计划局部(2007),艺术家:李山
图源:艺术家提供

南瓜计划局部(2007),艺术家:李山
图源:艺术家提供

李山是中国最早开始思考基因和生物变异艺术的艺术家。他认为“基因突变”是整个生命演化过程中的一个偶发事件。“基因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将其控制机制解除,让它随机表达,这可能是一个生命获得自由的唯一一次机会。”[1]为此,本世纪初,李山和张平杰共同起草了《生物艺术宣言》,并在2009年的“上海滩1979—2009:上海艺术家个案”展览上进行了公开宣读。

2012年,李山创作了《转译的错误》系列作品,他手绘在色纸上,表现出与人类基因混种后的昆虫多变体。在李山的艺术观念中,不可预期的变种与变异才是生命的内在价值。这一年,生物科学家查寻RNA信息基因时,发现基因组中有15万个基因处于沉默状态,找到定位的还不到1万个,另外14万个基因是基因组中的“暗物质”。既然生命的工程还处在起步阶段,生命的终极样式还没有见到,为何不能对这15万个基因进行探讨和开发呢?当基因编辑成为创造条件的最主要操控手段时,李山的思考在于给基因的随机表达创造艺术的条件。

从“重组方案”到《南瓜计划》到《转译的错误》系列,这些作品都清楚地表达了李山的生命价值观和他对生物基因变异的深沉理解。

人类对植物的生命认识有些误区,其实植物也是有智慧的生命,但其生存则比动物要艰难得多,因植物只能在某地根植,不能行走和随意转移。李山曾展出植物生命体探索《涂抹2》系列。“涂抹”为技术语汇,即改变DNA基因的一种手段。在两个展厅里,有稻田和玉米地,李山通过对两个基因进行涂抹、敲除和编辑,使玉米基因恢复到“最原始的玉米状态”,水稻则是“释放生命所有可能性的自由水稻”。他力求体现出植物在基因改变后的性状和色素变异,让农作物回归于随机生长且自由的原始生态环境中。此作品也许能向大家宣告一个道理:生命可能性是无限的,它并没有终极的定义。

在展厅大中庭里垂吊着一组包含60个“蜻蜓人”的模型,大小等同李山自体,作者命名《偏离》。其实这是李山早期的作品《蜻蜓与李山嵌合体》装置和数量的延伸,制造出活体的嵌合体是李山的追求。由于此类作品已放于第三章中当代艺术家未来生物艺术构思一节阐述,在此不予赘述。

涂抹2(玉米)(2017),艺术家:李山
图源:艺术家提供

涂抹1(水稻)(2017),艺术家:李山
图源:艺术家提供(www.daowen.com)

陈友桐(1981—),中国当代青年职业生物艺术家,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和广州。他从2004年以来投身于以微生物为核心媒介的艺术实验,以设定的地方有秩序地演示出自然微生物的生长、争夺和搏斗过程。李山与陈友桐是中国艺术界稀有的一老一少的生物艺术家。虽然年龄跨越近40岁,但他们先后投入生物艺术创作研究,组成了中国生物艺术领域一道奇特风景

陈友桐主要个展包括“演化批判:陈友桐艺术宣言”(荔空间,北京,2014)、“生产”(元典美术馆,北京,2013)、“微观之宏”(A4当代艺术中心,成都,2011)、“微/生/物”(宋庄美术馆,北京,2010)、“繁殖”(文献公社,广州,2005)等。他的作品曾获首届重庆青年双年展大奖,而陈友桐也在2012年被提名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2016年,陈友桐联合发起并创办了以手机端移动平台为基础的“文化馆”线上艺术计划,同年创设了对中国独立音乐产生积极影响的“内耳”音乐平台和旨在支持当代影像艺术家的电影短片项目“艺术家的电影”。2017年,他组织策划首届“内耳音乐节”,并组织创办“移动影像中心”。

在陈友桐的微观艺术世界中,他“精心把握细菌的生命形态和时间形态,强化了艺术品不断演变的有机化、随机化表征。陈友桐的细菌作品犹如艺术剧场的角色,激发出观者各种直接作用于生理和心理层面的感性体验……艺术家贯注在细菌枯荣兴衰之中的时间观念既形象可感,又难以捉摸。陈友桐的系列作品所提示的游戏方式,并不遵循一种周而复始的规律,也不追随一种生死轮回的节奏,他所展现的是一种无限的生命绵延”。[2]

有秩序的空间局部(2008),艺术家:陈友桐
图源:艺术家提供

水位(2009),艺术家:陈友桐
图源:艺术家提供

《有秩序的空间》是陈友桐早期的作品,力求控制住不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使它们的生长得以形成图案,以这种视觉秩序转译了生物秩序。《水位》是控制微生物在水位线下方的营养基上自然生长。水位线把同一营养体划分成两个不同的生命区域,水上人工接种的微生物和水里面自然的微生物围绕水位线一直争斗。水位线上下的微生物互相遏制,水蒸发,水位下降,营养基上面的微生物同时产生变化,生长出单一菌种,让空气里面的微生物无法在上面生长。

在另一作品《物的墨——活性微生物装置》中,陈友桐所采用的材料包括能分泌炭黑色素的霉菌、各种物品粉碎加工的营养体、白纸上随环境的变化而自然生长的黄色微生物。而在最新的作品《物距》之中,他要呈现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展厅的实验箱中展现着一场细菌与药物之间的疆界斗争。

《产品介绍——唾液生产区》是一个观念交互生物艺术项目。唾液在古代有“金津、玉液”之美称,而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唾液是以血浆为原料生成的,它含有丰富的活性酶,其中一些成分既是皮肤细胞的最好营养物质,又不会引起皮肤过敏,同时具有消炎止痛、止血、杀菌解毒等作用。

物的墨——活性微生物装置(2012),艺术家:陈友桐
图源:艺术家提供

产品介绍——唾液生产区(2013),艺术家:陈友桐
图源:艺术家提供

此项目研制的40款不同型号的产品都以富含矿物质的山泉水为原材料,经过8个不同型号的生产体加工成唾液,利用生化工艺技术进行提纯(溶菌酶LZM——抗菌作用、粘蛋白MG——润滑作用),开发合成多款健康的同时更适于人类皮肤使用的日常护肤用品,而观众可进入唾液生产区互动或者进行购买。

《敏感:每件作品+一个视频》为生物艺术视频。作品采用黑色菌、炭黑色菌、红麻绳、抗菌素、不锈钢针头、营养体,每件作品配对一个相似方法(既有关也无关)的可视过程视频。另一个名为《组织》的作品,也同时使用黑色菌、炭黑色菌、抗菌素、红麻绳、营养体、保存剂和亚麻布木框。作品中整片的是黑色菌,它和红色线被编辑在同一营养体上面并充分生长。红线之一携带比黑色菌更黑的炭黑色菌一边腐化红线,一边向黑色菌边缘扩散(相互遏制的过程自然产生丰富和规整的边界);红线之二携带抗菌素,色彩保持鲜丽,黑色菌在生长的过程被遏制裂出一道不规则的区域(区域的形状和大小由抗菌素的药效和黑色菌的耐药性决定,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敏感:每件作品+一个视频(2015),艺术家:陈友桐
图源:艺术家提供

组织(2015),艺术家:陈友桐
图源:艺术家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