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IST”CONNOTATION OF BIOART
相比较传统艺术和电脑机械媒体,生物艺术除了具备特有的活体生长特征外,更重要的是它拥有独一无二的“柔性”和“湿润”的形态。“湿润媒体”(Moistmedia)一词为罗伊·阿斯科特提出(国内都翻译为“湿媒体”)。笔者曾在上海与阿斯科特本人进行过对话,他在对话中反复强调不是“湿”(Wet)而是“潮湿”和“湿润”(Moist),他在其著作中阐述电脑工程的干性(Dry)硅媒介和生物工程的湿润性(Moist)分子媒介观念,并明确定义湿润媒体的内容是强调干湿相融合的,而不是分开的。更具体一点,他认为湿润媒体是演变发展中有机生命体与无机机械体结合的混合媒体。[15]
罗伊·阿斯科特媒体理论图解(2011),©Roy Ascott
图源:https://isea2011.sabanciuniv.edu/.ascott
如笔者对“湿润媒体”理解没错的话,那阿斯科特的“湿润媒体”概念是生物艺术的狭义和广义内涵的综合交融,也就是说“湿润媒体”是活体、静体和干体媒体的融合体,其内涵定义更加广泛,更具有“后生物”特性。阿斯科特还认为,这种湿润媒介的产生背景“不是宙斯的女儿三女神为我们的行动赋予物理、智力、艺术和道德品质,而是高科技的女儿即三个VR将越来越多地构建我们的创造性产品。根据虚拟现实技术的自由和验证现实的约束与协议之间的紧张关系,我预测智能阶段将位于三个VR的交叉口。三个VR指的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验证现实(Validated Reality)和植物现实(Vegetal Reality)。”[16]他还进一步解释道:“虚拟现实是交互式数字技术——是远程、沉浸式的;验证现实是反应机械技术——是单调、信仰牛顿学说的;植物现实是作用于精神的植物技术——是致幻、精神的。”
总而言之,生物艺术的狭义内涵强调对活体(生命体)过程的操纵与探索,强调生命本体的演变和发展;活的生命体是生物艺术的核心媒介,是从事实验和创作的根基。而广义内涵和湿润媒体概念更着重于普通意义上的综合媒体,包括使用静体和干体媒介来探讨生命和生物艺术,而非根基于活的生命体。
【注释】
[1]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世界各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利用胚胎细胞作为供体,“克隆”出了哺乳动物。到90年代中期,中国已用此种方法“克隆”了老鼠、兔子、山羊、牛、猪5种哺乳动物。但需说明的是,世界上各国都在对动物和其他生命体进行“克隆”和科研,而人类“克隆”目前是严格禁止的。本书所涉及的“克隆”是指生物细胞、细菌、植物、动物的“克隆”,而不是人类生命体。
[2]杰克·伯纳姆:《超越现代雕塑:科学和技术对本世纪雕塑之影响》(Beyond Modern Sculpture:the Effec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the Sculpture of this Century),英文版,乔治·巴西勒出版社1969年版,第54页。
[3]爱德华多·卡茨:《生命标志:生物艺术与未来》(Signs of Life:Bio Art and Beyond),英文版,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4]爱德华多·卡茨:《远程呈现和生物艺术:人类、兔子和机器人之联系》(Telepresence & Bio Art:Networking Humans,Rabbits & Robots),英文版,密西根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威廉·迈尔斯:《生物艺术改变现实》(Bio Art Altered Realities),英文版,泰晤士与哈德森出版社2015年版。
[6]爱德华多·卡茨:《生命标志:生物艺术与未来》(Signs of Life:Bio Art and Beyond),英文版,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www.daowen.com)
[7]罗伯特·米切尔:《生物艺术和媒体的生命力》(BioArt and the Vitality of Media),英文版,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8]罗伯特·米切尔:《生物艺术和媒体的生命力》(BioArt and the Vitality of Media),英文版,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页。
[9]威廉·迈尔斯:《生物设计:自然 + 科学 + 创造力》(Bio Design:Nature + Science + Creativity),英文版,泰晤士与哈德森出版社2012年版。
[10]威廉·迈尔斯:《生物艺术改变现实》(Bio Art Altered Realities),英文版,泰晤士与哈德森出版社2015年版,第8页。
[11]威廉·迈尔斯:《生物艺术改变现实》(Bio Art Altered Realities),英文版,泰晤士与哈德森出版社2015年版,第6页。
[12]爱德华多·卡茨:《生命标志:生物艺术与未来》(Signs of Life:Bio Art and Beyond),英文版,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13]张平杰:《生物艺术——未来美学的新课题》,https://blog.artron.net,2011-09-12。
[14]玛塔·梅内塞斯(Marta de Menezes)个人网:https://martademenezes.com
[15]罗伊·阿斯科特:《未来就是现在:艺术,技术和意识》,金城出版社2012年版。
[16]罗伊·阿斯科特:《未来就是现在:艺术,技术和意识》,金城出版社2012年版,第15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