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颠覆性的生物艺术:奇点的成果

颠覆性的生物艺术:奇点的成果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5年与2007年,卡茨分别出了两本专著,正式论述了新媒体艺术到生物艺术的发展,以及生物艺术与未来人类社会的关系。此后,艺术家们对生物艺术作了深度推进,并得到世界艺术界、科学界和民众的支持。因此,生物艺术的内涵争议较大,目前并无统一的确切定义。在上述著作中,他从人类、自然环境与文化概念的角度切入生物艺术,并强调生物艺术是生物时代环境中人类进行干预的一种现象,而文化根基概念正在发生巨变。

颠覆性的生物艺术:奇点的成果

NARROW AND BROAD DEFINITION OF BIOART

虽然对艺术、生物学和技术之间关系的探索可上溯至20世纪的前30年,但生物艺术的真正开始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生物工程与生物科技发生了革命性的突变,随着克隆[1]羊多利的诞生与人类基因组测序等成果的涌现,生物艺术在21世纪初得到突破性发展。大量艺术家开始研究生物学相关的概念和材料,将生物学注入视觉艺术。

早在1969年,美国理论家杰克·伯纳姆(Jack Burnham)认为:“人和机器融合到最佳运作系统等同于创造合成生物体。”[2]这是最早对艺术家、设计师和科学家创作的生命体的一个概念想象。其实,对伯纳姆来说,视觉艺术的观念和形式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重大转变,不是因为美国的艺评家亚瑟·丹托(Arthur Danto)宣称了艺术完结所致,而是因为视觉艺术本身推出了新媒体工具和其他替代方法来创作艺术。

后来,英国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把“基因艺术”归结为新媒体艺术。而“生物艺术”(Bio Art)一词是爱德华多·卡茨于1997年针对他的新作品《时间胶囊》(Time Capsule)提出和创造的。2005年与2007年,卡茨分别出了两本专著,正式论述了新媒体艺术到生物艺术的发展,以及生物艺术与未来人类社会的关系。此后,艺术家们对生物艺术作了深度推进,并得到世界艺术界、科学界和民众的支持。

爱德华多·卡茨与路易斯·贝克(Louis Bec,1931—)在《生命标志:生物艺术与未来》一书中阐述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定格——“生物艺术也就是生命艺术”[3],卡茨在另一本早期专著《远程呈现和生物艺术:人类、兔子机器人之关联》(Telepresence & Bio Art: Networking Humans, Rabbits & Robots)[4]中也同时阐述了此概念,在生物艺术界影响甚远。当前,以生命活体为主的生物艺术家都以此为理论依据,也相继阐述各自的理论延伸和艺术探讨;另一方面,不以生命活体为主,但使用生物材料、活体数据、生物情感进行探讨的生物艺术家也力争其艺术创作应归属于生物艺术。因此,生物艺术的内涵争议较大,目前并无统一的确切定义。

《生命标志:生物艺术与未来》封面 

《远程呈现和生物艺术:人类、兔子和机器人之联系》封面

卡茨主编的《生命标志:生物艺术与未来》、罗伯特·米切尔(Robert Mitchell)的著作《生物艺术和媒体的生命力》(BioArt and the Vitality of Media)和威廉·迈尔斯(William Myers)主编的《生物艺术改变现实》(Bio Art Altered Realities)[5]是目前在生物艺术界影响较大的理论和图文书籍

《生命标志:生物艺术与未来》收录了30多篇生物艺术论文,内容涉及广泛的主题,包括生物技术、生物伦理学、科技美学、自然与艺术、人类主观意识等等。虽然每个人的贡献都值得关注,但是卡茨在概念上的构建选择最具有意义。卡茨在书中对生物艺术的定义是:“生物艺术是当代艺术的一个新方向,它可操控生命过程。生物艺术一般采用一种或多种以下方法:(1)引导和培育生物材料具备一种特定的形体或行为; (2)非常规或颠覆性的手法使用生物科技工具或过程;(3)有没有社会(或环境)整合下的生物体发明或者转化。在第三种方法中,它揭示出最激进的媒介,准确来说是因为它作用于生命体——即从单个细胞到哺乳动物(生命一词最普通的含义)。基于有机体内涵,生物艺术使用了生命之属性和材料,改变了自己物种内的生物,或者以新的特性发明了生命。”[6]

从卡茨的阐述中可清晰悟出,生物艺术是建立在生命有机体基础上的艺术形式,它以生物为属性和原料进行创作,改造固有的生物体外形或者创造新生命有机体,并在非常规环境下操控整个过程。

罗伯特·米切尔在他的著作《生物艺术和媒体的生命力》中阐述道:“艺术家将生命本身当成媒体来探索艺术永恒之问题,例如细菌、细胞、植物昆虫,甚至动物。此艺术形式存在时间不长,但作品使人感觉到真实的颠覆乃至危险。”[7]紧接着,米切尔又阐述:“‘生物艺术’在很多方面还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术语,具有不确定性,像‘遗传艺术’和‘转基因艺术’等相关词汇。‘生物艺术’一词已被用于描述许多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8]他列出了生物绘画、图像摄影、生化实验、植物以及多媒体装置等多个作品来阐明他的观点。(www.daowen.com)

《生物艺术和媒体的生命力》封面

米切尔一方面阐述生物艺术使用活的生物材料,另一方面他又认为“生物艺术”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术语,而艺术家们都给予不同的解读,其涉及范围极广。

在主编《生物艺术改变现实》图文集之前,威廉·迈尔斯于2012年出版了《生物设计:自然 + 科学 + 创造力》(Bio Design:Nature + Science + Creativity)一书[9]。在上述著作中,他从人类、自然环境与文化概念的角度切入生物艺术,并强调生物艺术是生物时代环境中人类进行干预的一种现象,而文化根基概念正在发生巨变。“生物艺术是利用生物作为艺术媒介的一种创作操作,通过其成果来改变生物学之涵义和性质,它们可在培养皿或照片中实现之……生物艺术的核心作用,是对生命科学进步和先进技术应用而产生的文化混乱现象作出反应。随着生物医学、生态学和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我们已达成认知,有关人类与自然环境关联的最基础文化概念正在发生变化。”[10]

《生物设计:自然 + 科学 + 创造力》封面

《生物艺术改变现实》封面

为此,迈尔斯把当代生物艺术作品分为四大类:循自然规律改变自然、重新定义生命、可视化之规模和范围、IV实验识别和媒体。所选生物艺术作品包括架上绘画、雕塑、摄影、装置、行为、观念、多媒体、生物实验和植物培育等,几乎包揽了艺术界所有采用生物主题观念和生物材料手段创作的生物艺术。

在《生物艺术改变现实》图文集中,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教授苏珊娜·安克(Suzanne Anker)对生物艺术的阐述很值得关注。安克阐述:“生物艺术是从合成生物学、生态学和生殖医学等领域实验中提炼出的常用术语,通常将艺术绘画过程与自然生命融合在一起。简而言之,生物艺术使用科学工具和技术来制作艺术作品,诸如利用微生物、荧光、电脑编码和各种类型的成像设备,它引发了人类改变自然的方式。”“虽然范围、技术和意图的广深度使生物艺术不容易定义,但我们可预见:生物实践和实践者将继续和尽可能地让人类惊叹不已”[11]

安克教授阐述的生物艺术是一种人类改变自然和生命的方式,它是艺术制作过程与自然生命的融合。她认为,无论艺术家使用何种科学工具和艺术方式,生物艺术都是对生物生命主题的探讨。

综上所述,生物艺术目前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术语,由于涉及生物技术、实验范围和艺术观念的深广度,故很难给予生物艺术一种确切定义。卡茨的“生物艺术即为生命艺术”的定义在活体生物艺术界被视为权威定义,但并没有得到整个生物艺术界和其他使用生物元素的艺术家和理论家的普遍认同。毫无疑问,这种争论和不确定性还会持续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