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奇点:颠覆性生物艺术

奇点:颠覆性生物艺术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生物技术是未来一种颠覆性的关键技术。生物技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审美意识和欣赏方式。这种颠覆性的生物技术的突进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湿润”的艺术革命,当今能如此,未来更会如此。生物艺术将伴随生物技术世纪而创新生存,而生物技术也将伴随生物艺术的繁衍获得新的灵感。[4]爱德华多·卡茨,世界著名的巴西当代生物艺术家,芝加哥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奇点:颠覆性生物艺术

CHAPTER II BIOART IS A LIFE ART!

很久很久以前,瑞典希格里德国王的七位王子和他们的未婚妻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个没有心脏的巨人。他们与这个可怕的“无心”巨人斗智斗勇,最终打败了巨人,过上了美好的生活。这是一个经典的童话故事,但给人们留下更深记忆的是这位巨人没把自己的心脏放入身体中,而藏于非常隐秘之处,直到王子们几经艰辛找到它并毁灭之。

人无心脏的现象,过去只能存在于童话故事里,而今天人们却能用当代和即将到来的生物技术使童话变为现实。近年医学研究已证明人的生理身体并非一定需要心脏,心脏可由机器人代替,如纳米机器人组合的纳米泵。[1]早几年美国德州心脏研究所史无前例地实现了一个先锋性手术——人类在没有心脏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身体内血液不停流动,从而完成血液循环,世界上第一个无心人正式诞生。[2]

生物技术是未来一种颠覆性的关键技术。生物技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审美意识和欣赏方式。美国著名摄影家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3]曾写道:科学遗传当应用于植物育种时,它的最终目的是美学美的诉求,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另一位伟大的生物艺术家爱德华多·卡茨(Eduardo Kac)[4]在他的《生命标志:生物艺术与未来》(Signs of Life:Bio Art and Beyond)一书中提到,过去评论家、散文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所建立的一种无菌式地(无感染地)理解“自然”和“文化”之间的划分已过时,目前的生物技术所导致的现象不再支持还原二分法这一支柱。[5]卡茨还继续深入阐述:“在我的工作中,我使用并颠覆了当代技术——不是对社会变革进行独立评论,而是制定批判性观点,在现实世界中发明现实新的实体(包括转基因生物的作品),试图为情感和智力审美体验开辟一个新空间。”[6]而当代和未来的艺术文化现象将与生物科技紧密相关。美国哲学家、美学家纳尔逊·古德曼(Nelson Goodman)也说过:“我们不是在单一世界中寻找多种可能的替代品,事实上,现实世界本身便是多元化的。”

相对于人工机械架构艺术,生物艺术又被归类为“湿润媒体”(Moistmedia)[7]、“柔性媒体”和“生命力媒体”(the Vitality of Media)[8]。这种颠覆性的生物技术的突进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湿润”的艺术革命,当今能如此,未来更会如此。很多艺术家将进入各种实验室,利用科学技术来质疑传统生物变化原理,挑战世俗生命本质定义。科学家也将乐意与艺术家合作,相互协助发展。生物艺术将伴随生物技术世纪而创新生存,而生物技术也将伴随生物艺术的繁衍获得新的灵感。以艺术激励技术,拿技术想象艺术——这便是现在与未来技术与艺术关联的高度概括。面对一个如此庞大又可预见的力量,人类除了勇敢地去面对以外,没有任何退路可走。

合成生物细胞(Synthetic BioCell)(2016),©Pier Luigi Luisi
图源:https://wsimag.com

20世纪中叶,随着蛋白质空间结构的X射线解析和DNA双螺旋的发现,科学开始了一个分子生物学时代。与过去单向单学科的科学实验不同,跨界跨学科跨地区的协同作业,成为了新学科研究与艺术实验的主要方式。例如,目前火热的合成生物学便是一项将生命系统工程化的技术,它综合了生物系统分析学、人工生物系统学、系统遗传学、细胞基因学、信息工程学等学科知识。为此,美国经济和社会理论家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曾阐述,没有任何东西能像生物科技那样产生对世界的冲击,而“今后几十年,人类的生活形态将发生远超过去上千年的深层演变”。[9]

【注释】

[1]雷·库兹威尔:《奇点临近》(The Singularity Is Near),中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185页;英文版,企鹅图书公司2005年版,第306页。(www.daowen.com)

[2]《每日邮报》(Daily Mail China),2012-02-04。

[3]爱德华·斯泰肯(1879—1973),卢森堡裔美国摄影师画家画廊老板和博物馆馆长。

[4]爱德华多·卡茨,世界著名的巴西当代生物艺术家,芝加哥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重要的新媒体著作有《全息诗歌》(Holopoetry),1995;《新媒体诗歌:诗歌的革命和新技术》(New Media Poetry:Poetic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ies),1996;《远程呈现和生物艺术》(Telepresence & Bio Art),2005;《生命标志:生物艺术与未来》(Signs of Life:Bio Art and Beyond),2007;《生命,光线之语言》(Life, Light Language),2011。

[5]爱德华多·卡茨:《生命标志:生物艺术与未来》(Signs of Life:Bio Art and Beyond),英文版,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6]爱德华多·卡茨:《生命标志:生物艺术与未来》(Signs of Life:Bio Art and Beyond),英文版,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

[7]“湿润媒体”一词为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提出,国内都翻译为“湿媒体”。在作者与阿斯科特本人对话中,他反复强调不是“湿”(Wet)而是“潮湿”和“湿润”(Moist)。

[8]罗伯特·米切尔(Robert Mitchell):《生物艺术和媒体的生命力》(BioArt and the Vitality of Media),英文版,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杰里米·里夫金,美国经济和社会理论家和活动家,撰写了20本关于科技变革对经济、劳动力、社会环境影响方面的书,近著包括《零边际成本社会》,2014;《第三次工业革命》,2011;《移情文明》,2010;《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