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韩国汉学:上海文学的研究成果

韩国汉学:上海文学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是中国近现代都市文化的最初发源地和栖息地,中国近现代文学和艺术在最初诞生以及早期发展阶段也是以上海为中心的。上海的学术、文学也堪称处于近现代中国的中心地位。说上海文学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丝毫不为过。尤其是单独考察上海文学,似乎并非明智之举。把上海和文学联系起来的又一个办法是“文学上海”。本次计划将重点放在了“文学上海”即“通过文学作品观看上海”的研究上。

韩国汉学:上海文学的研究成果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都市文化的最初发源地和栖息地,中国近现代文学艺术在最初诞生以及早期发展阶段也是以上海为中心的。一般情况下,近现代文学总是以大都市市民为主要读者,而要把都市大众当作基本读者则必须借助媒体的力量。经济发展对兴盛上海都市文学大有裨益。首先,读者群增加,与之相应的就是文学刊物盛行。按照范伯群的考察,1949年之前中国曾掀起过三次文学刊物高潮:

第一次以1902—1907年的《新小说》和《绣像小说》等杂志为代表刊物;第二次以1909—1917年《小说时报》和《小说大观》等为代表刊物;第三次以1921年的《小说月报》《礼拜六》,以及《紫罗兰》等为代表刊物。(1)这些杂志大部分在上海发行。实际上,被鲁迅称之为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官场现形记》,其作者李伯元不但接任了大型报社《指南报》(1898年6月6日创刊)的主笔,也是中国最早的小报《游戏报》(1897年6月24日创刊)的主编,他在当时掀起了小报的热潮。此后至辛亥革命之前,大约40种小报在上海刊发,反映了近现代工商业的繁荣和大都市的繁盛的社会小说——四大谴责小说,就在小报上连载。(2)

上海的学术、文学也堪称处于近现代中国的中心地位。被李泽厚称为中国近代三大先进思潮之一的维新变法,其先驱者龚自珍、魏源、冯桂芬、王韬等人的事业皆从上海发轫,主张维新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也在这里宣传变法,提倡改良主义文学。革命派的柳亚子、苏曼殊章太炎等在此结社、兴学、办报,提出了爱国主义文学的主张。(3)

北京作为政治的中心,形成了高雅文化的主流,许多作家在此写作严肃文学。与之相对,作为中国经济的心脏、大众文化的中心——上海则是开放和前卫的。五四新文学运动虽从北京开始,但其大部分成果却是在上海展露。1920年至1930年间,左翼文学的中心也是上海。1930年至1940年,以“新感觉派”为中心的都市文学也在上海迎来了巅峰。“文革”后,赤裸裸地呈现伤痕的“伤痕文学”以及反思受伤原因的“反思文学”,在上海掀起了新的风潮。上海知识分子代表王晓明与陈思和主导了“重写文学史”(1988)和“人文学危机”(1993)等论争。在上海成长的、将上海和上海人形象化的王安忆和1940年代的张爱玲一起崭露头角,成为理解近现代上海的重要作家。王安忆的代表作《长恨歌》(1995)克服了迎合了西方文学市场殖民想象的“上海怀旧”,充实地再现了纯真素朴的旧上海,被评价为“都市的民间叙事”。(4)网络时代,以新媒体为基础,让中国迅速沸腾的最初网络文学(5)网站“榕树下”(6)也始于上海。现在最大的网络文学平台——盛大文学股份有限公司的本部也设在上海。

1949年以前,上海电影史似乎就是中国电影史这个圆圈中勾勒出的圆心。说上海文学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丝毫不为过。一部分学者还单独讨论过上海文学。陈伯海和袁进主编的《上海近代文学史》(1993)是最早出版的上海文学史,都市和文化特征联系起来的上海近代文学被分为诗、小说、戏剧分别展开论述。(7)杨剑龙的《上海文化和上海文学》(2007)主要汇集论述了通俗文学这一有代表性的上海文学现象、代表性流派“新感觉派”以及上海作家。(8)杨扬等的《海派文学》(2008)和海派文化相关,论述了给予上海文学影响的要素、刊物、作家、作品等。(9)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文学通史》(2005),这部论著上下卷共1172页,十分厚重,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个构成部分,可谓纵通古今,横连中外。向内沟通了上海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向外沟通了文学本体和社会历史的血肉联系。(10)但赋予其“通史”的意义之余,也有可商榷之处。上海是一座近代城市,古代史中“上海”这一概念尚未形成。具体到古代文学史,分为南北各作说明可能更为恰当。除此之外,最近出版了《画说上海文学》(11)这样的入门书,该书具有按照文本分类解题的性质。但是就像讨论韩国近现代文学史时不单独讨论“首尔文学”一样,上海文学也不能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分离。尤其是单独考察上海文学,似乎并非明智之举。

把上海和文学联系起来的又一个办法是“文学上海”。王德威表示“小说记录了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相比“历史和政治论述中的中国,小说反映的中国更真实、实在”。(12)在这一背景下,他提出了“小说中国”的概念。笔者也认为:“中国的近现代小说在理解中国近现代史方面,具有最丰富有趣的史料性质。”(13)着眼于此,曾提出“通过地安门观看天安门”的类比,目的是通过小说理解中国近现代史。陈思和在分析王安忆的《长恨歌》时也使用了“文学上海”(14)这样的表述。所谓“文学上海”是指文学中的上海,是再现上海的文学作品。

应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王光东教授之请,我们对韩国上海文学研究状况进行了考察,大致将其分为两个领域——“韩国/朝鲜作家的上海经验”和“文学上海”。后者又分为“作品研究”和“刊物研究”。本次计划将重点放在了“文学上海”即“通过文学作品观看上海”的研究上。还包括一篇关于韩国/朝鲜作家的文章和一篇关于刊物的文章。因为将焦点放在了“文学上海”上,所以按照作品所涉及的时代顺序进行了编排。本书还收录了一篇研究文学人类学可能性、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的文章,将其安排在最后。韩国的上海文学研究谈不上足够深厚,但是这样汇总起来也比较有韩国特色,尤其表现在“文学上海”的研究上。

外国人撰写汉语文章,一般先写母语,再翻译成汉语。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的狄霞晨博士细心校对我们的文章,特表示谢意!

期待江湖诸贤的指正!

林春城

2021年4月30日识于青松

(1) 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6、9章。

(2) 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章。(www.daowen.com)

(3) 邱明正主编:《上海文学通史(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页。

(4) 随后,20世纪末新生代作家卫慧在《上海宝贝》(1999)和《我的禅》(2004)等作品中勾勒了上海白领阶层的欲望和消费文化。

(5) 王晓明总览近十五年的中国文学,将其大致分为纸面文学和网络文学。纸面文学又分为严肃文学、新资本主义文学、第三方向;网络文学是以盛大文学为代表的网站文学、博客文学、手机文学等,可谓“六分天下”。王晓明《六分天下:今天的中国文学》,《文学评论》2011年第5期。

(6) 早期网络文学的代表网站。于1997年秋季由在美华侨朱威廉个人发起,1999年正式公司化运作。参见七格、任晓雯:《神圣书写帝国》,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第3—4页。

(7) 陈伯海、袁进主编:《上海近代文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8) 杨剑龙:《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9) 杨扬、陈树萍、王鹏飞:《海派文学》,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年。

(10) 邱明正主编:《上海文学通史(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15页。

(11) 陈青生主编:《画说上海文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

(12) 王德威:《小说中国——晩清到当代的中文小说》,台北:麦田出版,1993年,第3页。

(13) 林春城:《通过小说观看现代中国》,首尔:钟路书籍,1995年,第6页。

(14) 陈思和:《怀旧传奇与左翼叙事:<长恨歌>》,载《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