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寻苏州中心:智造密码助力80家设计单位的匠心之作

探寻苏州中心:智造密码助力80家设计单位的匠心之作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州中心项目体量庞大、业态众多、功能复杂,涉及的专业设计繁复,共有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家设计单位参与其中,协力绘制这张宏伟的蓝图。正是在项目管理团队、各领域专家和众多设计单位的通力协作下,苏州中心最终将“城市共生”的理念完美落地,使其绽放于金鸡湖畔。

探寻苏州中心:智造密码助力80家设计单位的匠心之作

苏州中心项目管理团队与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家设计单位,协力绘制项目宏伟蓝图,让“城市共生”的理念完美落地。

秉承着苏州工业园区“争第一、创唯一”的创新基因,苏州中心这个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核心地块的项目,从启动之初就决心要打造成一个领先于国内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城市综合体。为了达到这个目标,10余家全球顶尖的设计单位分别被邀请参与总体设计、商业设计和景观设计竞标。经过2个多月的综合考量比选,最终3家设计单位脱颖而出,确定由日本日建设计担纲项目总体设计,由英国Benoy担纲商业建筑设计,由美国SWA担纲整体景观设计。苏州中心项目体量庞大、业态众多、功能复杂,涉及的专业设计繁复,共有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家设计单位参与其中,协力绘制这张宏伟的蓝图。

项目的规模性和复杂性对设计工作的专业细分和协同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同时,多国家、多专业、多团队的设计模式也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和挑战。不同国家设计单位的协同,不同设计专项的配合,工作机制的确定、工作界面的划分、设计标准的制定、设计细节的把控……这一系列纷繁复杂的统筹协调,背后必然需要一个强大的设计管理团队和先进的设计管理理念支撑。苏州中心项目管理团队正是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不断创新,逐步建立完善起一个成效卓著的管理体系。

一是有效引领设计方向。即使同一位设计师,在不同项目中也会发挥出不同水准,特别是在可塑性极强的综合体项目上。因此,业主对项目的准确定位和对设计标准的引导、贯彻,成为确保项目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苏州中心在规划设计之初,就组织顾问机构开展大量专项研究分析,确保项目开发建设标准处于国内领先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并遴选出与项目需求和定位相匹配的设计单位。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苏州中心项目管理团队凭借着对市场的敏锐判断,和对项目背景与愿景的深刻理解,始终坚持着“第一性”“唯一性”的高标准、严要求,引领设计师们不断突破自我,推陈出新。项目管理团队和设计师们在困惑、坚持和碰撞的相互交织中,最终形成了令人满意的设计成果。

二是有机调配设计团队。在项目规划设计的快速推进中,苏州中心项目管理团队时刻需要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设计师们交流沟通、紧密合作。国际一流的设计“联合国”给项目带来了全新的碰撞和四射的火花,但时差带来的工作时间冲突,多国家导致的语言沟通困难、思维方式差异、标准理解偏差……都给设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为了有机调配分别来自北美、欧洲、亚洲的设计单位,项目管理团队巧妙利用时差,激发全球设计师们玩起了24小时不间断的“接力游戏”。相对于设计进度的配合,协调解决参与者众多引起的工作重叠和界面冲突则是更大的挑战。为了进一步提高设计效率,设计管理团队采取了确定牵头单位或个人协调各相关设计顾问、划分合理设计工作界面、制定统一技术标准等多种方法来进行设计管理,确保各设计单位高效、同步、有序地开展工作。

设计单位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

苏州中心一角(设计手绘图)(www.daowen.com)

凤园(设计手绘图)

地景桥(设计手绘图)

“未来之翼”就是项目管理团队与专业设计单位、各领域专家通力合作的一个典范。日建设计在概念设计阶段就大胆地提出设想,用流动的肌理塑造出一个连接城市天际与建筑群的灵动空间;Benoy建筑师以“凤凰展翅”的寓意赋予了钢结构屋面灵动的造型和鲜活的生命力;SBP结构工程师将建筑师的想象力逐渐变为可能,他们采用四边形结构网壳和树状结构,让轻盈飘逸的屋盖“悬浮”在建筑群之间。精妙的设计成果经过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重点实验室的2次风洞试验,证明了其完全能适应CBD周边复杂的风环境。设计单位与相关专家相互碰撞、协同推进,最终才能让世界上最大的整体式自由曲面网壳屋面“未来之翼”得以完美展现。

三是积极推进技术攻关。整体开发的特殊性和多业态交织的复杂性,为设计管理带来了不少技术难题,而全方位的创新在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设计效果的同时,很多时候也超越了设计师的既往经验。设计效果如何?能否最终落地?成本是否可控?……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对此,除了委托相关单位进行设计研究外,项目管理团队还构建了一套将“立意”和“利益”有效结合的高效技术攻关机制,即以苏州中心项目管理团队为核心,邀请国内外院士牵头,相关领域顶尖专家和政府专家联动,共同开展专题研究分析和专家评审,在充分考虑必要性,严格论证可行性和有效控制性价比的基础上,力求取得最佳设计效果,快速推动设计进展。

在项目整体规划过程中,苏州中心邀请马国馨院士牵头对项目形态设计与中轴线、CBD整体建筑形态和城市天际线的协调做了深入研究,最终达到提升中心城区整体城市形象的目标与效果;在项目交通分析过程中,由日建设计会同上海交通研究所、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对区域交通组织,星港街隧道与地下环道位置、规模及连通方式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并经专家评审后实施;在未来之翼设计过程中,邀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重点实验室对CBD风环境、风荷载和风振响应等进行全面研究,最终确认了复杂风环境下的计算参数;在跨街天桥设计过程中,邀请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Leslie E.Robertson和美国纽约州科学院院士Saw Teen See对跨街天桥的结构方案进行把控和论证,妥善解决了天桥结构选型、落柱,以及与周边拟建、已建设施设计融合的矛盾点;在空中花园设计过程中,联合景观设计单位共同对景观效果,建筑、景观防排水及绿植存活率等进行了反复研究,解决了空中花园与周边景观、交通、市政等资源整合的需求,提升了CBD区域的整体环境和绿量……

正是在项目管理团队、各领域专家和众多设计单位的通力协作下,苏州中心最终将“城市共生”的理念完美落地,使其绽放于金鸡湖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