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实用教程:自我意识的结构及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实用教程:自我意识的结构及影响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个人对自己的生理的、社会的、心理的种种意识也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并且是互相影响的。因此,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和对自身与别人以及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包括自尊、自信、自卑、自我效能感。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包括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等。因此,投射自我又称为镜中自我。

大学生心理健康实用教程:自我意识的结构及影响

1.内容上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生理自我(physical self)是指个人对自己生理状况的意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爱护感和认同感等;这些意识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的。生理自我使一个人把自我和非我区别开来,即将自己从客观事物中区别出来,意识到自己不是别人,自己的生存是寄托在自己的躯体上的。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

如:对体重、身高、身材、容貌等体像和性别方面的认识,对身体的痛苦、饥饿、疲倦等的感觉。

社会自我(social self)是指个人对自己社会性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中各种角色、地位、权利、义务等的意识。社会自我是随着社会化进程,在个体逐渐学习角色并实践角色的过程中出现的。

如:自己在朋友、同学、家庭、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心理自我(psychological self)是指个人对自己心理方面的意识,包括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智力、性格、气质、动机、需要、态度、信念、理想、价值观和行为等。个人对自己的生理的、社会的、心理的种种意识也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并且是互相影响的。心理自我是与社会自我同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也构成了每个人独特的自我的形式和内容。如:能力、知识、情绪、气质、性格、理想、信念、兴趣、爱好等。

因此,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和对自身与别人以及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

2.形式上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中的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包括自尊、自信、自卑、自我效能感。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包括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等。(www.daowen.com)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如下表所示:

3.自我观念上分: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也称为现实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中的我的认识。(客观存在)

投射自我:是个人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如想象他人心目中自己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自我感。因此,投射自我又称为镜中自我。现实自我与投射自我不一定是相同的,两者之间可能会有距离。当这个距离加大时,个体就会觉得自己不为别人所理解,因而容易产生隔阂,甚至发生冲突。(主观映像)

现实自我与投射自我一致:个体产生加快自我发展的倾向;反之,个体会感到别人不理解自己,或试图改变现实自我。

理想自我:也称为理想我,是个人对将来自我的构想,如个人将来的生活目标、抱负、成就以及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理想我是个人追求的目标,不一定与现实自我一致。但理想我对个人的认识、情绪和行为影响很大,是个人活动的动力和参照系。(主观映像)

理想自我建立在现实自我基础上,符合社会期望:自我意识获得快速发展。

三者有矛盾:引起个体内心混乱,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请不要用“理想的我”来贬损“真实的我”。真实的我,也许不是十全十美,但却自有强大的魅力在其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