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PC建筑的结构体系是: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和筒体结构。没有剪力墙结构。
2)框-剪结构的剪力墙位置上下对应。剪力墙处的框架结构梁做成与剪力墙同宽的暗梁。
3)地下室、首层或与标准层不一样的底部裙楼、顶层楼盖采用现浇混凝土;框-剪结构和筒体结构中的剪力墙也现浇。
4)构件拆分的结构原则是在应力小的地方拆分。
5)结构连接方式是套筒灌浆和后浇筑区结合的方式。楼盖为叠合楼板或预应力叠合楼板。
6)梁的结合面以键销为主;柱的结合面以粗糙面为主。
7)对结构构件连接接缝处进行受剪承载力验算。
8)超高层建筑(即高60m以上建筑),柱、梁结构体系的连接节点避开塑性铰位置,即不在塑性铰位置设置套筒连接。塑性铰位置包括:梁端部、1层柱底和最顶层柱顶。
9)避免非结构构件对主体结构的刚性影响和两者受力状态复杂化。对附着在主体构件上的非结构构件,如为减小窗洞面积而设置的梁、柱翼缘,与相邻主体构件之间断开。
10)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最低为设计强度标准值21MPa,(比C30略高一些),一般构件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最高为80MPa(相当于C120以上了),柱子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最高为100MPa。一方面与装配式建筑多是超高层建筑有关,日本的超高层建筑使用寿命都在100年以上。一方面为了减小构件断面尺寸。
11)用高强度大直径钢筋。柱、梁主筋使用屈服极限490MPa以上的钢筋(相当于国内最高强度的钢筋),最高用到屈服极限1275MPa的钢筋。使用高强度大直径钢筋可以减少钢筋根数,从而减少套筒连接节点。(www.daowen.com)
12)尽量统一结构构件的断面形状和尺寸。如柱子断面尺寸尽量不变化,而是调整混凝土强度等级。底层柱子强度等级高,顶层柱子强度等级低。如此,可以减少模具类型。
13)尽量统一钢筋布置类型。如钢筋位置和间距不变,调整钢筋强度和直径,如此,可以减少与构件出筋有关的模具种类。
14)钢筋保护层。
①最小保护层。最小保护层规定:柱、梁、剪力墙为30mm,楼板、屋顶、非剪力墙墙板为20mm。
②设计保护层。最小保护层是必须确保的保护层,并不是设计保护层。设计保护层要加上制作施工可能的误差。
对于现场浇筑混凝土,保护层增加10mm。
对于预制构件,因为在工厂质量可以控制得好一些,保护层增加5mm。
对于有钢筋伸入后浇混凝土区的预制构件,其保护层应当按照现浇混凝土增加10mm。
③套筒保护层。有套筒连接的钢筋,保护层从套筒外皮或箍筋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