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叠合板连接技术指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与拆分设计

叠合板连接技术指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与拆分设计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规范规定叠合板之间连接分为分离式接缝和整体式接缝连接。2)《装规》6.6.6条规定:双向叠合板板侧的整体式接缝宜设置在叠合板的次要受力方向上且宜避开最大弯矩截面,可设置在距支座0.2L~0.3L尺寸的位置。国内的叠合楼板的整体式接缝,一种情况是双向板之间连接使用,另一种情况是为了避免裂缝而采取后浇带的连接方式。

叠合板连接技术指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与拆分设计

(1)规范规定

叠合板之间连接分为分离式接缝和整体式接缝连接。

1)《装规》6.6.5条,单向叠合板板侧的分离式接缝宜配置附加钢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接缝处紧邻预制板顶面宜设置垂直于板缝的附加钢筋,附加钢筋伸入两侧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d为附加钢筋直径)。

②附加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预制板中该方向钢筋的截面面积,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如图5-18所示。

2)《装规》6.6.6条规定:双向叠合板板侧的整体式接缝宜设置在叠合板的次要受力方向上且宜避开最大弯矩截面,可设置在距支座0.2L~0.3L尺寸的位置(L为双向板次要受力方向净跨度)。接缝可采用后浇带形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后浇带宽度不宜小于200mm。

②后浇带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可在后浇带中焊接、搭接连接、弯折锚固。

③当后浇带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在后浇带中弯折锚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叠合板厚度不应小于10d,且不应小于120mm(d为弯折钢筋直径的较大值)。

B.接缝处预制板侧伸出的纵向受力钢筋应在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内锚固,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两侧钢筋在接缝处重叠的长度不应小于10d,钢筋弯折角度不应大于30°,弯折处沿接缝方向应配置不少于2根通长构造钢筋,且直径不应小于该方向预制板内钢筋直径,如图5-19所示。

978-7-111-58744-6-Chapter05-21.jpg

图5-18 单向叠合板板侧分离式拼缝构造示意图

1—后浇混凝土叠合层 2—预制板 3—后浇层内钢筋 4—附加钢筋

978-7-111-58744-6-Chapter05-22.jpg

图5-19 双向叠合板整体式接缝构造示意图

1—通长构造筋 2—纵向受力钢筋 3—预制板 4—后浇混凝土叠合层 5—后浇层内钢筋

3)《装标》5.5.4条规定:双向叠合板板侧的整体式接缝宜设置在叠合板的次要受力方向上且宜避开最大弯矩截面。接缝可采用后浇带形式(图5-20),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后浇带宽度不宜小于200mm。(www.daowen.com)

②后浇带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可在后浇带中焊接、搭接连接、弯折锚固、机械连接。

③当后浇带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在后浇带中搭接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预制板板底外伸钢筋可为直线形(图5-20a)时,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规》的规定。

B.预制板板底外伸钢筋端部为90°或135°弯钩(图5-20b、c)时,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规》有关钢筋锚固长度的规定,90°和135°弯钩钢筋弯后直段长度分别为12d和5dd为钢筋直径)。

4)当有可靠依据时,后浇带内的钢筋也可采用其他连接方式。

978-7-111-58744-6-Chapter05-23.jpg

图5-20 双向叠合板整体式接缝构造示意

a)板底纵筋直线搭接 b)板底纵筋末端带90°弯钩搭接 c)板底纵筋末端带135°弯钩搭接

(2)国外叠合板连接做法

日本的叠合板连接做法如图5-21所示;欧洲的叠合板连接做法如图5-22所示。

978-7-111-58744-6-Chapter05-24.jpg

图5-21 日本叠合板连接

978-7-111-58744-6-Chapter05-25.jpg

图5-22 欧洲叠合板连接

(3)关于叠合板接缝的讨论

国外没有整体式接缝的做法,楼板不出钢筋,自动化程度较高。对于住宅而言都是采用有吊顶装修装配式建筑

国内的叠合楼板的整体式接缝,一种情况是双向板之间连接使用,另一种情况是为了避免裂缝而采取后浇带的连接方式。

笔者认为靠整体式接缝来解决楼板裂缝问题是不可取的,只是延缓了裂缝的时间,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而且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施工效率。解决办法有两种,一种是管线分离做吊顶,《装标》中也提倡装配式建筑要精装修;另一种是采用整间板的叠合楼板,效率高。如果以上这两种方式都做不到的话,笔者建议不要为了装配式而装配式,楼板采取现浇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