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主要设计内容与阶段的200个问题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主要设计内容与阶段的200个问题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进行结构拆分设计,选定可靠的结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节点和后浇混凝土区的结构构造设计,设计结构构件装配图。方案设计阶段结构设计内容在方案设计阶段,结构设计师需根据PC结构的特点和有关规范的规定确定方案。装配整体式结构拆分是设计的关键环节。我国现行行业标准规定装配式建筑一层宜现浇,顶层楼盖现浇,如此已经避免了柱的塑性铰位置有装配式连接节点。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主要设计内容与阶段的200个问题

必须强调:PC建筑结构设计绝不是按现浇混凝土结构设计完后,进行延伸与深化;绝不仅仅是结构拆分与预制构件设计;也绝不能任由拆分设计机构或PC构件厂家自行其是。

PC建筑的结构设计虽然不是另起炉灶自成体系,基本上也须按照现浇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计算,以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以下简称《混规》)、《高规》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以下简称《抗规》)等结构设计标准为基本依据,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有自身的结构特点,国家标准《装标》和行业标准《装规》有一些不同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规定,这些特点和规定,必须从结构设计一开始就贯彻落实,并贯穿整个结构设计过程,而不是“事后”延伸或深化设计所能解决的。

(1)PC设计的主要内容

PC结构设计主要包括:

1)根据建筑功能需要、项目环境条件、装配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规定和装配式结构的特点,选定适宜的结构体系,即确定该建筑是框架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还是剪力墙结构。

2)根据已经选定的结构体系,确定建筑最大适用高度和最大高宽比。

3)根据建筑功能需要、项目约束条件(如政府对装配率、预制率的刚性要求)、装配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规定和所选定的结构体系的特点,确定装配式范围,哪一层哪一部位哪些构件需要预制。

4)在进行结构分析、荷载与作用组合和结构计算时,根据装配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要求,将不同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有关规定,如抗震的有关规定、附加的承载力计算、有关系数的调整等,输入计算过程或程序,体现到结构设计的结果上。

5)进行结构拆分设计,选定可靠的结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节点和后浇混凝土区的结构构造设计,设计结构构件装配图

6)对需要进行局部加强的部位进行结构构造设计。

7)与建筑专业确定哪些部件实行一体化,对一体化构件进行结构设计。

8)进行独立预制构件设计,如楼梯板、阳台板、遮阳板等构件。

9)进行拆分后的预制构件结构设计,将建筑、装饰、水暖电等专业需要在预制构件中埋设的管线、预埋件、预埋物、预留沟槽,连接需要的粗糙面和键槽要求,制作、施工环节需要的预埋件等,都无一遗漏地汇集到构件制作图中。

10)当建筑、结构、保温、装饰一体化时,在结构图上表达其他专业的内容。例如,夹心保温板的结构图不仅有结构内容,还要有保温层、窗框、装饰面层、避雷引下线等内容。

11)对预制构件制作、脱模、翻转、存放、运输、吊装、临时支撑等各个环节进行结构复核,设计相关的构造等。

(2)方案设计阶段结构设计内容

在方案设计阶段,结构设计师需根据PC结构的特点和有关规范的规定确定方案。方案设计阶段关于装配式的设计内容包括:

1)在确定建筑风格、造型、质感时分析判断装配式的影响和实现可能性。例如,PC建筑不适宜造型复杂且没有规律性的立面;无法提供连续的无缝建筑表皮。

2)在确定建筑高度时考虑装配式的影响。

3)在确定形体时考虑装配式的影响。

4)一些地方政府在土地招拍挂时设定了预制率的刚性要求,建筑师和结构设计师在方案设计时须考虑实现这些要求的做法。

(3)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阶段,结构设计关于装配式的内容包括:

1)与建筑师确定预制范围,哪一层、哪个部分预制。

2)因装配式而附加或变化的作用与作用分析。

3)对构件接缝处水平抗剪能力进行计算。

4)因装配式所需要进行的结构加强或改变。

5)因装配式所需要进行的构造设计。

6)依据等同原则和规范确定拆分原则。

7)确定连接方式,进行连接节点设计,选定连接材料。

8)对夹心保温构件进行拉结节点布置、外叶板结构设计和拉结件结构计算,选择拉结件。

9)对预制构件承载力和变形进行验算。

10)将建筑和其他专业对预制构件的要求集成到构件制作图中。

(4)结构拆分设计

1)拆分原则。装配整体式结构拆分是设计的关键环节。拆分基于多方面因素:建筑功能性和艺术性、结构合理性、制作运输安装环节的可行性和便利性等。拆分不仅是技术工作,也包含对约束条件的调查和经济分析。拆分应当由建筑、结构、预算、工厂、运输和安装各个环节技术人员协作完成。

建筑外立面构件拆分以建筑艺术和建筑功能需求为主,同时满足结构、制作、运输、施工条件和成本因素。建筑外立面以外部位结构的拆分,主要从结构的合理性、实现的可能性和成本因素考虑。

拆分工作包括:

①确定现浇与预制的范围、边界。

②确定结构构件在哪个部位拆分。

③确定后浇区与预制构件之间的关系,包括相关预制构件的关系。例如,确定楼盖为叠合板,由于叠合板钢筋需要伸到支座中锚固,支座梁相应地也必须有叠合层。

④确定构件之间的拆分位置,如柱、梁、墙、板构件的分缝处。

2)从结构角度考虑拆分。从结构合理性考虑,拆分原则如下:

①结构拆分应考虑结构的合理性。如四边支承的叠合楼板,板块拆分的方向(板缝)应垂直于长边。

②构件接缝选在应力小的部位。

高层建筑柱梁结构体系套筒连接节点应避开塑性铰位置。具体地说,柱、梁结构一层柱脚、最高层柱顶、梁端部和受拉边柱,这些部位不应做套筒连接。日本鹿岛的装配式设计规程特别强调这一点。我国现行行业标准规定装配式建筑一层宜现浇,顶层楼盖现浇,如此已经避免了柱的塑性铰位置有装配式连接节点。避开梁端塑性铰位置,梁的连接节点不应设在距离梁端h范围内(h为梁高),如图2-1所示。

④尽可能统一和减少构件规格。

⑤应当与相邻的相关构件拆分协调一致。如叠合板的拆分与支座梁的拆分需要协调一致。

3)制作、运输、安装条件对拆分的限制。从安装效率和便利性考虑,构件越大越好,但必须考虑工厂起重机能力、模台或生产线尺寸、运输限高限宽限重约束、道路路况限制、施工现场起重机能力限制等。

①重量限制。(www.daowen.com)

A.工厂起重机起重能力(工厂航吊一般为12~24t)。

978-7-111-58744-6-Chapter02-1.jpg

图2-1 结构梁连接点避开塑性铰位置

B.施工塔式起重机起重能力(施工塔式起重机一般为10t以内)。

C.运输车辆限重一般为20~30t。

此外,还需要了解工厂到现场的道路、桥梁的限重要求等。

数量不多的大吨位PC构件可以考虑大型轮式起重机,但轮式起重机的起吊高度受到限制。

表2-1给出了工厂及工地常用起重设备对构件质量限制。

2-1 工厂及工地常用起重设备对构件质量限制

978-7-111-58744-6-Chapter02-2.jpg

(续)

978-7-111-58744-6-Chapter02-3.jpg

注:本表数据可作为设计大多数构件时参考,如果有个别构件大于此表重量,工厂可以临时用大吨位轮式起重机;对于工地,当吊装高度在轮式起重机高度限值内时,也可以考虑轮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以本系列中最大臂长型号作为参考,制作该表,以塔式起重机实际布置为准。本表剪力墙板以住宅为例。

②尺寸限制。

A.运输对尺寸的限制。表1-4给出了运输对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尺寸的限制。

除了车辆限制外,还需要调查道路转弯半径、途中隧道或过道电线通信线路的限高等。

B.工厂模台尺寸对尺寸的限制。表2-2给出了工厂模台尺寸对PC构件的尺寸限制。

2-2 工厂模台尺寸对PC构件尺寸限制

978-7-111-58744-6-Chapter02-4.jpg

注:本表数据可作为设计大多数构件时的参考,如果有个别构件大于此表的最大尺寸,可以采用独立模具或其他模具制作。但构件规格还要受吊装能力、运输规定的限制。

③形状限制。一维线性构件和二维平面构件比较容易制作和运输,三维立体构件制作和运输都会麻烦一些。

(5)构件制作图

1)PC制作图设计内容。PC构件制作图设计内容包括:

①各专业设计汇集。PC构件设计须汇集建筑、结构、装饰、水电暖、设备等各个专业和制作、堆放、运输、安装各个环节对预制构件的全部要求,在构件制作图上无遗漏地表示出来。

②制作、堆放、运输、安装环节的结构与构造设计。与现浇混凝土结构不同,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需要对构件制作环节的脱模、翻转、堆放,运输环节的装卸、支承,安装环节的吊装、定位、临时支承等,进行荷载分析和承载力与变形的验算。还需要设计吊点、支承点位置,进行吊点结构与构造设计。这部分工作需要对原有结构设计计算过程了解,必须由结构设计师进行或在结构设计师的指导下进行。

现行行业标准《装规》要求:对制作、运输和堆放、安装等短暂设计状况下的预制构件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的有关规定。制作施工环节结构与构造设计内容包括:

A.脱模吊点位置设计、结构计算与设计。

B.翻转吊点位置设计、结构计算与设计。

C.吊运验算及吊点设计。

D.堆放支承点位置设计及验算。

E.易开裂敞口构件运输拉杆设计。

F.运输支撑点位置设计。

G.安装定位装置设计。

H.安装临时支撑设计等。

③设计调整。在构件制作图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需要对原设计进行调整,例如:

A.预埋件、埋设物设计位置与钢筋“打架”,距离过近,影响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时,需要对设计进行调整。或移动预埋件位置,或调整钢筋间距。

B.造型设计有无法脱模或不易脱模的地方。

C.构件拆分导致无法安装或安装困难的设计。

D.后浇区空间过小导致施工不便。

E.当钢筋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需要采取加钢筋网片等防裂措施。

F.当预埋螺母螺栓附近没有钢筋时,须在预埋件附近增加钢丝网或玻纤网防止裂缝。

G.对于跨度较大的楼板或梁,确定制作时是否需要做成反拱。

2)“一图通”原则。所谓“一图通”,就是对每种构件提供该构件完整齐全的图样,让工厂技术人员从不同图样去寻找汇集构件信息,不仅不方便,最主要的是容易出错。

例如,一个构件在结构体系中的位置从平面拆分图中可以查到,但按照“一图通”原则,就应当不怕麻烦再把该构件在平面中的位置画出示意图“放”在构件图中。

“一图通”原则对设计者而言当然不只是鼠标单击一下“复制”图样数量会增加那么简单。但对制作工厂而言,却会带来极大的方便,也会避免遗漏和错误。PC构件一旦有遗漏和错误,到现场安装时才发现,就无法补救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之所以强调“一图通”,还因为PC工厂不是施工企业,许多工厂技术人员对混凝土在行,对制作工艺精通,但不熟悉施工图,容易遗漏。

把所有设计要求都反映到构件制作图上,并尽可能实行一图通,是保证不出错误的关键原则。汇集过程也是复核设计的过程,会发现“不说话”和“撞车”现象。

每种构件的设计,任何细微差别都应当表示出来。一类构件一个编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