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20世纪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量子力学的发现革新了科学界的思维方式,化学与生物化学成为人类造物的工具,由此引发了材料科学的巨大进步。微电子学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记忆储存、分析整理以及前景预测,也重新设计了人们工作的形式。并且,自从能源与环境问题得到更广泛的关注之后,对生活本质在伦理范畴内如何延续下去的追问也更多了。人们不断提高对健康问题以及生活水平的关注,导致了工作时间的整体压缩,使劳动力成为宝贵的资源。机械化的进步使得通过繁复的人力来实现产品产量与质量提升的古老公式成为过去,信息化技术加入生产过程进一步加快了产品的生产速度,同时保证了产品的品质。
就在众多工业部门都从机器制造以及信息化技术中受益匪浅时,建筑业的进步却依旧迟缓。正如克里斯·亚伯(Chris Abel)在《建筑与个性》(Architecture and Identity)中开篇所指出的那样:“很少有人意识到建筑工业已经到了一个生产制造的时代,即使是从它的字面意思上来说。相比较其他工业部门,建筑物的生产似乎永远限于过时的实践当中,无法反映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式。”[1]为什么建筑业不能像汽车、飞机、电子等制造领域迅速地进入全面的工业化生产进程?尽管建筑产品大部分都实现了工厂化生产,建造也采用了先进的机械化工具,但手工艺却依然占据不小的比重,能够完全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建筑类型是有限的。
为什么建筑工业的发展不能像其他制造产业完全覆盖建筑的所有类型呢?显然,建筑的特殊性使其可以选择更多的生产制造方式——手工或者机器。汽车、电脑、手机这些工业产品最大的特征就是它们是完全的来自工厂生产线的产物,作为同一批次的产品,它们是完全一样的通用产品,它们必须由机器生产。而建筑则不然,即便不通过机器,建筑也可完全由手工的方式实现建造,并且由于体量的限制,终端建筑产品很少可以完全工厂化制造的方式进行生产,最终的建造依然要在现场完成。(www.daowen.com)
从前端的概念设计到下游的物质实施阶段,在这个复杂的建造流程中产生的不同部门(政府、雇主、设计部门、建造承包商等)之间的意见,以及地域经济、意识形态、技术差异等等都使得建筑产品的通用化变得非常困难。毕竟,建筑不是一种“快速消费”的迭代产品,任何一次谨慎地设计、生产和建造都是为了获得长久的、高品质的用户体验。因此,虽然最大限度地利用标准的生产制造工艺是理想的生产模式,但为了满足不同环境和性能要求,特定的制造也是必不可少的。标准化与定制就是建筑产品生产制造的“双轮”,它们在相互协调中共同推进建造技术的发展;而如何实现大量性生产的同时满足特定需求成为不同的技术手段在建造过程中交织与融合的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