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程:撰写职业规划书的主要原则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程:撰写职业规划书的主要原则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既要考虑个人的因素,也要自觉服从社会需要。因此社会政治、文化的变化发展也是职业生涯规划分析评价的内容之一。对社会的一般性宏观分析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内容,决定着个人职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制定方案、采取措施及最终实现的目标。所以确立一个值得为之努力的职业理想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通过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了解,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从而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及行动方案。职业目标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还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及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

案例导学

我的职业生涯该如何规划

小卫是一家重点院校的本科学生,今年大三,进学校时因分数偏低,虽然被录取了,但被调剂到了植物学专业。在上完大一的基础课及大二的专业课后,小卫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一点也不感兴趣,了解了下就业方向更是失望。如果毕业以后去从事专业工作,那么自己将要一辈子忍受下去。如果不从事专业工作,那么自己到底要去做什么工作呢?在剩余的两年里,自己不知道该顺其自然还是应该做哪些准备?

小安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专业知识多而杂,缺乏准确就业方向。小安当时的想法只是想当管理层,但是听毕业了的学长学姐们说得多了,知道刚毕业的学生不可能一工作就做管理层,必须从基层做起。但是,这个基层范围太广,很多人做了多年基层岗位工作还是升不到管理层。自己现在已经大四了,一眨眼就毕业了,很多同学都开始找实习单位了。那么自己该怎么选择呢?自己现在学的知识出去后能帮自己就业吗?现在该做些什么事情呢?很迷茫!

(案例来源:周勤.高职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20.)

(一) 评估自我环节应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原则

评估自我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评估自我是对包括与个人相关的所有因素,如个性、性格、能力、情商及潜能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即要弄清楚自己是谁,自己想要做什么,自己能够做什么。

大学生首先应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分析,评价是认识自我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实际上,个人对自身的评价是经常进行的,但是这些评价往往是随意的、偶然的,因而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要真正全面、系统地进行自我评价必须借助于专业的职业生涯测评系统。

一个完善合理的职业生涯测评系统应当在综合管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事测量学统计学知识的基础上,对被测试者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从而使其能够了解自己的深层个性、性格、能力、特长、兴趣,分析具有的潜在优势和不足,进而提出发挥潜能、改进不足的建议。

但个人对自我的评估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即使使用职业生涯测评系统,它的结果和建议也并非完全可信和符合实际。因此,还必须将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结合起来。通过周围熟悉自己的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己获得的分析和认识会更加全面和客观。因此,大学生在制定职业规划时需要与周围的朋友、家人和专家多沟通,充分、清晰地了解自己。

(二)分析环境环节应坚持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

外部环境是个人发展的现实基础。只有立足现实,积极思考,才能认清形势,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对各种可能影响到职业的外部力量加以衡量、评估,才能保证其科学性和可能性。因此,要客观评估现实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与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认清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及环境对自己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进而相应调整自己的目标和预期,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切实可行,符合社会变化的要求和职业发展的要求。

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既要考虑个人的因素,也要自觉服从社会需要。据测算,GDP每增长1%,将会新增就业岗位100万个。因此在规划职业生涯时,首先要分析把握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一些新的经济特点、新兴产业动向对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人才需求、人才结构的变化,以便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社会的政治文化氛围也是规划职业生涯时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因为社会是个整体,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个新出台的政策可能导致一个产业的复兴或衰败。因此社会政治、文化的变化发展也是职业生涯规划分析评价的内容之一。(www.daowen.com)

对社会的一般性宏观分析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一方面,要清楚未来可能所从事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任职条件所需的知识、能力、经验和经历等,以及相适应的职业兴趣类型。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广泛搜集相关信息,同时也要积极参加职业实践,通过实地锻炼来加强自己对职业的认知。另一方面,也要从本地区和具体就业区域的角度来评估就业形势。因为大学生选择职业除了考虑职业自我属性、职业类型外,还必须考虑职业社会生态环境的差异,即组织、地区差异等因素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

(三) 确定目标环节应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

职业生涯目标是指可预期到的、有一定实现可能的规划目标,包括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内容,决定着个人职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制定方案、采取措施及最终实现的目标。要在自我评估、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理想是指引人生前进的方向和目标,能够为人的拼搏和奋斗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持。所以确立一个值得为之努力的职业理想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众多成功者的经验表明,人生是需要规划和设计的。正是由于时间有限、环境多变,大学生才需要确立职业理想,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

在确定职业目标时又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大学生由于缺乏对行业、职位详细信息的了解,体验不到真实的职业环境,经常把目标定的有些理想化,而具体行动计划又经常脱离实际。大学生希望到待遇好、环境好的单位就业,这无可厚非,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就业地域、单位属性、工资薪酬、职业目标等做出合理调整,以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变化。

(四)实施计划环节应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这里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学习、工作、训练等方面的措施。行动计划由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组成,长期计划的实现有众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大学生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趋势,不断地设定新的可操作的短期行动计划。

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在校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良好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水平是实现职业规划目标、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不能仅仅重视职业工作能力的提高,更要重视知识的储备和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反之,也有部分大学生特别重视学习,认为只要把专业知识、各种技能学习好了,就能找到好工作。比如有的大学生很注意英语要过四、六级,但是却忽视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并且大多数学生很少重视进行与职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只有经过社会实践,比如通过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才能知道自己的“所学”是不是将来的职业“所需”,自己能不能胜任工作。如果不能,那么在校期间应该尽快完善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大学生有必要通过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注意培养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某些专业能力,即重点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

(五)反馈调整环节应坚持稳定与变化相结合的原则

当今社会处于激烈的变化过程中,职业生涯规划要根据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反馈调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反馈调整主要包括职业方向的重新选择、各阶段具体目标的调整细化、实施措施与计划的修正等。因此,反馈调整是一个对自我、对社会、对职业的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定位的过程,并且这种重新认识、发现、定位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发展及时变化调整。

职业生涯规划是关系一个人一生发展的重要设计。从开始的分析评估自我、全面考察环境,到目标确立、实施计划,一般都经过了认真和慎重的考虑。因此,除非是出于特殊原因或发生意外事件,职业生涯规划一旦确定下来就应尽量保持稳定,尽可能不要做大的变动和调整。否则的话,就要重新花费精力去分析评估一系列的相关因素,重新确定目标,甚至推翻之前已经取得的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