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活动的选择、努力程度、坚持性、归因方式和情绪反应等,从而影响任务的完成。与怀疑自己学习能力的学生相比,对完成一项任务有高自我效能感的那些学生更愿意参与学习,遇到困难时坚持更久。总之,自我效能感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个体的动机与行为,支配个体对行为的控制与调节,强的自我效能感能够提高行为任务的完成率与工作质量。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活动的选择、努力程度、坚持性、归因方式和情绪反应等,从而影响任务的完成。与怀疑自己学习能力的学生相比,对完成一项任务有高自我效能感的那些学生更愿意参与学习,遇到困难时坚持更久。

(一)自我效能感影响人的行为取向与行为任务的选择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往往受制于个体的效能判断。人们往往选择自己觉得能够胜任和有信心完成的活动任务,而避开那些他们认为超出自己能力的任务。某一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越强,行为成功的可能性越大,人们越容易选择这方面的任务;反之,人们会避开那些活动任务。与此同时,自我效能感也制约着任务难度的选择,自我效能感强的个体,有较强的自信,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又具有挑战性和难度大的活动任务,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倾向于选择容易完成的活动任务。

(二)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行为的努力程度与坚持性

自我效能感强的个体,会在任务中更加投入,花费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大的努力,而且面对挑战与挫折,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坚持不懈,努力完成任务。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面对任务,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常受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的困扰,在困难面前会退缩,没有经过努力,就自我放弃。

(三)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www.daowen.com)

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在任务中过多地考虑个人的缺陷与能力不足,把困难想象得比实际更大,这种信念会使个体产生压抑、抑郁的情绪反应,过多地考虑失败的消极影响,解决问题的思路变得狭窄,这就削弱了他们对自己所拥有能力的有效发挥,从而影响行为任务的完成。相反,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在任务中,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能够充分认识和估价任务的性质和所遇到的困难等,对信息进行深层加工,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少受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的困扰。

(四)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归因方式

自我效能感也影响人们的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强的个体,倾向于将行为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而自我效能感差的个体,倾向于将行为的失败归因于能力的缺乏。

总之,自我效能感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个体的动机与行为,支配个体对行为的控制与调节,强的自我效能感能够提高行为任务的完成率与工作质量。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的个体,会选择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任务,对活动任务的完成有浓厚的兴趣,能够确立一个挑战性的目标,付出充分的努力与投入,运用更多的认知策略,并在失败后容易恢复自信,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等,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心情平静,能够冷静地思考和处理问题。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个体,容易把困难估计得比实际更大,在问题与困难面前,紧张、抑郁、思路狭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