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是随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应运而生的。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职业规划走上了国际化的舞台,使不同国家的职业指导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职业规划教育开始得比较早,一般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开始进行了,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普及。
日本文部省1953年就要求在各中学设置“职业指导主事”(专职职业指导主任),协助中学校长负责全校的职业指导工作。1958年和1960年,文部省分别对初中和高中的学习指导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在这两个大纲中,正式把“职业指导”更名为“出路指导”,目的在于使学校的职业指导与社会上的职业指导有所区别。
英国教育部门十分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社会利用各方力量为学生熟悉各种职业提供便利条件,除了各企事业单位、工厂要和学校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外,学校还注意赢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如定期举办家长培训,使家长注意对学生从小进行职业意识的灌输,锻炼学生的独立能力等。
美国是现代职业规划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一般是在相当于中国的高中二年级开始职业规划教育。在美国的教育历史上,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进行了职业生涯教育改革,对美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大体上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职业生涯指导理论的提出和基本模式的初步建立,其中以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特性—因素相匹配”理论为代表,主要强调学生的特性与职业因素相匹配。第二个发展阶段,主要强调要对学生开展就业咨询。这个阶段“指导学派”理论占统治地位,其中以美国学者威廉姆逊出版的《怎样咨询学生》为主要标志。第三个发展阶段,强调的是学生个人的发展。随着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Carl Ragers)《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一书于1942年面世,职业指导的重点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侧重开发职业素质测试的方法转变为注重职业咨询的方法。第四个发展阶段,通过把握个人人格的特征选择职业,从而达到人格与职业的匹配。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他于1959年创立了“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理论。第五个发展阶段是职业生涯指导。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美国学者金兹伯格等提出了“职业发展是一个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一致的过程”这一理论。舒伯提出“生涯发展”理论,他指出:“职业指导即协助个人发展并接受统一完整的自我形象,同时发展适当的职业角色形象,从而使个人在现实世界中接受考验并转化为实际的职业,以满足个人需要,同时造福社会。”以上职业生涯发展的几个阶段理论,后来逐渐发展为盛行至今的西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代替了职业指导的概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的许多高校在职业咨询、就业服务等方面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估、确定专业方向和择业目标,促进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地就业。(www.daowen.com)
(二)中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可以追溯到1916年的清华大学,时任校长的周诒春首次将心理测试手段引入大学生职业选择中;其后,中央大学、东南大学、沪江大学等也陆续设立了就业指导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就业的统包统配制度,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几经改革,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最终在全国普遍推行。当时各高校基本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仅是简单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其对象局限于应届毕业生,指导形式单一、内容简单,远远达不到职业发展的要求。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已经逐步形成了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基础,就业指导教育为手段的大学生职业教育体系。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把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贯穿在其学习生涯中,并从大一起就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工作能力,从而挖掘他们的潜力。学生经过大学期间的就业准备和培训,很容易在临近毕业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大致的方向或轮廓规划。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高中阶段以前是基本没有职业规划教育的,绝大部分学生在对职业发展毫无了解的时候就被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在进入大学选择专业时也很少考虑到个人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这就造成了大量学生进入高校后学习兴趣锐减,将60分当成奋斗目标,将一纸文凭作为检验学习成绩的标准。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在大量的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的同时,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因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而无法成功就业。曾经有人对北京人文、经济类综合性重点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的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规划。这组数据提醒我们,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迫在眉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