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山东海岸带地质环境特征及评价研究方法

山东海岸带地质环境特征及评价研究方法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水文计算法、现场实测法和地球化学示踪法,各种方法之间的对比实验则更是目前的热点。

在海岸带含水层咸淡水界面的100多年的探讨过程中,已经揭示了海底地下水排泄(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SGD)的存在。在理论模型中,海水以楔状体插于咸淡水界面(混合层)之下,界面之上的地下潜水则在海岸线附近比较窄的水下“缝隙”中排泄出来。但人们对海底地下水排泄的关注远不如对咸淡水界面本身和海水入侵过程的关注。这一方面是由于海底地下水排泄难以实地调查研究,另一方面则是海底地下水排泄的研究还需要海洋学、地球化学,甚至工程技术领域学者的积极参与。而近20年来该领域的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上述多学科的交叉与合作。由于海底地下水排放在量化方面的不确定性,而且研究历史不长,因此研究深度相当有限。近十多年由于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地区越来越重视,通过调查海底地下水排泄的物理机制,获得海底地下水排泄流出滨海的通量和运移路径,以及在海底边界层通过数值模型获得大陆架的化学组分,海底地下水排泄目前已成为国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其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水文算法、现场实测法和地球化学示踪法,各种方法之间的对比实验则更是目前的热点。

邱汉学、郑西来等(2001)受国家基金资助,以黄河三角洲典型地段为例,定量分析该地区地下水入海量的变化规律及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向渤海的营养盐输送及其生态环境意义方面的探讨与研究。贾国东等(2005)对“重要的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过程——海底地下水排泄”进行了系统综述。郭占荣(2005,2010)分别在厦门、青岛等海岸带取地下水样品,并在实验室进行镭(Ra)同位素测试。李海龙(2010)受国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以莱州湾、胶州湾等作为野外观测试验场地,进行海岸带水文地质学研究。(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