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Pb剖面特征与沉积速率
图3-2显示沿B2线有Z01、Z02、Z03、Z04共4个柱状样,在其北侧还有柱状样Z21。图3-3和图3-4显示这些柱状样的210Pb、137Cs、粒度组分、细粒组分、贝壳位置,以及Z01的有机碳含量。其中细粒组分包括大于5.5Φ的细粒组分和大于7Φ的细粒组分,大于5.5Φ的细粒组分是用于校正210Pb过剩值的一个组分,而大于7Φ的细粒组分是接近黏土组分的。Z01大致可识别7个灰色—黄色黏土质旋回。Z21也有灰色—黄色黏土质旋回。Z02、Z03、Z04上部为灰色沉积。Z03和Z04下部有含贝壳较多的滞留贝壳层。
图3-1 黄河1855年以来主要12次改道及河流入海口分布图(据庞家珍和司书亨,1979,修改)
图3-2 黄河三角洲斜坡至陆架区水深及沉积柱样分布图
图3-3 柱状样Z01、Z21、Z04标准化后210Pb与粒度组分关系图
图3-4 柱状样Z01、Z21、Z02、Z03、Z04的210Pb、137Cs剖面、粒度组分、X-CT图像及含贝壳情况,以及柱状样Z01的有机碳含量(图中phi=Φ)
Z01和Z21的210Pb剖面为分阶段式,每段包括210Pb向上的增大,但在顶部是减小(图3-4)。以大于5.5Φ的细颗粒组分或者大于7.0Φ的细颗粒组分为标志,可以看到,在段内细粒组分随着210Pb向上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多(或减少)。因此,这种分段变化与细颗粒组分密切相关。Z01的210Pb剖面还与有机碳含量相关:210Pb值变大时,有机碳含量也较大;反之亦然。尤其突出的是段之间的变化:段之间210Pb突然变小,随之是细粒组分的突然变少和有机碳含量的减少。从沉积特征来看,Z01和Z02都包括一些灰色泥质沉积和棕黄色泥质沉积相间的段,并有一些突变接触的面,纹层发育(图3-4)。在CT图像上,几乎没有生物扰动(图3-4)。这些沉积特征和CT图像特征说明这些沉积是一些事件性的、快速的沉积。用粒度标准化也不能消除这种阶段式的变化,所以得不到210Pb剖面向上变小的趋势。210Pb剖面不能用于估算沉积速率。
Z02的210Pb剖面局部虽然有向上变小的趋势,但是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特别是砂层(含沙量大于50%)之上90cm基本没变化。与Z01和Z21不同,Z02取样深度较大,砂层之上沉积物细而均一,这段210Pb变化也很小。CT图像显示沉积物有生物扰动。Z03和Z04的210Pb剖面有明显的衰减段,可以用来计算沉积速率。CT图像显示生物扰动强。
2.137Cs起始深度与峰值、1976年黄河改道与泥质沉积
137Cs起始深度在沉积物中一般认为是1954年。但是在黄河三角洲,结合水深变化、河道历史、沉积物变化,这里137Cs起始深度应为1976年。图3-5显示柱状样Z21的情况。在Z21的约190~210cm位置有一砂层,砂层中含贝壳,以极细砂(3~4Φ)为主。砂层上部为黏土质粉砂(上部泥),砂层下部也为黏土质粉砂(下部泥)。上部泥中含有137Cs,而砂层和下部泥不含137Cs。因为砂层本身测不出137Cs(在测试的11个柱样中,所有砂质含量大于50%的样品中都无137Cs),因此1954年的位置在含137Cs泥样位置和不含137Cs泥样位置之间。实际上,1954年位置应在砂层内。根据黄河改道历史记载,改道砂层(Z21的190~210cm砂)应形成于1934—1976年之间。1976年改道清水沟流路,因此砂层与上部泥的界面应是1976年。另外,此位置1976—2012年水深显示的淤积厚度也与该界面位置相当。因此,可以认为砂层与上部泥的界面为1976年位置。1954年的位置定在砂层下部,这是1954年的最大深度。
图3-5 Z21的137Cs、岩性变化、210Pb剖面、7Be含量及砂层粒度频率曲线图
137Cs剖面显示了由三角洲前缘至前三角洲沉积速率的快速变小。137Cs为核爆炸产生的,一般认为137Cs在沉积物中出现的位置为1954年。但是,根据沉积物变化、水深变化的综合分析,黄河水下三角洲137Cs出现的位置可能是1976年。从5个柱状样的137Cs首次出现深度来看,三角洲斜坡上的Z01达250cm,向海快速变小,Z21处为180cm,Z02处为90cm,Z03和Z04两处小于50cm。(www.daowen.com)
3.7Be与快速沉积
7Be和134Cs可用于指示短期沉积。Z01、Z02和Z03上部50cm内都没有检测到这些放射性物质,但是Z21中检测到7Be和134Cs(图3-5)。7Be(477.59 ke V)在Z21的12~14cm样品中测到,活度为3.73±2.29 Bq kg-1。134Cs在Z21的8~14cm样品中测到。7Be半衰期短,为53.37d,假设衰减4个半衰期后活度低于检出限,那么,7Be显示沉积物为200d内的沉积。因此,Z21中14cm以上的沉积物为2012年沉积的。此外,Z21孔上部80cm的226Ra/228Ra也被尝试估计沉积速率,但是226Ra/228Ra并没有很好趋势,因此未得到沉积速率值。
4.水深对比、浅地层剖面及对柱状样的综合解释
为了更好分析这些柱状样,我们将柱状样数据和水深对比、浅地层剖面结合在一起进行解释。图3-6(a)中的1976年水深数据来自孙效功等(1993);更深的区域没有1976年的测深数据,使用1958—1959年测量的数据(据“歧口河至龙口港”海图,编号11800)。这些历史数据和2012年的水深对比揭示了1976年以来沿剖面的堆积。
根据这些水深变化,柱状样位置上的堆积可以估算出来,结果见表3-1。可以看出,Z21位置的水深变化为2.0m(误差0.42m),接近于砂层上部泥的厚度(1.92m)。这个值也与137Cs起始深度1.80m接近。Z02的情况也与Z21相似。Z01岩芯的最下部也测到了137Cs,因此Z01的137Cs起始深度应该更深。从水深变化来看,Z01处1976年以来沉积了6.7m(水深变浅的值)。综合Z01、Z21和Z02,可以得到关于三角洲前缘斜坡柱状样、水深变化的模式图[图3-6(b)]。这显示1976年三角洲底部有砂层,这些砂层可能是改造形成的,也可能是从到莱州湾南岸搬运来的。多段型或均一型的210Pb剖面与三角洲的快速沉积有关。三角洲的堆积主要形成于洪水季节河流带来的沉积物,这一时期海洋动力也比较弱。137Cs活度与岩性的关系也说明上部泥形成于1954年之后,结合水深变化和岩性由砂到泥的变化,泥应是1976年以后河流改道形成的。这说明,137Cs在这些孔中的起始深度不是1954年,而是1976年。设定Z21和Z02两个柱状样上部(砂层以上)泥质的底为1976年,可以估算两个孔近期的沉积速率为5.33cm/a和2.27cm/a,而Z01的速率则根据水深变化估计为18.6cm/a。
表3-1 柱状样中砂层、137Cs起始深度、地形变化,210Pb剖面类型和沉积速率
137Cs活度与Z03则没有这种关系:在Z03砂层上部很厚一段泥中都没有137Cs,137Cs起始深度很小。137Cs起始深度在Z03和Z04中应为1954年。它们的沉积速率也由此得出(表3-1)。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得到图3-6(c),该图清楚显示了从黄河三角洲前缘至深水陆架区现代沉积(1954年以来)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急剧的,由三角洲斜坡处的6.7m变化到0.5m。沉积速率则由18.6cm/a变为0.38cm/a。
除了对B2线上柱状样进行分析外,还对黄河三角洲南侧及莱州湾柱状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见图3-7。莱州湾东侧柱状样(Z05、Z09、Z15和Z19)含较多砂层(砂质含量>50%),210Pb剖面不能给出沉积速率。三角洲南侧的Z08的210Pb误差大,衰减段不明显。此外,Z08在43cm处由下部灰色突变为上部黄色,反映事件性沉积。因此也无法依据210Pb得出沉积速率。
图3-6 黄河三角洲水深比较与浅地层剖面(a)[图3-6(a)剖面位置见图3-2中B2线];三角洲斜坡柱状样综合解释(b);由三角洲斜坡至陆架的现代沉积变化(c)
尽管如此,137Cs的起始深度很好地反映了本区的现代沉积。除顶部为砂的Z15和Z19外,其他三孔都检测到137Cs。Z05和Z09只在表层检测到137Cs,可能显示莱州湾的这些区域是细粒物质(主要是黄河物质)的输送通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