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回族伊斯兰文化的自觉运动中,先进的回族人充分认识到:“国之强盛,在民自为之,而民之自为,必人人有普通知识、国民资格,而后可以言强,可以雄飞。”[19]振兴民族教育,发展伊斯兰文化成为近代回族知识分子的共识。回协陕西省分会同样致力于回族教育工作。由于西安屡被日本飞机轰炸,有限的几所回族小学或迁往乡间或关闭停办,儿童失学状况严重,分会先开办了一个小学班,后因前来学习的人数太多,回协房屋不够,于1939年9月新学期开学之后,迁到小学习巷清真寺内,定名为小学习巷初级小学,1939年9月20日初级小学正式开课。又在化觉巷清真寺开设回族夜校,提高回族青年的文化水平。分会教务股还邀请西北公学校长孙燕翼先生在西安设立业余学校一所,日常服务管理工作由分会负责,教授回族学生,以期推动回族教育的发展和开启民智。
到20世纪50年代初,大社会的革故鼎新之变使陕西分会悄然留香于历史的风烟之中,然而陕西分会作为“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的分支机构成为我们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解读回族社会的一个历史个案和窗口。中国回教救国协会是回族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现代社团组织,它的伞网结构第一次将大分散的回族在这一特殊的历史境遇下跨地域、超越教派而统一、凝聚在一起,唤醒了民族的文化自觉,强化了内在认同与整合。同时,在这一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语境下重构、定位了宗教、民族与国家的内在关系,在御敌救国的血与火的参与中极大地强化了回族现代民族国家的自我意识和身份认同。
[原刊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注释】
[1]据查证,张学良将军1935年9月13日至1936年12月在西安;邵力子1933年5月至1936年12月任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
[2]《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宣言》,载《新华日报》1938年1月16日。
[3]《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宣言》,载《新华日报》1938年1月16日。
[4]《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宣言》,载《新华日报》,1938年1月16日。
[5]《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宣言》,载《新华日报》,1938年1月16日。
[6]《西北回民正论》创刊号,1938年3月。
[7]《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宣言》,载《新华日报》,1938年1月16日。
[8]《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宣言》,载《新华日报》,1938年1月16日。(www.daowen.com)
[9]《西北回民正论》创刊号,1938年3月。
[10]以上引文均见《中国回民救国协会陕西省分会简章》,载《西北回民正论》创刊号,1938年3月。
[12]李伟、雍际春、王三义:《抗日战争中的回族》,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1-82页。
[13]徐竟成:《活跃线上的陕西回民运动》,载《西北回民正论》第6期,1939年9月1日。
[14]《南郑回民请缨杀敌》,载《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1卷第8期。
[15]载《西北回民正论》第8期,1939年11月15日。
[16]向涛、炜戗:《“九一八”事变后西安回民的抗日救亡活动》,载《西安文史资料》第12辑,1987年。
[17]陕西省档案馆存《六卅优恤回胞五千元》案卷,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七月三日。
[18]周瑞海等:《中国回族抗日救亡史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02页。
[19]德尔基彭措、郭嵩明:《中国南方回族文化教育资料选编》,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68-17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