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宋代及以前,中国史教学与研究的藏传佛教寺院兴建历史的发展

宋代及以前,中国史教学与研究的藏传佛教寺院兴建历史的发展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藏彝走廊北部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兴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藏传佛教发展的“前弘期”,即八世纪末叶。在“前弘期”,藏传佛教已在藏彝走廊北部地区开始弘传。首传者是被誉为“点燃东方明灯的圣人”、桑耶寺首批剃度出家的“七觉士”之一的白若杂纳。王妃蔡邦萨最终发现并告发。宋代是藏彝走廊北部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的创建进入空前的活跃时期,特别是宁玛

宋代及以前,中国史教学与研究的藏传佛教寺院兴建历史的发展

藏彝走廊北部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兴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藏传佛教发展的“前弘期”,即八世纪末叶。在“前弘期”,藏传佛教已在藏彝走廊北部地区开始弘传。首传者是被誉为“点燃东方明灯的圣人”、桑耶寺首批剃度出家的“七觉士”之一的白若杂纳。白若杂纳是吐蕃时期著名的密宗大师,同时也是藏族早期著名的译经师之一。俄译师罗丹喜饶(rngog blo ldan shes rab)曾这样评价白若杂纳:“白若杂纳大师的智慧就像天空一样宽广,噶焦(噶哇·贝则‘ska bad pal brtsegs’和焦若·鲁坚赞‘cog ro kluvi rgyal mtshan’,为墀松德赞时期两位译师的简称)二师的智慧像日月一样明亮,仁钦桑布译师的智慧北像斗星一样闪耀,而我只不过是一只萤火虫而已”,这是对白若杂纳大师很高的评价。白若杂纳系梵语名,藏语称“南巴热囊则”(rnam par snang mdzad,意为遍照护、大光明),公元八世纪初(有些学者认为是公元727年)[4]出生在西藏年楚河和雅鲁藏布江汇合的年麦桑噶尔地方(myang smad zings dkar),幼名甘吉塘达(gan jag thang ta)。据《莲花生大师传》记载,白若杂纳时年八岁,由墀松德赞将其召至桑耶寺,开始学习翻译,十五岁时已经学会多门语言,并开始翻译佛经[5]后在桑耶寺受戒出家为僧,成为“七觉士”之一。墀松德赞为弘传大乘密法,遂选派白若杂纳和藏勒珠(gtsang legs grub)二人前往印度学习密法。白若杂纳一行在去往印度的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历了“十六道难关”才到达印度,在大菩提寺拜室利桑哈(shriv seng has)为师,修习大圆满法。[6]学成归来,受到赞普一行的热烈欢迎。藏史说“当白若杂纳走进(宫殿)来,赞普把自己的发辫解开,将头发铺在门槛上让白若杂纳从上面跨过。赞普还赠予马匹、金银绸缎、动物皮毛及食品等”。[7]白若杂纳开始向赞普等传授密法。但他传授密法的活动遭到来自桑耶寺学习显教的印藏僧人和以墀松德赞的王妃蔡邦萨(tshe spong bzav)为代表的苯教势力的反对。他们认为“白若杂纳在印度未得到真正的密法,而学到的是对吐蕃不利的恶咒术,应将其绳之以法”。[8]赞普墀松德赞为保护白若杂纳,派人寻得一酷似白若杂纳的乞丐,装入铜瓮内投入河中。而白若杂纳被藏匿于赞普自己的地下密室中,每晚,白若杂纳依旧给赞普传授密法。王妃蔡邦萨最终发现并告发。墀松德赞不得不将白若杂纳流放到藏彝走廊北部地区的大小金川一带,即藏史中所说的擦瓦绒地区(tsha ba rong)。白若杂纳到来这一地区后,虽然也受到当时嘉绒地方首领和当地苯教势力迫害,诸如把他投到装有青蛙和虱虫的地牢里进行摧残,但是白若杂纳大师以他对佛法的虔诚之心,赢得了当地人的敬仰。从此开始,白若杂纳大师在藏彝走廊北部地区的嘉绒一带讲经说法,翻译佛经,建寺收徒。他在嘉绒地区培养的弟子益扎尼博(geyu sgra snying po)后来成了一名著名的学者。

白若杂纳在阿坝藏区弘法建寺,马尔康、大小金川、阿坝、若尔盖、松潘、黑水、理县等地都留有他的足迹。在今马尔康卓克基乡附近有名为“白若杂纳智普”(be ro tsa na sgrub phug),是当年白若杂纳大师修行的岩洞;在阿坝县哇尔玛乡,理县的维关以及毛尔盖智干(dmu dge brag rgan)神山、松潘肖包寺(ser bo)附近均有有白若杂纳大师静修的岩洞。除此,墨尔多神山是白若杂纳的主要修行之一。据说墨尔多神山有人工开凿和天然形成的岩洞一百零八处,不少岩洞里都留有白若杂纳修行的身迹、足迹和手印。在墨尔多神山的南面,有一名曰霞村铺的岩洞(gzhav tshon phug),白若杂纳曾在此修行。《墨尔多神山志》记载曰:“霞村铺岩洞的顶端是白若杂纳大师静坐修行之处,上面清楚地留有白若杂纳大师身体和头部的痕迹;霞村铺岩洞的顶部有白若杂纳大师所留的足迹,在霞村铺岩洞的脚下,有大师和弟子益扎尼博相互谦恭敬礼的头像。另一名曰科马当(vkhor ma dam)的岩洞内还留有大师的弟子益扎尼博的足印。还有一处名曰木拉卫嘎的(mu la vod ka)的山沟是白若杂纳大师修行七月之久的圣地。”[9]墨尔多神山是嘉绒地区一座名山,白若杂纳在此修行留下许多佳话和遗迹。无论这些遗迹是否真实可靠,都表达了后人对他的颂扬和怀念。与此同时,白若杂纳还在阿坝一带建造了不少寺院。据《阿坝地区宗教史要》记载,今黑水县的德青郎寺(bde chen gling)、松潘县的烟囱寺、金川县的弥勒寺等为白若杂纳大师当年所建。[10]另据《阿坝州藏传佛教寺庙概况》记载,白若杂纳在马尔康一带所建的寺院还有:席扎寺(shis bkra),坐落于马尔康县梭磨乡境内,民改前有僧三十多人,目前有四十多人。后该寺成为德格白玉寺、青海玉树白玉寺的子寺;梭磨乡还有一座宁玛派寺院也是由白若杂纳创建,即斯扎寺(si grva),约建于796年,民改前有僧六十多人;觉德寺(kyo dag)位于马尔康县白湾乡,据说是白若杂纳在自己五十七岁时所建,由此推断建寺时间大约在8世纪末叶;左威寺(gtso bo),坐落于马尔康县松岗乡,建于796年。[11]另外,白若杂纳还对一些苯教寺院进行了改宗,如马尔康县松岗乡的曲包寺(chu pho)就是由苯教改宗的藏传佛教寺院。这些寺院在建造之初规模都很小,只是一个小型庙宇而已,且均为宁玛派寺院。这批寺院是藏传佛教传入藏彝走廊北部地区后所建的最早的一批寺院,其中的大部分寺院至今犹存。位于今马尔康县梭磨乡的噶却寺(ka mchog)始建于900年左右(唐昭宗光化三年),由一位来自中印度伽耶地方的高僧仁真根桑喜饶(rig vdzin kun bzas shes rab)创建,1949年以前僧侣有三十多人。马尔康县西素寺(svi so)建于10世纪,这两座宁玛派寺院是藏传佛教后弘期以后,藏彝走廊北部地区所建的较早的寺院。(www.daowen.com)

宋代是藏彝走廊北部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的创建进入空前的活跃时期,特别是宁玛派寺院的创建尤为突出,加之从十世纪后期藏传佛教后弘期开始到11世纪,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萨迦派以及觉囊派等藏传佛教诸派别均已形成。各教派僧人不断前往藏彝走廊北部地区传教建寺,使该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的兴建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地域分布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除了宁玛派以外,噶当派和噶举派也相继传入。期间所建寺院还是以宁玛派为主,今黑水县沙石多乡的沙石多寺(sa stod)始建于1080年(宋神宗元丰三年)。创建者为三智嘉措喇嘛(bsam grub rgya mtsho),是青海白玉寺的子寺。该寺在历史上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宁玛派寺院,僧人曾一度达到五百七十多人。12世纪中叶,卓浦巴的再传弟子噶·当巴德协(ka dam pa bde gshegs,1122—1192年)在甘孜白玉县倡建噶陀寺。噶陀寺历史悠久,曾受到历代德格土司的护持,乃至发展成为康区著名的宁玛派寺院。噶·当巴德协的弟子喜饶多杰(shes rab rdo rje),原籍在嘉绒地区,于1186年(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返回故里,在今马尔康创建昌郎寺(tshangs gnas)。另有马尔康县的高亚尔寺(sgo yag,建于1095年,属宁玛派)、美多寺(me tog,建于1129年,属宁玛派)和严克寺(mnyam mkas,1089年建,宁玛派)等。从现有资料看,宋代及以前,藏彝走廊北部地区有藏传佛教寺院近二十座。除上述寺院外,尚有理县夹壁乡的禅丹寺(nsam gtan),建于11世纪,是由苯教改宗的宁玛派寺院。红原县的玛色尔寺(mag gsar,汉语将该寺名意译为持明熟解寺,宁玛派)建于公元1277年。色尔玛寺是青海同仁县班玛南卓林寺(pad ma rnam grol gling)的子寺,创建者为班智达更桑多丹旺布(pandita kun bzang stobs ldan dbang po,青海同仁县籍)。金川县观音桥区太阳河上游的仓仓寺(seng seng,宁玛派)建于1200年。壤塘县的日阿塘寺(ri we thang,宁玛派),创建于1240年。马尔康县松岗乡的南木甲寺(rnam rgyal steng)建于公元1000年左右。该寺是藏彝走廊北部地区创建较早的噶举派寺院。另据《安多政教史》记载,今甘南州临潭县流顺乡境内的圆成寺(藏语寺名为yer ba dgon bsam grub gliang,意为“如愿洲”,也被称为侯家寺)“是无与伦比的觉阿(jo bo,即阿底峡尊者)大师的一位精通五明的弟子所建。大约经二百一十一年时,圣·宗喀巴大师诞生,大明宣德皇帝(应为永乐皇帝)派遣敦请圣·宗喀巴大师和大慈法王释迦也失的使者太监侯显用许多财物维修了这座寺”。[12]以宗喀巴大师诞生于1357年推算,此寺应该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