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四十二《地理志三》载:“(肃州)又东北有威虏卫,洪武中置,永乐三年三月省。”[5]洪武三十年(1397年),会试第一的进士宋琮,“是科西北人士无一登第者,乃讦奏试官学士刘三吾等狥私不公”,“琮以三吾首举连坐,安置威虏卫”[6]。永乐三年(1405年)三月,“甲辰,并威虏卫吏卒于肃州卫,增设中右、中中二千户所”[7]。威虏卫裁并后,其吏卒归入肃州卫。
威虏卫地望在肃州东北,乾隆《府厅州县图志》,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西域考古录》《蒙古游牧记》等亦持威虏城在肃州东北之说。《边政考》肃州隘口条下记威虏城距“(肃州城)一百三十里”[8];《肃镇志》亦云:“(威虏)城在州东北一百三十里。”[9]明肃州城即今酒泉市,距离其东北约“一百三十里”之地应在今金塔县一带。此外,乾隆《重修肃州新志》则记该城在“肃州城北一百二十里”[10],因肃州城正北、西北约60公里处皆位于沙漠之中,建城条件不足,唯有东北方向有河流流经且有绿洲分布,所以该志所记威虏城亦应在今金塔县一带。又镇夷守御千户所“西北至旧威虏城一百五十里”[11],镇夷所治所即今甘肃高台县北罗城乡天城村,其西北一百五十里处所指也大致在今金塔县范围内,故威虏城在今金塔县一带无疑。
《秦边纪略》记威鲁(虏)城在“金塔寺之北”[12]。明人张雨将肃州卫境外寇路自北而南排列,威虏城恰在金塔寺前,即位于金塔寺之北。又乾隆《甘肃通志》金塔寺堡条下记威虏城“在堡北六十里”[13],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亦云:“威虏城在(金塔寺)北六十里”[14]。金塔寺位于金塔县城东南2.5公里处,自此往西北约20公里处的古城乡移庆村恰有一古城遗址,今名威虏破城,从相关记载来看,此城应是明代威虏卫城所在。该遗址平面呈正方形,城周约四里,有壕沟,深一丈,城墙残破,仅存局部。城内地表曾分布有大量的明代瓦片、石磨残块及其他遗物,城周围存有耕垦痕迹,现为甘肃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www.daowen.com)
值得一提的是,威虏卫废置后其城池并未被完全废弃。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威虏城条下云:“明初置威虏卫,寻废。嘉靖七年,番夷雅尔穆刺等内附,巡抚唐泽议于肃州迤北境外威虏旧城及天仓墩、毛目城、白城子等地散处其众。二十八年,巡抚杨博檄副使王仪等修葺威虏并金塔寺古城,添设白烟墩等城堡。”[15]雅尔穆刺即牙木兰,因其久与明朝为敌,明廷以为其归附边情重大,应谨慎安置,故将牙木兰本人远徙鄂州,其余部众则按甘肃巡抚唐泽的建议安置,利用具有现成城防条件的旧城、堡寨,将寄民散处于肃州迤北境外威虏旧城、天仓墩、毛目城等处。威虏旧城即威虏卫驻军迁走后留下的城池。至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甘肃巡抚杨博令副使王仪、参将刘勋“急乘草枯马弱之时,结营境外,次第兴工”[16],修筑添设城堡、墩台,威虏城在这次兴工中得以修葺而继续利用。
清雍正四年(1726年),吐鲁番畏兀儿因不忍准噶尔欺压归附内迁,其中“安插于金塔寺西卫(威)虏堡有两族,一为鲁谷庆户,一为皮占户”[17],与当地汉人杂处。肃州通判毛凤仪率众开渠并授民以田,雍正七年(1729年)在威虏城设立王子庄州同一员,专司水利,同时还负责“弹压威虏堡安插回民”[18]。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随着西域之底定,清廷遂于是年八月将原住牧威虏堡之回人迁归。同年,陕甘总督杨应琚募民承种肃州威虏堡回人地亩。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廷又将威虏改为金塔县,威虏城仍被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