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芦草沟下游古绿洲及古城址简况-中国史教学与研究成果

芦草沟下游古绿洲及古城址简况-中国史教学与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芦草沟下游古绿洲,位于敦煌市与瓜州县交界处,南起今截山子芦草沟出山口,北至汉长城一线,东达瓜州县南岔乡西部,西抵西沙窝以西敦煌市一棵树井子一带,南北宽10~14千米,东西长33~38千米许,总面积约420平方千米。河道、堰坝遗迹清晰,有明显的干、支、子渠之分。此外芦草沟下游古绿洲上,还发现聚落遗址多处,遗存的墓葬也较多。

芦草沟下游古绿洲及古城址简况-中国史教学与研究成果

芦草沟下游古绿洲,位于敦煌市与瓜州县交界处,南起今截山子芦草沟出山口,北至汉长城一线,东达瓜州县南岔乡西部,西抵西沙窝以西敦煌市一棵树井子一带,南北宽10~14千米,东西长33~38千米许,总面积约420平方千米。P.2005《沙州都督府图经》所记苦水(即芦草沟)、独利河水(疏勒河支津)流灌这片古绿洲南部,《通典》卷174所记“白水”(源自疏勒河干流)以及锁阳城周围汉唐古绿洲的灌溉回归水亦泄入其地。武周时期沙州刺史李无亏所建的“堰苦水以溉田”的长城堰(系仅次于马圈口堰的瓜沙地区第二大堰)亦位处这块古绿洲上,昔日河渠网织、阡陌纵横、良畴万顷的境况可以想见。

今天这片古绿洲的地表景观则为成片的弃耕地伴有少许吹扬灌丛沙堆,弃耕地皆呈遭受强烈风蚀的光板硬质地表,风蚀垄槽比高0.8~2.5米。垄槽皆为东西向条带状排布,与当地盛行风向同。灌丛沙堆一般高1~2.1米,多有白刺覆盖。河道、堰坝遗迹清晰,有明显的干、支、子渠之分。干渠渠堤多用砂土垒成,至今仍高出风蚀地面1~1.5米,渠底宽约20米,残深0.2~0.8米。支渠大多呈低槽式,一般低于风蚀地面1~1.4米,底宽3~8米不等。子渠从支渠分出,亦呈低槽式,残深0.4~1.2米。各级渠道呈树枝状展布,受自然地势制约,向西、西北方向延伸。(www.daowen.com)

先前查得,芦草沟下游古绿洲残存着汉唐时期多座古城址、古驿址,主要有:五棵树井古城(甜水井二号遗址),笔者考得为北魏西魏的敦煌郡东乡县城;甜水井一号城址,为汉代屯田兵卒驻所,北魏、西魏时为东乡县下辖某乡的乡城;甜涝坝古城,唐悬泉驿遗址;巴州一号烽侧遗址,唐阶亭驿址;巴州城,魏晋时寄理敦煌郡北界的伊吾县城;六工破城,唐常乐县城,其前身为曹魏所置的宜禾县城、西凉凉兴郡城,亦即北魏明帝时改置的常乐郡、隋常乐镇城;沟北古城,为唐代的一处军事戍所,疑为唐广明戍;百齐堡城,清代前期所置的一处军防城堡。此外芦草沟下游古绿洲上,还发现聚落遗址多处,遗存的墓葬也较多。这些古城址、遗址虽然身陷沙海之中,早已无声无息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们存在的本身即是古绿洲最好的历史见证。揭示它们的存在,恢复其历史面貌,探究其环境变化的原因,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