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史教学与研究第三卷:探微叛乱的影响

中国史教学与研究第三卷:探微叛乱的影响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步阐叛乱这一突发事件,给吴晋两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经此一役,西晋将吞并吴国提上了日程。可见,孙皓在步阐叛乱后进行了反思,加强了对于军权的控制。孙皓对士族极端不信任,宠信群小,随意杀害士人,致使张俶、岑昏之徒横行,楼玄、贺邵、韦昭被杀或被流放,这也是步阐叛乱后的一大变化。经步阐之乱,晋国更是找到了进攻吴国防线的战略突破口,就是西陵。步阐叛乱作为晋灭吴的前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史教学与研究第三卷:探微叛乱的影响

步阐叛乱这一突发事件,给吴晋两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经此一役,西晋将吞并吴国提上了日程。

吴主孙皓本以为能从士族之中选出与其同心之人,成为股肱宰辅。征召步阐委以重任,却得到一个反叛的结果,从此之后更加不信任士人,专断独行,进而打压士族力量,加强皇权。

孙皓鉴于士族手中握有军权,极易发生叛乱,于是对东吴的领兵制度进行了改动。在东吴的领兵复客制下,士兵为士族所拥有,孙皓用诸王领兵的方式削弱士族的兵权。孙皓给诸王大规模授兵有两次。凤凰二年(273年)秋九月,改封淮阳为鲁,东平为齐,又封陈留、章陵等九王,凡十一王,王给三千兵。[62]天纪二年(278年),立成纪、宣威等十一王,王给三千兵,大赦。[63]这样就初步改变了士族军事力量强大的局面。

分割士族兵权也是孙皓进行调整的重要一步。赵昆生先生考证,孙吴的世袭领兵制以父死子袭为主,其中,嫡长子袭领是首选方式。[64]步阐叛乱之后,孙皓做出调整,特别是对陆氏家族所领之兵进行分化。陆抗死后,“晏及弟景、玄、机、云,分领抗兵”[65],这和贾谊《治安策》所云:“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是相同的道理。可见,孙皓在步阐叛乱后进行了反思,加强了对于军权的控制。

这些军事调整影响到了吴国的军事防御。诸王领兵改变了吴国传统的军事制度,原有的军事系统被破坏,使得他们在抵御晋国进攻中运作困难。晋灭吴后,收吴兵二十三万,说明吴国还是有着相当强的军事力量的,然而在对晋战争中,吴兵多望风而逃、不战自溃,吴国轻而易举被灭掉,可见其军事系统出了问题。分割兵权,使得力量分散,难以形成有效的抵抗力量。陆抗所领之兵是吴国的精锐部队,被一分为五,使其难以发挥作用。在灭吴之战中,“(陆)晏为王濬别军所杀。癸亥,(陆)景亦遇害”[66],吴国最后的精锐被消灭。

孙皓对士族极端不信任,宠信群小,随意杀害士人,致使张俶、岑昏之徒横行,楼玄、贺邵、韦昭被杀或被流放,这也是步阐叛乱后的一大变化。《三国志·贺邵传》记载:“自顷年以来,朝列纷错,真伪相贸,上下空任,文武旷位,外无山岳之镇,内无拾遗之臣;佞谀之徒拊翼天飞,干弄朝威,盗窃荣利,而忠良排坠,信臣被害。”[67]这就是吴国当时政局的写照。孙皓又立弹曲二十人,《江表传》云:“弹曲二十人,专纠司不法。于是爱恶相攻,互相谤告。弹曲承言,收系囹圄,听讼失理,狱以贿成。人民穷困,无所措手足。”[68]葛洪在《吴失》中说:“吴主不此自思,不加夕惕。佞谄凡庸,委以重任。”[69]可见,孙皓与江东的士族共同体走向了对立面。

晋国在步阐叛乱中看到了吴国政局的混乱,坚定了灭吴的志向。《晋书·羊祜传》记载:

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怀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70]

羊祜继续推行怀柔政策,增修德信,以怀吴人,辑宁内外,奋其危弱。羊祜死后,杜预接任其职,杜预缮甲兵,耀威武,乃简精锐,[71]预备灭吴之用。王濬大治水军,“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72]晋国已经做好了灭吴的准备。

经步阐之乱,晋国更是找到了进攻吴国防线的战略突破口,就是西陵。吴国的陆逊认为“西陵国之西门,虽云易守,亦复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则荆州非吴有也。如其有虞,当倾国争之”[73],所以陆抗临死进言加强西陵的防务。晋国当然也看到了关节点所在,杜预忌惮西陵守将张政的勇略,施离间计,“预欲间吴边将,乃表还其获之众于皓。皓果召政,遣武昌监刘宪代之”[74],孙皓果然中计,用刘宪代替了张政,晋国除去了劲敌。王濬大军更是在攻克西陵之后就一马平川地深入吴地,《晋书》载:“濬自发蜀,兵不血刃,攻无坚城,夏口、武昌,无相支抗。于是顺流鼓棹,径造三山。”[75]最后,吴国被晋国吞并。

步阐叛乱作为晋灭吴的前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碍于史料的不足,只能进行大胆的假设、推理,其中不合理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原刊于《西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注释】

[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75,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513页。

[2]《晋书》卷34《羊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14页。

[3]《三国志》卷58《陆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55页。

[4]《晋书》卷34《羊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14页。

[5]《晋书》卷34《羊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15页。

[6]《三国志》卷58《陆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55-1356页。

[7]《三国志》卷52《步骘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40页。

[8]孙家洲、邱瑜:《西陵之争与三国孙吴政权的存亡》,载《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

[9]《三国志》卷48《三嗣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64页。

[10]《三国志》卷48《三嗣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66页。

[11]《资治通鉴》卷79,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538页。

[12]陈金凤:《孙吴建都与撤都武昌的原因探析》,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3]赵昆生:《孙吴君权与相权关系研究》,载《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14]《三国志》卷61《陆凯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00页。

[15]《三国志》卷61《陆凯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00页。

[16]《三国志》卷61《陆凯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01页。

[17]《三国志》卷48《三嗣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62页。

[18]《三国志》卷64《濮阳兴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52页。

[19]《三国志》卷48《三嗣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63页。

[20]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卷4,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5页。

[21]《三国志》卷48《三嗣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66页。

[22]《三国志》卷48《三嗣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67页。

[23]《三国志》卷48《三嗣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66页。

[24]《资治通鉴》卷79,西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546页。

[25]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12页。

[26]《资治通鉴》卷79,西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546页。

[27]《三国志》卷52《步骘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38-1239页。

[28]王永平:《论步骘及其家族人物对孙吴政局的影响》,载《扬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9]朱子彦:《孙吴的地域集团与立嗣之争》,载《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7期。

[30]《三国志》卷59《吴主五子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69页。

[31]〔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28《步骘传》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79页。

[32]《三国志》卷59《孙霸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72页。(www.daowen.com)

[33]《三国志》卷59《孙和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70页。

[34]朱子彦:《孙吴的地域集团与立嗣之争》,载《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7期。

[35]《三国志》卷59《孙霸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72页。

[36]吕宗力:《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707页。

[37]《三国志》卷51《孙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10页。

[38]《资治通鉴》卷79,西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572页。

[39]《三国志》卷58《陆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56页。

[40]《三国志》卷58《陆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56页。

[41]〔日〕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纪社会与共同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76页。

[42]《三国志》卷52《张昭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24页。

[43]《三国志》卷52《步骘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40页。

[44]《三国志》卷52《步骘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41页。

[45]《三国志》卷52《步骘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42页。

[46]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543页。

[47]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96页。

[48]王永平:《汉末流寓江东之广陵人士与孙吴政权之关系考述》,载《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49]王永平:《孙皓时期皇权的强化及其与儒学朝臣冲突的加剧》,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50]沈化:《论孙吴政权与江东世家大族关系之演变——兼析陆逊之死》,载《江苏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51]《三国志》卷48《三嗣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67页。

[52]《资治通鉴》卷79,西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550页。

[53]《资治通鉴》卷79,西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545页。

[54]《三国志》卷50《妃嫔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03页。

[55]《三国志》卷48《三嗣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67页。

[56]《三国志》卷48《三嗣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70页。

[57]《三国志》卷64《王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53页。

[58]《三国志》卷58《陆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56页。

[59]《资治通鉴》卷79,西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557页。

[60]〔德〕斐迪南·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序),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页。

[61]仇鹿鸣:《魏晋之际的权力与家族网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83-184页。

[62]《三国志》卷48《三嗣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70页。

[63]《三国志》卷48《三嗣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72页。

[64]赵昆生:《孙吴世袭领兵制研究》,载《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65]《三国志》卷58《陆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60页。

[66]《三国志》卷58《陆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60页。

[67]《三国志》卷65《贺邵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56页。

[68]《三国志》卷48《三嗣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72页。

[69]〔晋〕葛洪著,张松辉、张景译注:《抱朴子外篇》(下),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679页。

[70]《晋书》卷34《羊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16页。

[71]《晋书》卷34《杜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28页。

[72]《晋书》卷34《王濬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08页。

[73]《三国志》卷58《陆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59页。

[74]《晋书》卷34《杜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28页。

[75]《晋书》卷34《王濬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0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