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老桥保护与修复的创新实践:开启桥修建背景

城市老桥保护与修复的创新实践:开启桥修建背景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06年原浮桥改建成平转式开启钢桥——金汤桥。解放桥:也称“老龙头桥”或“万国桥”,始建于1902年,1926年为适应交通需要,又重新修建双叶立转式开启钢桥。天津开启桥建设规模大,工程耗资甚巨,由于开启桥解决了水陆运输间的矛盾,多年来推动着天津的城市发展。其中,以本书所述的解放桥、金汤桥这两座开启钢桥的修复改造工程最具代表性。

城市老桥保护与修复的创新实践:开启桥修建背景

海河近代的桥梁建设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历史阶段。

(1)明末清初,海河上并没有桥,只有渡口,北运河及海河等主要河流两岸的交通往来主要靠渡船,有关渡、私渡和义渡三种,如图2-1所示。

图2-1 天津三岔河口渡船

(2)康熙年间至清朝后期,逐渐出现了浮桥,在海河上先后有六座浮桥,即由一只只渡船相连,浮于河水之上,固定于两岸之间,随河水涨落而浮动的桥,也就是所谓的“联舟为桥”,有船经过时则开启,船过后则闭桥,引桥是木材搭板,能够适应潮涨潮落的变化。海河上最早出现的浮桥是东浮桥,又称“盐关浮桥”“孟公浮桥”,也是当时最繁忙的桥,此桥连接人口众多的天津城厢与海河东岸地区,终日人来车往络绎不绝。随后又接连出现西沽浮桥、钞关浮桥(北大关浮桥)、院门口浮桥、窑洼浮桥、老龙头浮桥、刘庄浮桥(图2-2)等。历史上,海河浮桥曾经是清代著名的“津门八景”之一:“浮梁驰渡”,浮梁驰渡描述的就是海河上的各式浮桥勾勒出的景观。

图2-2 刘庄浮桥

(3)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天津开埠。19世纪末,海河淤塞严重,几乎无法通航。为此,1901—1924年,天津陆续进行了6次裁弯取直工程,疏通海河,以使航运畅通。为了适应日益繁忙的交通需要,将海河上重要的浮桥改建为钢桥。

大红桥:1887年在子牙河与北运河汇流处修建钢拱桥——大红桥,1924年被洪水冲垮,1937年又重新建造大红桥。(www.daowen.com)

金华桥(老铁桥):1888年建于旧督署后南运河上(今大胡同南口)。1917年海河裁弯取直时被移至北大关,也称“北大关桥”。

金钟桥:被称为“天津第二钢桥”,原建于小关大街西口,1917年三岔河口裁弯取直,于1920年改建于三条石东侧南运河处。

金钢桥:1903年直隶总督袁世凯主持开辟河北大经路(今中山路)的同时,又聘英、日两国工程师于旧桥下游18m处设计新的金钢桥,1922年该桥建成,解决了较大轮船上溯的困难,促进了日租界码头的修筑。

金汤桥:位于海河上游市区中心,为城厢及河北、南市一带商旅货物往来老龙头车站的必经要道。1906年原浮桥改建成平转式开启钢桥——金汤桥。

解放桥:也称“老龙头桥”或“万国桥”,始建于1902年,1926年为适应交通需要,又重新修建双叶立转式开启钢桥。

天津市内这些新型结构的桥梁,均为引用西方近代建筑技术和新型建桥材料建造的钢结构开启桥,使天津成为国内开启式钢桥最多的城市。这一时期是天津建桥史上的新阶段。天津开启桥建设规模大,工程耗资甚巨,由于开启桥解决了水陆运输间的矛盾,多年来推动着天津的城市发展。

上述6座桥梁中,除金钟桥、金华桥因种种原因早年被拆除重建外,其他4座桥梁在海河综合开发工程中均通过不同的形式得以保存。其中,以本书所述的解放桥、金汤桥这两座开启钢桥的修复改造工程最具代表性。以解放桥、金汤桥为代表的开启桥,融合精密复杂的机械制造技术与桥梁建造技术,是机械工程与土木工程的完美结合,成为竖转式开启桥、平转式开启桥的经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