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百年文化润育新四有技能人才

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百年文化润育新四有技能人才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公共基础课的定位与作用我校贯彻《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公共基础课的改革实施过程中主要落实以下四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开齐课程。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分为必修课程、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按教育部的实施方案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学时一般占学时的1/3,不低于1000学时。

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百年文化润育新四有技能人才

公共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养等的基本途径,对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职学校普遍面对的学生情况是: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初中毕业生,来自农村的孩子占多数,且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来自单亲家庭。这样的群体普遍自卑感严重,反抗性强烈;思想意识活跃,但学习动机缺失;渴望得到认可,但人际关系障碍;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控能力不足,等等。其具体表现为无事生非、打架斗殴、顶撞老师等。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专业没有开设好公共基础课,尤其是公共艺术历史课程;从学校到老师再到学生,对语文数学等其他公共基础课都不够重视。

(一)公共基础课的定位与作用

我校贯彻《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公共基础课的改革实施过程中主要落实以下四个方面的任务:

一是开齐课程。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分为必修课程、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学的,包括政治、语文等10门,共计48学分,10门课程必须开齐;限定选修课程是国家根据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安排内容,可根据人才培养需要选择具体课程、安排教学,所有学生必须修满规定学分,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劳动教育等,共计15学分;任意选修课程是根据学生继续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安排内容,包括国家安排内容和学校自主安排内容,没有规定学分,但应积极开设。

二是开足学时。按教育部的实施方案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学时一般占学时的1/3,不低于1000学时。原则上,每学时按45分钟计,18学时为1学分。各学校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须保证学生修满规定学分。

三是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规范劳动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内务、校园环境卫生等劳动,鼓励参加社会服务活动。

四是开设历史、书法等课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入美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www.daowen.com)

(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

我校按照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定位,公共基础课教学重在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中心,广泛应用学教并重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教学的生活性、整体性、融合性、实践性和体验性,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实施中,一是体现新精神、新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了关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要求。贯彻职教20条新部署,明确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和要求,体现新知识、新技术。

二是凝练学科核心素养。立足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不同专业公共基础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生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精选课程内容,精心编写教学设计,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三是明确学业质量要求。根据课程培养目标,结合学情特点,提出学业质量要求,在教学中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体现阶段共性要求。适应新时代对国民素质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育人优势,加强学生文化基础,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工匠精神,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价值观,提升科学文化素养、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是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公共基础课程应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适当采取“基础模块为共性要求,拓展模块(职业或专业课程结合内容)满足学生继续学习与个性发展需要”的形式,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利用或设置职场情境,突出实践取向;注重有机融入职业道德、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注重与专业课程相互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