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精神文化对学生有激励和凝聚等作用,对职业学校师生具有持久的、无形的影响。每所学校都有各具特色的课程精神文化,它通常借助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并借助教风、学风、领导作风等形式加以形象地表达。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缺乏自信心,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在课程文化中需要的是充满自信心的氛围,从而形成独有的职业修养和风度,具有在职业竞争中“非我莫属”的职业气概和精神勇气。
(一)学校得天独厚的精神文化
我校地处“川东巨邑”“川中重镇”——遂宁市,这里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学校始创于1914年,是一所百年老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历史长河中,省三师、省高农(四川省立遂宁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县师校(遂宁县立师范学校)艰苦创业的伟大精神,彪炳后世;兢兢业业的教风和勤奋好学的学风,感染和熏陶了莘莘学子。他们跟随时代前进的脚步磨炼体魄,拓展心胸,负起播扬文化的责任,争做实现民主、推动社会前进的先锋。
其相楼、中山楼、炳文楼、科技楼、正华楼、弘毅居、远大路、诗荛路、静园、励园、怡园、校史陈列馆等无不透露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感,这也是经历百年沧桑变革后精神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印记。孙炳文、袁诗荛、苟鸣珂、苟祥珂等革命先驱的不朽业绩和革命风范,为后世学子树立了爱国求真的榜样,红色文化的种子因此在这座百年老校扎根发芽。
(二)学校课程精神文化的内涵
学校课程精神文化是一股无形的、内在的动力,推动着我校的发展。我校秉承“百年一校,文化化人,有教无类,幸福卓越”的办学理念,不断改革发展,注重学校课程精神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包容、和谐、勤勉、奉献”的学校精神凝聚着市职校人,教师勤于学习,刻苦钻研,奋发向上,艰苦创业,勇于探索课程改革新路子,争当学科项目带头人。“厚德、博学、精技、创新”蔚然成风气,学校富有活力的课程精神文化尤为突出。
1.科学的知识观
随着“三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结合自身的文化底蕴和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摒弃以往有悖于素质教育要求和职业教育规律的教学理念,解决以往课程知识观存在的问题,如知识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反映现代科技、职业发展的新内容;部分专业知识学习以死记硬背、接受学习、机械训练为主,缺乏主动探究、积极参与、亲身实践等。我校经过一个世纪的历练与探索,确立了科学的知识观——现代职业学生的教育,不仅要将显性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重树自信、厚德精技、不断发展。为此,我校着力于职业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等灵活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2.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观
职业教育教学观是指职业学校在开展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对教学工作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坚持的基本教学理念、人才规格的基本认识、教学组织的基本策略、教学方案的设计原则、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组织实施、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等方面的总体观念。我校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了现代职业教育观,注重从岗位和岗位群能力要求出发,根据岗位能力对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起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观,符合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打造遂宁职教品牌。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我校倡导“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评价每个学生,力图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充满个性魅力的生命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个性化教育和个性化教学,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让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以形成独立的个性。
学校教师坚持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之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要想学生接受教师的教导,就要把学生当作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不能强加给学生,不能满堂灌,因为这样既没有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禁锢他们的思想,从而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或反抗。一个世纪的教育历程,我校教师深知“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它同时也是课程精神文化的要素之一。
4.职教课程资源观
传统的课程资源观认为,教师的职责仅仅是教好课本,教好课本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因而大家把教材看得格外重要,花费了大量时间去钻研教材。随着职业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摒弃落后的课程资源观,构建符合实际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资源观。2020年,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新课程标准的陆续出台,我校结合实际,对专业课程标准进行了新一轮的修订,对如何用好教材,做出了指导性的意见,要求所有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而不是仅仅教教材。教师要学会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在新的课程资源观背景下,一要明确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二要明确生活是最广阔的课程资源;三要明确教师是最独特的课程资源;四要明确学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我校的课程资源观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特色,在学校厚重的红色文化精神的引领下熠熠生辉。
5.优良的学校文化传统、校风
我校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校园里的一砖一瓦都诉说着这所百年老校的优良传统文化。早在建校(原省三师)之初,朱德同志的挚友孙炳文到校教国文,他介绍西方文学流派、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成为遂宁民主进步思想的启蒙者。1915年12月,袁世凯改国号为“洪宪”,举行登基大典,妄图复辟帝制。全国革命志士奋起讨袁,我校校长袁明江支持进步学生袁诗荛、唐守愚等20人投笔从戎,到顺庆参加讨袁义师。1916年初,我校又掀起了反对“罢免校长,解聘进步教师,无理斥退从军学生”的大学潮。这是遂宁民主革命运动的先声。当时已在成都读书的袁诗荛是这次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此后30多年,在国内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的战斗历程中,我校涌现出几十名中共地下党员和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他们并肩战斗,组织读书会传播马列主义,组织学生运动同法西斯独裁统治做斗争,谱写了遂师学运的壮丽诗篇。我校的百年发展史通过校史陈列馆,以时间为线条,展示了学校的沧桑巨变。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彰显了红色文化的影子,其优良传统文化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而是被一代又一代传承了下来。
经过百年沧桑巨变,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我校形成了“文明、守纪、务实、奉献”的校风,在10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3万多名合格毕业生。(www.daowen.com)
6.校训体现出核心价值观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校训集中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历史传统,是学校治校精神、办学理念的高度浓缩,是学校师生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的精确表述。校训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是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切入点。我校“厚德、博学、精技、创新”的校训,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莘莘学子德技兼修、成长成才。
(三)学校课程精神文化的建设
课程精神文化是课程文化的核心,是全校师生所认同和具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学校而言,课程精神文化引领课程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有什么样的课程精神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之相匹配。它决定着学校育人的导向与品位,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对教师而言,课程精神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关键,是教师人才观和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对学生而言,课程精神文化对于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能够潜移默化地扎根于学生内心,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课程精神文化的建设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因此,课程精神文化也是课程文化中最难改变和撼动的深层文化。
1.课程精神文化对接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对招聘员工的要求和以往不同,现在对员工的标准并不仅仅看重其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同时要求员工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开拓创新等职业素养。诚然,专业技能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实践练习比较容易习得,但职业素养单靠教师教是很难获得的,只有在校企共建的课程文化中慢慢地熏陶和培养。为此,我校除了在学校环境中营造出融行业、企业元素的企业文化外,还根据各专业特点,在日常教育与管理中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和行业师傅入课堂,邀请行业精英和管理人员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在潜移默化中运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润物无声地去引导与影响学生。
2.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以构建学习者全面发展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课程体系为基础,确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积极进行关注学习者的完整人生、完整心灵世界的课程文化建设,构建体现合作、对话、探究的课程文化。”具体到课程文化建设中,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初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的高素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心理的高素质。也就是说,我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同样重视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和构建,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正确对待人生的低谷和巅峰。其次是生理的高素质。即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在面对国家、社会的需要和召唤时,既要有心,也要有力,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最后是技能学识的高素质。中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理应成为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都有赖于他们在校期间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
上述三方面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落实到课程文化中去。这就需要学校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多方考量,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养成完善的人格,掌握相当的科技知识,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形成健康的职业心理,并具备终身发展的能力。
3.坚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提升课程品质
“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针。我校以国家职业教育发展为导向,以学生的就业、创业引导教育和教学,并将就业创业教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我校从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出发,立足于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继续深造的意愿。同时,调整传统的文化课和专业课,加强专业技能实训课,增设素质修养课程、心理健康辅导专题课和通用能力训练课程。其次,在课程内容上,我校构建以文化素养、专业技能为主的课程内容,强调专业学习与岗位能力的对接,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就业所必需的岗位技能。我校以学生需要、校本特色、区域发展为依据,体现职业教育规律,提升学校课程品质。
4.坚持课程实用性,提升课程针对性
我校课程文化构建坚持实用性原则,这也是中职教育内涵建设与发展的要求。我校在课程内容上以国家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为蓝本,坚持以必需、适度为基本原则。同时,注重调研,要求一线教师深入实际,实地了解目前一线岗位对知识的需求以及知识的变动更新,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剔除过时的、盲目拔高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学到实用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新方法、新工艺,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另外,还注意课程的适度前瞻性,考虑到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避免将实用性狭隘地理解为庸俗实用主义和过度功利化的倾向。
5.坚持课程实践性,多方联动提升课程与实践的融合性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能力,而以学科课程为主线的课程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一目标定位。学科课程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偏重于理论学习,理论与实践脱节。对中职学生来说,其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因此,我校课程文化建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政、企、校的多方联动,通力合作。首先,中职教育实践性的课程文化主要是通过产学结合来实现的,就政府层面而言,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确立职业教育的应有地位。其次,就企业而言,产学结合目前还不够深入。企业应认识到人才培养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事,参与校企合作是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及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很多企业在抱怨招收的毕业生能力水平不达标的时候,却没有对自身参与人才培养身份的缺失进行反思。其实,只有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才能从整体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从根本上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最后,就学校而言,要消除“等靠要”的思想,不能坐等政策到位,要积极寻求出路。
我校积极转化科研成果,为企业量身定制培养适用人才,帮助企业实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积极探索人才互聘和流动机制,推行教师下企业和企业师傅进课堂。我校与企业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共同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课程标准,提升课程的实践性和有效性。而且,我校积极联系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企业中的引领作用,协调企业与学校的关系,使产学结合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我校在课程精神文化建设时兼顾个性与共性,在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进行全员教育的同时,把握中职课程文化的实践性、职业性与实用性,加强课程与岗位能力需求的对接,提升课程品质,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