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球海洋科研机构(各个国家的海洋研究中心)领导人会晤机制常态化运行,依托该机制设立国际海洋科技合作专项计划,开展联合攻关和国际高端合作,嵌入引领全球海洋科技合作网络,实现优势互补、优势联动。依托“阿斯图”大学联盟、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伟东教育云研发基地等平台,发挥国际大学创新联盟带动作用,携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国机构及全球知名院校,通过建设大型专属教育云计算数据中心和互联网教育核心研发基地,打造国际领先的教育资源全球服务平台。
2. 开拓“一带一路”沿线海洋科技合作通道
在国家创新对话框架下,充分利用中美、中德、中韩、中国-东盟等科技合作机制,依托“青岛国际技术转移大会”、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科技外交官”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等,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间的海洋科技交流,强化对东南亚、南亚、非洲、南欧乃至大洋洲国家的海洋科技项目服务和人才输出、培训支持,积极开展与上述海洋丝绸之路国家的海洋科技项目联合研究和学术交流。(www.daowen.com)
3. 参与全球及区域性海洋科技组织建设
强化蓝色硅谷与中韩海洋科学共同研究中心、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海洋动力学与气候培训与研究中心(UNESCO/IOC-ODC)、中国东亚海环境管理伙伴关系计划(PEMSEA)中心、东南亚海洋预报与研究中心等的国际海洋科技合作平台的关系建设,支持爱尔兰丁达尔国家实验室、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斯威本科技大学等国际科研机构与区域内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跨境联合研发中心。充分发挥全球海洋峰会、气候变率及可预测性(CLIVAR)开放科学大会、中俄工科高校联盟(ASRTU)论坛年会、东亚海大会、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平洋分委会海洋科学大会、海峡两岸气候变迁与能源可持续发展论坛等高端平台的功能,吸引世界著名科学家参会,增强国内外海洋领域科学家的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