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吴越文化中的吴歌与越调

吴越文化中的吴歌与越调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吴歌、越调,即广义上的江南民歌。唐宋诗词名家如骆宾王、高适、李白、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绅、元稹、李商隐、温庭筠、曾巩、陈师道、陆游诸人都有篇什提到吴地歌曲的委宛清越、幽怨凄楚,往往为之叹息倾倒。渔歌是吴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吴歌的韵味,又有民歌的委婉。清代《罛船竹枝词》有“兴来自唱渔家熬,不学吴娃荡桨歌”,“擢郎野饭饱青菰,自唱吴歌入太湖”的诗句,描绘了渔歌的特色与盛况。

吴越文化中的吴歌与越调

吴歌、越调,即广义上的江南民歌。顾颉刚先生在《吴歌小史》中说:“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吴,大致自江以南,自浙以西,都包括在内;所谓吴歌,便是流传于这一带小儿女口中的民间歌曲。”这一结论,得到学术界的公认。至于吴歌的起源,他作了以下的推断:

“吴歌最早起于何时,我们不甚清楚,但也不会比《诗经》更迟。可是,因为《诗三百篇》的编者只收集了中原和江、汉的国风,江以南的吴、越、楚都没有在风雅中占得一席地位,这也许是因为他们蛮夷鴃舌之音,还不足以登中原文化的大雅之堂的缘故。可是这并不能证明吴人没有歌,不会唱。”

战国策·秦策二》中陈轸的“吴吟”和《楚辞·招魂》中的“吴”,都说明吴歌起源甚早。春秋时代,有《者减钟》、《申叔仪歌》、《越人拥楫歌》和《越王钟》等。汉代以降,历有中央政府到吴地采风以及征选歌儿的记载,民歌发展到南朝时,被一些文人加以润色,加以管弦,而成为一种歌体,即吴歌。《晋书·乐志》云:“吴声杂曲,并出江南,东晋以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跃而被于管弦。盖永嘉渡口以后,不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而随着乐府歌诗风靡南北,涌现出了以妙歌吴声称绝齐梁间的内人王金珠、韩法秀之流。唐宋诗词名家如骆宾王、高适、李白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绅元稹李商隐温庭筠、曾巩、陈师道陆游诸人都有篇什提到吴地歌曲的委宛清越、幽怨凄楚,往往为之叹息倾倒。

江南民歌,是江南民情风俗的体现,也受民情风俗的影响,呈现出江南地方文化特色。比如江南渔民,便有渔歌。渔歌是吴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吴歌的韵味,又有民歌的委婉。形式上有摇船时的高歌、理网时的自吟、互相间的对口盘歌、集体劳动时的号子等。清代《罛船竹枝词》有“兴来自唱渔家熬,不学吴娃荡桨歌”,“擢郎野饭饱青菰,自唱吴歌入太湖”的诗句,描绘了渔歌的特色与盛况

民歌作为一种口头创作的文学形式,地方语言对它所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方言的运用,使吴越民歌别具一格。本书曾引用过的《榜泄越人歌》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江南方言民歌。

江南民歌,长于比典、隐喻双关的艺术手法。这种指物借意,运用双关语的表现形式,被称为“吴格”。如“空织无经纬,求匹自理难”。其中“匹”是借布匹之匹,表达匹配、配偶之意。“春蚕易感化,丝子已复生”,“丝子”——“思子”之意。

江南民歌最初是随口而歌、随心所欲,并无格式、字数限制。唐代,在江南五言民歌的基础上,形成了五言绝句。唐代以后,逐渐向七言发展,到明代,七言已相当普遍,如:“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人夫妇同罗帐,几人飘流在他州?”(www.daowen.com)

衬字的运用,增加了民歌的语言色彩,富有音乐感,便于民歌的流传,如:

郎爱子姐哩姐弗爱个郎,

单相思几时得成双?

郎道姐呀,你做著弗着做个大人情放在我脚跟头困六夜,

情愿拔来你千憎万夜到大天光。

——《山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