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这是人类长期与自然相斗争,与环境共生的结果。因此,风俗习惯有种族特色、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其中,生产劳动,宗教观念的影响也对习俗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吴越之地,江南水乡,从古代的断发文身,雕题黑齿,一直相传至今的很多习俗,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的特色。
(1)生产习俗
吴越之地,乃“水乡泽国”,习俗自然也难以逃脱“水文化”的特色。这里,渔业发达,历史悠久。渔民在风险大、渔获全凭机遇的环境中生存,逐渐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渔风、渔俗。
为了适应险恶的水上环境,太湖渔民往往组成“渔帮”。渔帮是一种从生产互助出发自动形成的生产组织,同帮渔民的渔船、鱼汛、鱼场相同,一起捕鱼,一同停泊,以便互相照顾应付突发事件。
渔船实行船老大负责制,劳动时必打号子。俗谚称渔民“手里拿了三寸板,不是叫的就是喊。”
吴越渔民长期生活在“三面朝水,一面朝天”的险恶环境中,因此,对自然的崇拜,对自然的禁忌成为渔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渔民视蛇为神的化身,异常敬畏,见后要焚香跪拜,许愿送神。渔民在开船前,要先敬龙王、请菩萨,以保平安。如在湖上突遭雷雨阵风袭击。便在灶内烧火冒烟,敲响铜器驱赶“乌龙”。
在渔船上忌讳与“翻”、“沉”有关的行为和语言。在船上掀锅盖、揭舱板、晒鱼筐、晾竹篮等,均不能翻放。不能在船头,船旁或两人同时大小便,以避“船头土地”、“左青龙,右白虎”。和所谓“两人争坑道,必定有风暴。”许多渔民喜欢在船尾养鸭,叫做“压后梢”。第一网捕上墨鱼被认为吉兆,象征“黑心”等等。
渔民的生产习俗是在“三寸板内是娘床,三寸板外见阎王”的险恶环境和经验教训中日积月累形成的,既有其经验上的意义,也包含迷信的内容。
稻作文化和养蚕业的发达,也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习俗。
在生产上,许多地方流行“烧田蚕”的习俗,一般是在正月里进行。许多农人手持火把,半夜时分在稻田里奔跑,口中还常念咒语性质的歌谣,如:“火把掼得高,三石六斗稳牢牢。火把掼到东,家里堆个大米囤;火把掼到南,国泰民安人心欢;火把掼到西,风调雨顺笑嘻嘻;火把掼到北,五谷丰登全家乐。”最后,将田中的禾草烧着。
开割收获时,有许多习俗体现着对神的敬重。开镰前,首先要请五谷神,割稻时,不许打口哨,脚不许放在稻桶上,以示对五谷神的尊重。
祭祀“蚕花”是养蚕人的传统。十二月十二日被称为“蚕花娘子”生日。蚕妇们这天都要祭拜,有的还要念经,叫做“蚕花忏”。另外,“点蚕花灯”、“困蚕花”、“谢蚕花”、“望蚕信”、“轧蚕花”等等习俗也风行江南蚕乡。这些习俗既是用来祭拜,祈求丰收,又有对养蚕人辛勤、繁忙的慰劳之意。
(2)生活习俗
生活习俗包括饮食、服饰、起居、交通等方面,生活习俗因年代、地域、社会环境有不同具有不同的风采。
衣 北宋时,上层妇女的典型服饰是“瘦金莲”、“遍体香”。时至今日,具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服饰已不多见。在水乡妇女服饰中,头戴三角包头,身穿大襟纽攀布衫,腰系白束裙,外罩青束腰,脚登百纳绣花鞋,映衬出吴中水乡女子艳而不俗的迷人风韵;而绍兴乌毡帽则又是越中男子典型的服饰特征。
棱角分明的包头是水乡女子服饰的典型标志。缚戴端正的包头外呈三角状,故又称“三角包头”。包头用一块底角为30度的等腰梯形布做成,戴在头上犹如卷曲的荷叶。包头有多种颜色,姑娘爱戴花布做的包头,包头中间缝上一条用绒线编织的两端有绒线流苏的带子,用它缚住头发团。包头定型后,那五彩的流苏悬荡在发团的两侧,晃晃悠悠更是美不胜收。
典型大方紧身适体的大襟上衣,用料为普通棉织花布,款式为大襟、纽攀、小袖。束裙用普通棉布做成,高度齐膝。裙服与包头一样,老中青式样,色彩不一,又因四季变化而质料各异。
百纳绣花鞋的“百纳”,是指在鞋帮的底部四周扎纳各种巧妙的几何图案;花布胸兜更能给水乡妇女以柔和圆润的动感。
绍兴乌毡帽以羊毛为原料,经过拣毛、弹毛、去腻、脱脂、捏坯、套盔、染色、干燥、修整等三十多道工序才可制成,制作过程全为手工操作。戴乌毡帽是绍兴男性的一个典型特征,绍兴的农户、船家、手工业工匠几乎没有不戴它的。(www.daowen.com)
食 吴越色彩斑斓的稻文化,深深渗透进吴中民俗风情、四时八节的每个细胞。如春节有年糕、饺子、长寿面、年糖;元宵有汤团;清明吃青蒿、青团、菜饺;端午吃粽子、绿豆糕;“七巧日”吃千层饼;中秋吃月饼;重阳吃重阳糕,……春卷、百果糕、玉带糕、苋菜饺、虾爆鳝面、地茶糕等等,都是不同时令的应季食品。
水产,又是吴越人民的主要食品之一。《博物志》云:“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蓄”。吴越人民普遍好食鱼虾,谚云:
五月白鱼吃肚皮,六月扁鱼鲜似鸡,
七月鳗鲡酱油闷,八月鱼巴鱼只吃肺,
九月鲫鱼要塞肉,十月草鱼打牙祭,
渔民食鱼注重原汁原味。鱼不去鳃,鱼内不洗,带血烧成的酱烧鱼鲜嫩无比,即古代的“炙鱼”;口味独特的“活炝虾”、“炮鱼片”,古称“鱼”;尤其是“梅鲚鱼粥”,将整鱼与粥同煮,不腥,不腻,鲜美绝伦。
酒文化是吴越文化的一部分。绍兴酒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被誉为“东方名酒之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绍兴的酿酒业就已具备了相当规模。吴越争霸时,绍酒被进贡到吴宫。绍酒色泽澄黄清澈,酒香浓郁,口味醇厚,越陈越醇,越陈越香。因此,绍酒又被称为“老酒”。在绍兴有一习俗,女儿出世后,要酿酒数坛埋入地下,待女儿出嫁时,作为陪嫁,以宴请亲朋,此酒名“女儿红”。绍酒的品种有“善酿”、“加饭”、“花雕”、“香雪”、状元红”等。
绍兴“酒垆千百所”,素有“无处不酒家”之说,绍兴的酒店只供酒、菜,不供饭食。酒菜很丰富,以越鸡、茴香豆、鸡盹豆、豆腐干等最富地方风味。小酒店真可谓物美价廉。
住 我们曾谈到独具特色的江南民居,除此之外渔民们还有一种别具一格的住所——连家渔船。它融汇了江南民居“明堂、暗房、亮灶”的习俗。太湖渔船以楼船为界,前部是作业、祭典区,后部分起居、生活区。
渔船的建造是渔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仪式十分隆重,既有建房喜庆、祝愿的仪式,又有海船豪放浓重的祈神色彩。
行 吴越之地,“不可一日无舟楫”,舟船是人们代步的工具。渔船依靠风力行驶,因而刮风关系到渔业丰歉和航行安全。而吴越民间有着丰富的测天经验,所谓“江西人识宝,江南人识天”。在前后一二天内,要刮六七级的大风,渔民称之为“风信”、“风报”或“报头”。他们总结全年有20个风信,一到五月有10个,九到十二月有10个,六到八月是空白,其中二月和九月各有4个风信。至今这些“风信”仍作为预测风力的主要依据,而且准确率较高。
除渔舟外,一般还有货船、客船两大类。在众多船只中,最有特色的是乌篷舟。
乌篷舟一般用于载客。船篷以竹编成,呈半圆形,用烟煤和桐油漆成黑色,黑在绍兴方言中叫“乌”。乌篷舟的船头,通常雕刻着“”,这是传说中的一种鸟。龙惧怕这种鸟。人们相信只要有“”在,龙就不敢兴风作浪,就能保证行船的安全。
一般平民用的是“白篷船”,白篷船是指船篷未上黑色的漆。这种船分白天、夜晚航行的两种,白天航行的叫埠船,用以载客;夜晚航行的是载客兼运货的“夜航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