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艺术之一的建筑,被誉为“凝固的旋律”。吴越之地因其水多,建筑也有许多自己的艺术特色。宋代诗人王安石说:“越山长青水长白,越人长家山乡园。”有了水,自然有船。开门见水,非船莫渡;举足有河,非桥莫过。吴越之地常给人留下小桥、流水、人家的深刻印象。
(1)水乡的桥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吴越造桥历史始于何时?现在很难考定。但根据吴地历代史志古籍的记载,我们可以发现,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就曾建有不少桥梁,春秋至唐代以前,吴地的主要古桥梁有:
定跨桥,俗名跨塘桥,是当年吴王阖闾苑囿的桥梁。
苑桥,也是吴王阖闾苑囿中的桥梁。
临顿桥,当年吴王阖闾东征夷人,在此临时顿军歇憩,后建造此桥。
百口桥,东汉时建,以表彰、纪念顾训家五世同堂,人口过百。
东桥,三国东吴赤乌二年(239)建。
渡僧桥,三国时建。
钱都衙桥,三国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建。
此外,《吴地记》中还录有几座古代名桥:纪念春秋前寿梦筑都驿招四方贤客的都亭桥,因春秋吴王乌鹊馆而得名的乌鹊桥(或说建于春秋),纪念战时齐人琴高的乘鱼桥,纪念汉代议郎皋通伯的皋桥以及炭渚桥等。
唐代,吴地仅苏州城区就有各种桥梁近400座,白居易曾有“绿浪东西南北水,江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当时,吴地知名度最高的桥要数枫桥。桥在苏州寒山寺前,以诗人张继《枫桥夜泊》诗而闻名天下。据《吴郡志》载:枫桥“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历代题咏枫桥的诗篇不胜枚举,明代诗人高启赞叹说:“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
据清光绪年间绘制的《绍兴城衢路图》记载,绍兴城内有桥二百二十九座。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会稽(绍兴)修造过灵汜桥,现已无存。吴越之地现存的桥梁,建筑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如吴江县同里镇思本桥(思汾桥)、无锡惠山金莲桥、绍兴的八字桥等。
在中国桥梁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吴地名桥是宝带桥。桥位于苏州市东南,侧卧于古运河畔,横跨澹台湖口,是贯通江浙陆路古道和渲泄太湖水出海口的重要津梁溢口。桥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7—819),因唐刺史王仲舒捐宝带资助建桥而得名,全长317米,由53孔联缀而成,桥孔共长249.8米。
宝带桥是大运河边上的一座纤道桥,是隋唐日益发展的漕运事业的产物。在工程技术上,全桥采用柔性墩,在桥中间27—28孔之间建造刚性墩,这种一桥采用柔刚墩结合的技术是桥梁技术史上的一个重大成就。
绍兴的八字桥,也是饮誉中外的名桥。它坐落于绍兴城东南、三叉通航河道上。始建于南梁嘉以前,宋宝四年(1256)重建。造桥工匠在设计时,根据河流的流向,设计出一座平面结构别致,又实用的桥梁。“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因此得名八字桥。桥高5米,桥面跨度4.5米,桥面宽3.2米,桥栏上饰有雕刻的莲花,古朴典雅。桥南坡有一旱桥通河埠,桥东头沿河设纤道,南北,东西方向的船只皆可通航,有人把它比做古代的立交桥。(www.daowen.com)
吴越之地是著名的文化之邦、人文荟萃之地。那横跨纵横交错河流上千姿百态的桥梁,自然便成了历代名人骚客,文人画士题咏的对象,沉积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层。这种桥文化既有她独特的个性,又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溶合着时代与地方的特点,她与整个吴越文化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相传,王羲之曾在绍兴蕺山南麓的桥上遇一老妇,拿着六角竹扇在卖,王羲之想帮助她,便在扇上题字,并说:“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晋书王羲之传》)这座单孔石拱桥因此得名。
据翁澍《县区志》载,明状元施槃曾因吴地桥名获皇帝称赞。有一次,明英宗在翰林院问施状元:“吴中有何胜迹?”施状元答:“有四寺四桥。”皇帝问寺桥叫什么名字,施状元说:“四寺者,承天、万寿、永定,隆兴;四桥者,凤凰、来苑、吉利、太平。”皇帝听了一连串吉利的名字,龙颜大悦,称赞不绝。
桥,不仅具有交通、贸易等实用价值,本身也有审美价值。如全长72.8米,中间孔高70.7米,净跨16.2米,两边各有一孔9.3米的长虹桥,横跨南北运河之上,宛若一道长虹横卧绿波之上。杨州瘦西湖的五亭桥,“上置五亭、下列四翼,洞正侧凡十有五,月满时每洞各衍一月,金色漾”。(《杨州画舫录》)。上海老城隍庙的“九曲回廊”也是桥文化的典型,是著名的风景点之一。
(2)水与江南园林
水是江南园林的血脉,水乡泽国的江南,素有“无水不成园”之说。
苏州的“沧浪亭”,对水的利用独具匠心。它的面积仅约1.08公顷,可谓不大。园内以山为主,而园外一泓绿水绕园而过,山水之间筑一复廊,廊中用花墙分隔,园外水景自窗透入,园内虽无大片水面,但却与园外之水欲断还连,颇得山水之妙。
著名的园中之园——苏州“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住宅,元时为大宏寺,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在此营建宅园,借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借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以“拙政”之字为园名。以后又曾为太平天国李秀成忠王府,清末张履谦的“补园”。拙政园以水为主,水面占全园总面积的五分之三。水居园林之中,水面宽阔,但采用了分割空间的手法,以土山将水分为东西两半,山阜抱水形似二岛,建筑物多临水面,重廊复阁,小巧玲珑,山水起伏曲折,一片清新秀美的水乡景色。
(3)水乡民居
早在河姆渡文化中,就有干栏式建筑。那座房屋呈西北——东南走向,四排桩木互相平行,房屋长23米以上,宽约7米,房前还有一条宽约7米的走廊过道。这座遗迹说明,吴越之地的先民们已具有相当高的建筑技术。
干栏式建筑是江南多雨地区的建筑特色,如今天的台湾、福建、两广地区以及壮、黎、傣等族的建筑形成都有受其影响的痕迹,常见的傣家竹楼便是一个例证。
江南民居的用料多以竹、木、石为主,尤其浙江一带,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石料的运用就更加广泛。
江南水乡,许多民居临水而建,既便于生活取水,又可洗衣浣纱。家旁的码头,又称“河埠头”,多为顺岸而建,私家使用。
江南居民一般是出檐低、设置外廊,中间留一天井的形式,这样既照顾了采光,又使房屋大部分处于阴影之中,起到遮阳蔽日的作用。设置廊子还可防雨,便于雨天行走。为了防雨,房屋的屋顶坡度一般在30度左右。
江南民居多为楼房,有二层,也有三层,以二层居多。房屋多以木结构做为柜架,房屋的形式也变化多端。阁楼也是江南民居的一大特色。有些阁楼一半在内,一半在外,仿佛悬挂在空中。阁楼既可做居室(如上海所谓的“亭子间”),又可做储藏室。
最能节约空间的,除阁楼外,还有“披”。这是一种依附于主体的建筑,是从主体中延伸出来的辅助用房,有些用做厨房,灶间,有些用来做储藏室。
能体现“水”色的还有“出挑”、“枕流”等形式。所谓“出挑”,常用于临河民居,向水面挑出一个平台,修上栏杆、檐廊,既便于休息,又便于劳作。有些人家还将整栋房屋向水面挑出,使居室面积大大增加。
枕流,顾名思议,房屋在河面上跨河而建,像是枕在河面上,这种建筑多建在河道的交叉口上,凌空而起,似桥非桥,别具水乡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