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吴越水利与渔业:湖泊之利,水患之殃

吴越水利与渔业:湖泊之利,水患之殃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了这么多湖泊江河,水之利自不用说,水患也同时诞生。隋朝大运河开通后,更是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对吴越之地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唐宋以来,太湖地区为全国粮食的重要产地,但常遭太湖洪水泛滥之患。关于吴越渔业之发达,仅举一例,便可说明,据调查,浙江象山海面已知水产生物计有:鱼类120多种,虾类30多种,蟹类近50种,贝类60多种,藻类40多种,品种之多,可谓叹为观止。

吴越水利与渔业:湖泊之利,水患之殃

从古至今,江南历来被人们看作是“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更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更有吟咏江南的名句: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河之便,渔猎之利,正是江南富裕繁荣的重要原因。吴越之地,背靠广袤的大陆,面向浩瀚的海洋,有多少说不完和水的故事啊。

水,浙江境内有:

钱塘江、瓯江、曹娥江、美江、飞云江、苕溪、甬江、鳌江八大水系及它们的支流,数以千计。

吴地处太湖之滨,历来以水乡泽国著称,丰富的水利资源,是吴地生态环境的自然优势。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就曾说过:“吴有三江五湖之利。”清代《江南通志·水利》序云:“治水所以治国也。《禹贡》扬州之田下下,今吴中赋入几半九州,良由三江五湖之利,经历代脉分镂刻,使通灌溉,遂号上腴。”

三江五湖的说法历来不一,但江苏境内长江、淮河、沂沭河三大水系却没什么疑问,还有洪泽湖、太湖、高邮湖三大湖泊,更有大运河沟通南北。

有了这么多湖泊江河,水之利自不用说,水患也同时诞生。于是,在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进程上,利用水资源,开发水资源,防止水患,治理疏通江河,又是一场永无息止的战斗。

运河的开僻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个突出表现。我国最早的运河就出现在吴地。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由勾吴国缔造者太伯渎在无锡东南开挖了一条河道,即“太泊渎”,这便是最早的运河了。春秋时,吴国积极开拓运河交通,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伍子胥之谋伐楚,在今高淳东坝,开了一条十多里长的运河,连接荆溪等自然河道与湖泊,形成一条东连太湖、西通大江的渠道,称为胥溪。据北宋单锷《吴中水利书》云:胥溪“冬春载二百石舟,而东则通太湖,西则入长江,自后相传未始有废。”又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在今扬州和淮安之间开凿了一条运河,称为邗沟,这是吴国沟通江淮的重要通道。又《越绝书》载,吴国还在今苏州北面开了一条通江水道,这条渠道出平门经无锡、江阴,“入大江,奏广陵”,可到达扬州。相传范蠡还在今望亭与常熟之间开了一条蠡河。以上说明吴地早期开辟运河交通的成就,是故《史记·河渠书》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孙吴定都南京后,为加强与东部地区的联系,于赤乌八年(245)“凿句容中道,至云阳(丹阳)西城,以通吴会船舰,号破冈渎”(《建康实录》卷二),成为六朝期间江南的重要航线。(www.daowen.com)

越国在开凿运河上也有所作为,灭吴后,越在苏州南部开凿了“通江陵道”,改善了吴淞江至苏州的水运交通。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太湖东南面开凿了从嘉兴通钱塘越地的“陵水道”,构成杭嘉运河的基础。

隋朝大运河开通后,更是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对吴越之地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了这么多纵横交错的河流,加上运河的贯通连结,“水之利”更显著了。但如《南畿志》所说:“江南之水,利于田畴,不治则田谷不登。”所以,兴修水利显得极其重要。早在先秦时期,淮河流域就兴建了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芍陂”,它是由周定王时的楚国令尹孙叔敖征集当地民工修建成的,经东汉重予修建,当时已是相当完善的水利工程。晋时曾进一步修治,改为“龙泉陂”。隋文帝时,把水门由原来的5个增至36个,这样便可“灌田五千余顷,人赖其利”(《隋书·赵轨传》)。

太湖水利工程是吴越之地上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五代十国时,立足江东的吴越王钱鏐很重视水利,故水患很少。自唐宋以来,太湖地区为全国粮食的重要产地,但常遭太湖洪水泛滥之患。太湖水患的大规模治理,始于范仲淹。他亲至海浦,开竣五河。现在常熟的福山闸,还被人们称为“范公闸”。

几乎在与太湖流域成陆过程的同时,又形成了东江、娄江、吴淞江三条自然泄水大河。还由于淮河、泗水、沂河、沭河、钱塘江等不断变迁、淤塞,江苏、浙江境内又形成了一连串的湖泊,造成吴越故地众多的天然河湖。

由于这些星罗棋布的湖泊、港湾为吴越人民提供了灌溉之便、舟楫之利,吴越古代的粮食生产和渔业就有很高的成就。三国时期,江南出现了“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的繁荣景象,建业附近“田野畛畷无数,膏腴并倍”,“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锦”(左思《吴都赋》)。可以说,“苏湖熟,天下足”这句民谚是对江南最好的赞词。

唐中期以后,吴越已成为江南的丝织业中心。越州向朝廷进贡的丝织品多达数十种,吴绫与越罗齐名,同享盛誉。

关于吴越渔业之发达,仅举一例,便可说明,据调查,浙江象山海面已知水产生物计有:鱼类120多种,虾类30多种,蟹类近50种,贝类60多种,藻类40多种,品种之多,可谓叹为观止。如果再加上内河鱼类,就更令人惊叹了。

也由于水多,从舟行到渔猎,都离不开船只。从远古时代独木舟春秋战国的战船,从小巧玲珑的“乌篷船”到皇帝的“大龙船”,在吴越之地不可一日无舟楫的生活中,诞生了船文化

船文化说不胜说,仅就明代江苏官营船场承造的船只就有:大小黄船、各式粮船、各式战船、渡船;另外还有柳船、号船、运苇船、大小舢板船、宣楼船、洪湖营巡船、平船、楼船等等。

吴越和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吴越的风情民俗也离不开水。水,是吴越的精魂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