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敬业是唐初名将李世勣的孙子,李世勣本姓徐,赐姓李,后来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更名李勣。李勣死后,李敬业承袭了英国公的爵位。弘道元年(683),李敬业因事被贬为柳州司马,和他同病相怜的还有他的弟弟盩厔令李敬猷、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簿骆宾王、詹事司直杜求仁,他们都因事获罪被贬。当时正是武氏掌权的时代,唐皇室的子弟皆人人自危,无人心中不悲愤惋惜。他们几个人在扬州聚会,每个人都因为失去了官职而心怀不满,便以恢复庐陵王的帝位为借口,图谋作乱。
魏思温充当这次叛乱的主谋,他派自己的党羽监察御史薛仲璋到江都,然后又派韦超去向薛仲璋报告,称“扬州长史陈敬之意图造反”。于是,薛仲璋将陈敬之逮捕入狱。几天之后,李敬业到达扬州,称自己是前来赴任的扬州司马,又称自己奉太后密旨,要带兵去讨伐谋反的高州酋长冯子猷。于是命士兵们打开府库,将盔甲、武器等发给囚徒、工匠们,又将陈敬之在监狱斩首。此外,还将不听指令的录事参军孙处行斩首示众,因此扬州的官吏们都不敢再反抗。接着,征发了一州的兵马,使用中宗的年号纪年,又设置了匡复府、英公府、扬州大都督府三个府署,李敬业自称为匡复府上将,任命唐之奇为左长史、杜求仁为右长史,任命李宗臣为左司马、薛仲璋为右司马,任命魏思温为军师,任命骆宾王为记室,只过了十几天,就聚集了十多万士兵。
李敬业在各州县传布檄文,檄文的内容大致是:“武氏僭越帝位,本性并不温顺,出身卑贱。之前侍奉过太宗,后又与太子产生私情,谋求宠幸,现在终于登上了皇后的宝座。”“武氏杀害了自己的姐姐,屠戮自己的哥哥,还杀死皇帝,毒死母亲,她的行为为人神所共恨,为天地所不容。”又说:“武氏包藏祸心,妄图窃取帝位。李姓君王的后代,都被囚禁在别殿之中;而武氏的宗族亲戚,都被任用。”又说:“看看今日的大唐,到底是谁家的天下!”太后看到这些檄文以后,问道:“这些都是谁所写?”有人回答说:“是骆宾王写的。”太后说:“这就是宰相的错了。如此有才华的人,却让他漂泊在外,郁郁不得志,不受国家的重用!”
▼ 徐敬业起兵反武。
李敬业找到一个长得很像已故太子李贤的人,就欺骗大家说:“太子李贤还没有死,他隐匿在这城中,命令我们起兵。”于是以李贤之名号令天下。楚州司马李崇福率领属下的三个县起兵响应李敬业。只有刘行举不肯从命,李敬业便派他的将领尉迟昭前去讨伐刘行举。
太后任命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任命将军李知十、马敬臣为李孝逸的副职,率领着三十万精兵,前去讨伐李敬业。还下诏任命刘行举为游击将军,任命他的弟弟刘行实为楚州刺史,鼓励其与叛军对峙的行为。
魏思温对李敬业说:“您现在起兵,是以恢复李唐皇室的权力为口号的,所以应该大张旗鼓地率军前进,直指东都洛阳,这样天下人就会明白您的志向是救援天子,到时候四面八方都会响应您的。”薛仲璋说:“金陵城有帝王气象,又有长江天险作为屏障,易守难攻,不如固守此地,再夺取常、润二州,以此作为奠定霸业的基础,等根基稳固,再向北夺取中原,这样做的话就可以达到进则取胜,退有归宿的局面,这才是最好的策略。”
魏思温回答说:“崤山以东地区的各路豪杰都因为不满武氏的专制,个个愤怒惋惜,心中不平,听说您带兵起事,都不约而同地把麦饭蒸熟做成干粮,举起锄头当作武器,等待您的到来。现在不乘这种良好的形势趁机北进,建立大功大业,反而因害怕退缩而自建巢穴,让远近的人听到了,人心肯定会离散的!”但是李敬业不肯接受他的主张,让唐之奇率军留守江都,自己再领兵渡过长江,去攻打润州。魏思温心痛地对杜求仁说:“兵合则强,兵散则弱啊!李敬业现在不合力渡过淮河,将山东的兵众聚集起来一起去夺取洛阳,恐怕失败就在眼前了!”
李敬业攻陷了润州,抓获了润州的刺史李思文,让李宗臣取代他。李思文本是李敬业的叔父,知道了李敬业起兵反叛的阴谋之后,事先就派遣使者抄近道去向朝廷报告李敬业即将带兵来攻之事,李敬业兵临城下之时,李思文又坚守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因为兵力不足,城被李敬业攻陷。魏思温向李敬业请求将李思文斩首示众,但李敬业不同意,对李思文说:“叔父你依附于武氏,应该把你的姓氏改成武。”润州司马刘延嗣不肯投降,李敬业想要杀死他,魏思温说情才免于一死,将他和李思文一起关在狱中。
十月,太后下旨追削李敬业祖、父的官爵,并掘坟毁棺,恢复原姓徐氏。徐敬业听说李孝逸率领的唐军即将赶到,便率军从润州赶回,将军队驻扎在高邮境内的下阿溪;再派徐敬猷向淮阴进逼,命别将韦超、尉迟昭驻扎在都梁山。
李孝逸率军进至临淮一带的时候,偏将雷仁败于徐敬业,李孝逸就感到害怕,不敢进攻,按兵不动。殿中侍御史魏元忠劝李孝逸说:“天下的安危在此一举了。一直以来,天下都很太平,一旦听说出现了疯狂残暴的人,就都会全神贯注密切地关注着他们,等待着他们的灭亡。您现在率领着大军长留于此,不敢进攻,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的百姓,听到以后都会觉得失望,万一朝廷再派了其他的将领来取代您,您又能有什么理由可以逃脱现在徘徊观望的罪责呢!”李孝逸这才下令,让队伍前进。不久就在都梁山斩杀了尉迟昭。
十一月,辛亥(初四),唐朝任命左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之为江南道大总管,讨伐徐敬业。
韦超占据了都梁山,难以讨伐。唐军里的将士都说:“韦超凭借着险要的地势防守,我军当中士卒无法展现勇猛之力,骑兵也无法纵马奔驰;而且这些穷寇善于死战,强攻,会造成我们的士兵伤亡惨重。不如分兵几路,分别围困,派一支大部队直指江都,攻占他们的巢穴。”
支度使薛克杨说道:“韦超虽然据有险要的地势,但是他手上的士兵并没有多少。现在如果我们将过多的士兵留在这里围困他们,前军的兵力就会分散,如果留较少的兵力在这里,那他们终究是我们的后患,还不如先进攻他,而且一定可以攻下的,等到攻下了都梁山,淮阴、高邮等地的敌人都会自动瓦解了!”(www.daowen.com)
魏元忠则请求先去讨伐徐敬猷,诸将士们又说:“那还不如先去进攻徐敬业,只要徐敬业一失败,徐敬猷就可以不战而败。如果先进攻徐敬猷,徐敬业肯定会带兵前来相救,到时候我们就会腹背受敌。”魏元忠说:“不是这样的。敌人的精兵聚集在下阿一带,他们仓卒而来,在一次决战中占据优势,万一我军失利了,再想取得成功就很难了!徐敬猷本来是一个赌徒,不懂带兵打仗之事,手上的兵力又少,军心很容易受到动摇,如果我们率大军进逼,很快就能将他们攻下。徐敬业虽然想来救他,但是距离遥远,根本来不及。我军打败徐敬猷之后,再乘胜而进,就算是他们有韩信、白起这样的名将也不能抵挡。所以现在不如先攻弱者再去攻强者,这才是上策。”李孝逸听从了他的意见,先带兵去进攻韦超,韦超乘夜逃走;接着又去进攻徐敬猷,徐敬猷只身逃走。
▼ 唐朝任命左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之为江南道大总管,讨伐徐敬业。
徐敬业率兵凭借着下阿溪的有利地位防守,唐军的后军总管苏孝祥带着五千名士兵前去夜袭,结果兵败而死,士兵们也有近一半人在涉水时被淹死。李孝逸等人也率军相继到达,与徐敬业数次交战但都失败了。李孝逸心生畏惧,准备下令撤退,魏元忠和行军管记刘知柔劝他说:“现在恰好是顺风,芦荻干燥,一点就着,适合火攻。”于是,他们坚决请求决战。徐敬业早就布阵多时,他的士兵都已疲惫不堪,以致于阵列很散漫;李孝逸下令进攻,乘风纵火,结果徐敬业大败,被斩首七千级,部属被淹死的不计其数。徐敬业率领着一些轻骑兵逃入江都,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逃到了润州,准备走海路再逃到高句丽;李孝逸带兵进江都驻扎,再派遣各将领分路去追击徐敬业。几天后,徐敬业行至海陵地界,他的部下王那相将徐敬业、徐敬猷和骆宾王的首级砍下向唐军投降。唐之奇、魏思温也都被唐军捕获。于是,扬、润、楚三州得到平定。
陈岳评论此事说:如果徐敬业能采用魏思温的策略,带兵直指河洛地区,以恢复李唐皇帝的权力为目的起事,即使兵败而死,也还会留下忠义的精神,而他一心渴求金陵城上的帝王气象,这是真正的反叛,怎么可能不失败呢!
经典原文:
移檄州县,曰:“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又曰:“包藏祸心,窃窥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又曰:“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又曰:“试观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太后见檄,问曰:“谁所为?”或对曰:“骆宾王。”太后曰:“宰相之过也。人有如此才,而使之流落不偶乎!”
译文:
李敬业传布檄文到各州县,说:“武氏杀害姐姐,屠戮哥哥,杀死皇帝,毒死母亲,为人和神所共同憎恨,为天地所不能容忍。”又说:“包藏着祸心,图谋窃取帝位。君王的爱子,被幽禁于别殿武氏的宗族亲近,都给予重任。”又说:“先帝坟墓上的黄土还未干燥,成年的孤儿现在哪里!”又说:“试看今日国家之内,究竟是谁家的天下!”太后看到檄文以后问:“这是谁写的?”有人回答说:“骆宾王。”太后说:“这是宰相的过失。此人有这样的才华,却让他漂泊失意,不得重用!”
读史学成语
兵临城下:指敌兵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泛指大军压境,已遭围困,形势十分危急。
例句:侵略者已经兵临城下,全城的老百姓都要加入战斗,共同抵抗侵略者。
疲惫不堪:疲惫:形容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过度劳累。
例句:经过这次战役后,将士们疲惫不堪,纷纷倒在地上睡大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